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秒秒都是阿弥陀佛,念久了烦恼自然不见

「清净者,无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这叫清净。言语,没有恶言、没有过失、没有烦恼。烦恼,中国人讲的七情五欲,那就是烦恼,七情里面包括喜怒哀乐爱恶欲,欲是欲望。这个东西有一样,心就不清净,它是染污。我们怎样离开烦恼?心里面有阿弥陀佛,烦恼就不见了。烦恼要不要刻意去断它?不需要,心有弥陀,烦恼就不见了。一秒钟里头只有一句阿弥陀佛,或者是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不可能有一个烦恼进去。秒秒都是阿弥陀佛,有烦恼进不去,念久了烦恼自然不见了,清净心现前。

本经的经题告诉我们修行三个目标:第一个是清净,第二个是平等,第三个是觉。清净,你念佛功夫得力了,把烦恼念掉,把染污念掉。烦恼,小乘见思烦恼,见惑: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这其中,戒取见、见取见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成见,某人成见很深,自以为是,而不知道这些见解全是错误的。思惑,贪瞋痴慢疑,根本烦恼,无始劫以来到今天,习气非常浓厚,不容易断。见思烦恼能断掉的,这个人就证阿罗汉果,清净心现前,经上的清净。

有贪欲,不清净;有怨恨,不清净;有愚痴,不清净;有傲慢,不清净;有怀疑,不清净。七情完全是从自己,从内向外发的,欢喜,喜;第二个怒,跟喜相反的,怒是发脾气;哀是悲哀;爱是贪爱;欲是财色名食睡,五欲。这全是染污、垢染。海贤老和尚怎么断的?我们看来佛寺的三圣,海贤的母亲跟他的师弟海庆,三个人都是用一个方法,佛号,专念佛号。海贤老和尚常常教人,「天下无难事」,真无难事,「只怕心不专」,这一句佛号只要你专念,不要有夹杂。

那我还要学很多东西,我怎么专法?学习经教、学习课程,把念佛放下,专心学经教;学完了,下课了,书本合起来,佛号就提起来,不碍事,这是学经教。如果不是用意念的,是用劳力的,那根本不妨碍。像海贤、海庆,他们都是用劳力,修苦行,田里面耕种,他佛号不间断。你看到他在工作,工作时间长,不累吗?忘掉了,他在念佛。他心里在念佛,身体在工作,不碍事。

所以我们要会用,会用时间,让它互相不发生冲突,自己又不觉得累。因为他没有想到在工作,工作成了个习惯,像机器一样,它自然在动,心里面佛号一句接着一句,佛号不中断。生活、穿衣、吃饭,要问,他告诉人我在念佛。上树修理树枝,也告诉人家我在念佛。田地里面工作,大太阳之下,他也没有觉得热,他在念佛。念佛功夫不间断,这是我们应该要学的。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让这四种观念常存你心

让这四种观念常存你心

佛经有指示我们应该怎么修,叫做四念处,四念处,四念处就是说你的心二十四个小时,要以这四种观念常常存在你的心,免造恶业。 第一、观身不净,佛陀为了要破除这个我相,破除众生相,破除我们的贪心,第一个你一...

星云大师《依什么学法》

星云大师《依什么学法》

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各位同学: 第四期大专佛学夏令营,在众人的盼望下,终于在今天举行开营典礼了! 今日我们相聚于此,可谓为难得之法缘。佛教里有一部大乘经──《维摩经》,经中叙述文殊菩萨和舍利弗尊者,率...

《华严经》十种魔、十种魔业、十种魔摄持、十种舍

《华严经》十种魔、十种魔业、十种魔摄持、十种舍

01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02 恶心布施,瞋心持戒,舍恶性人,远懈怠者,轻慢乱意,讥嫌恶慧,是为魔业;(注: 布施却心怀着恶意或轻视; 虽持戒却不戒心,...

把工作当成磨练

把工作当成磨练

青年朋友乍入职场,年纪轻没有经过磨炼,比较缺乏耐心和毅力,在工作中一旦遇到挫折,就可能想要逃避,有这种反应其实是正常的。现在的人和过去不一样,心不容易定下来,造成流动性高,变动频繁。所以工作变动性大,...

慧律法师《减少烦恼的两个原则》

慧律法师《减少烦恼的两个原则》

第一:你一定要宽恕众生。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伤害别人、毁谤别人、批评别人的时间,超过于冷静下来了解自己。我们每天眼睛一张开,都在看别人的错误,一张嘴巴,都在讲别人的过错。人永远是烦恼的动物,从早到...

愚钝之人如何开智慧

愚钝之人如何开智慧

我们想背四十八大愿都很困难。有的人出家多年,背个《楞严咒》,也背不下来。记忆力极差,那理解力就更不要谈,佛经句句都能念得下来,但你跟他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他是懵的。 有人《阿弥陀经》倒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