心律法师:“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影视剧中经常会听到“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现实生活中这句佛号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甚至有时人们还开玩笑似地自己常常合掌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但并不是所有口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都知道“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甚至有些老人虔诚地念了几十年“南无阿弥陀佛”,竟然也不知道“南无阿弥陀佛”究竟作何解释。

“南无”是恭敬礼拜的意思,亦是皈依的意思,此二字是恭敬之词,就是我们顶礼、敬礼、皈依。可直接译为:归向于、礼敬于……。

阿弥陀佛是一个"有无量功德的觉悟者"的名字,阿弥陀佛,简称"阿弥陀"或"阿弥",均指有无量功德的觉悟者--"如来",也即"释迦牟尼"。因而,阿弥陀佛又称阿弥陀如来。 “阿弥陀佛”翻成中国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就是无量觉的意思。无量觉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觉。

归纳起来,阿弥陀佛的意义就是《无量寿经》上所讲的四十八愿,这就是无量觉的浓缩;若将之展开,就是全部的《无量寿经》。因此,我们可以说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名号的注解,而《无量寿经》是四十八愿的注解。但《无量寿经》还只是略说,再详细说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大方广佛华严经》实在讲是《无量寿经》的详细说明。有没有更详细的?有,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细说。诸位要是能从这个意义上去体会,就知道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整个佛法的总纲领、总原则。

所以,我们念这一句佛号,就将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都念到了,在佛法里可说是大总持法门。总持就是现在所讲的总纲领、总原则,“南无阿弥陀佛”是整个佛法的总纲领、总原则。我们受持这一个总纲领、总原则,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决定成就,决定得生。

如同人有别称一样,阿弥陀佛共有十三个称号,其中有十二种与"光"方面有关,一种与寿命方面有关,前者总称"无量光佛",后者称"无量寿佛"。

“南无阿弥陀佛”可以简单解释为:向阿弥陀佛致敬(向如来佛致敬)!除了这种狭义的解释外,在广义上,“南无阿弥陀佛”是指:向一切有觉悟的人致敬。

什么是有觉悟的人呢?这可以分为两种层次:

一种是低标准的有觉悟的人----“度己”,即从自己做起,断恶修善,遵纪守法,淡薄名利,积功累德,清净放下,随缘(缘起、缘聚、缘散、缘灭,"诸法从缘生,还从因缘灭")而不攀缘。

另一种是高标准的有觉悟的人-----“度己度人”,除了自己修持成为觉悟者之外,还要帮助别人成为觉悟者,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弘扬佛法,慈善布施。

常念这一句佛号,就是要恭敬阿弥陀佛,要皈依阿弥陀佛,更鼓励我们发愿求生阿弥陀佛的国土,接受阿弥陀佛的教导,成就圆满菩提。

恭恭敬敬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口里念阿弥陀佛,心里对人事物,他就是阿弥陀佛。能把一切人事物都称作阿弥陀佛,我们的清净平等不难恢复。清净平等觉是自性弥陀,只要恢复清净平等觉,西方净土就是我们自性净土,决定上品往生。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要真真实实去修行

宣化上人:要真真实实去修行

能说我有境界,听到虚空中有人在说话。那简直是着魔,不是入定。修道人,要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连自性都不认识,还要另外头上安头,弄出一个神或菩萨,这是错误的思想...

念佛也是开发智慧的胜妙方法

念佛也是开发智慧的胜妙方法

第二十九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佛说无量寿经》 阿弥陀佛悲心深切,他在因地为法藏菩萨时,考察他方世界,有些佛座下的弟子们,虽然也在修行,但是智慧辩...

药师山·紫虚居士:以佛法的观点看爱情

药师山·紫虚居士:以佛法的观点看爱情

以佛法的观点看爱情 药师山紫虚居士 一、前言 在药师山通讯中,过去我们曾多次谈到有关男女情欲的问题(详见通讯第9期、第19期与第23期),但其重点是在淫欲与淫...

印光大师:劝注重因果

印光大师:劝注重因果

◎ 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约世法论,何独不然。故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夫积善、积不...

李炳南老居士:报恩要及时

李炳南老居士:报恩要及时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人生七十古来稀啊,儿子到了四十岁能出仕时,父母已是五、六十岁了,还有几年可以让你奉养? 以前的人,每年一进腊月,不许说衰丧话,怕残冬年景引起老人家的感伤。子路是血性中人,父母健在时,...

罗睺罗尊者-密行第一

罗睺罗尊者-密行第一

人间第一幸福儿 佛陀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是迦毘罗卫国的太子,曾经娶拘利城耶输陀罗公主为妃。 太子和公主同是在十九岁的那年,生下罗睺罗,太子很欢喜,这不是一般人生了儿子的欢喜,而是因为太子曾向父亲净饭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