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秒秒都是阿弥陀佛,念久了烦恼自然不见

「清净者,无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这叫清净。言语,没有恶言、没有过失、没有烦恼。烦恼,中国人讲的七情五欲,那就是烦恼,七情里面包括喜怒哀乐爱恶欲,欲是欲望。这个东西有一样,心就不清净,它是染污。我们怎样离开烦恼?心里面有阿弥陀佛,烦恼就不见了。烦恼要不要刻意去断它?不需要,心有弥陀,烦恼就不见了。一秒钟里头只有一句阿弥陀佛,或者是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不可能有一个烦恼进去。秒秒都是阿弥陀佛,有烦恼进不去,念久了烦恼自然不见了,清净心现前。

本经的经题告诉我们修行三个目标:第一个是清净,第二个是平等,第三个是觉。清净,你念佛功夫得力了,把烦恼念掉,把染污念掉。烦恼,小乘见思烦恼,见惑: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这其中,戒取见、见取见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成见,某人成见很深,自以为是,而不知道这些见解全是错误的。思惑,贪瞋痴慢疑,根本烦恼,无始劫以来到今天,习气非常浓厚,不容易断。见思烦恼能断掉的,这个人就证阿罗汉果,清净心现前,经上的清净。

有贪欲,不清净;有怨恨,不清净;有愚痴,不清净;有傲慢,不清净;有怀疑,不清净。七情完全是从自己,从内向外发的,欢喜,喜;第二个怒,跟喜相反的,怒是发脾气;哀是悲哀;爱是贪爱;欲是财色名食睡,五欲。这全是染污、垢染。海贤老和尚怎么断的?我们看来佛寺的三圣,海贤的母亲跟他的师弟海庆,三个人都是用一个方法,佛号,专念佛号。海贤老和尚常常教人,「天下无难事」,真无难事,「只怕心不专」,这一句佛号只要你专念,不要有夹杂。

那我还要学很多东西,我怎么专法?学习经教、学习课程,把念佛放下,专心学经教;学完了,下课了,书本合起来,佛号就提起来,不碍事,这是学经教。如果不是用意念的,是用劳力的,那根本不妨碍。像海贤、海庆,他们都是用劳力,修苦行,田里面耕种,他佛号不间断。你看到他在工作,工作时间长,不累吗?忘掉了,他在念佛。他心里在念佛,身体在工作,不碍事。

所以我们要会用,会用时间,让它互相不发生冲突,自己又不觉得累。因为他没有想到在工作,工作成了个习惯,像机器一样,它自然在动,心里面佛号一句接着一句,佛号不中断。生活、穿衣、吃饭,要问,他告诉人我在念佛。上树修理树枝,也告诉人家我在念佛。田地里面工作,大太阳之下,他也没有觉得热,他在念佛。念佛功夫不间断,这是我们应该要学的。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定弘法师:子女从小一定不可以娇生惯养

定弘法师:子女从小一定不可以娇生惯养

『世间人民,徙倚』,徙倚是徘徊,『懈怠』是懒惰。『不肯为善,治身修业』,就是不能够努力学好,修道或者是从事正当的职业。父母的教诲往往是违背,而且忤逆,不孝父母...

都说“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这富贵到

都说“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这富贵到

佛家有言:“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富贵的《华严》”。读《楞严经》,能够帮助人开悟;读《法华经》,能够帮助人成佛;而读《华严经》,能够帮助人富贵吗?这到底...

《华严经》精华70句

《华严经》精华70句

最高经典《华严经》的精华70句《华严经》:经中之王,王中之王大乘佛教有三部公认的“经王”,分别是《华严经》、《法华经》和《楞严经》。其中最被推崇备至的,正是《华严...

印光大师谈女性的做人与修行

印光大师谈女性的做人与修行

一、笃尽己分 1.女人本分在于孝亲相夫教子 所言尽职分,在女人分上,实有最大之关系,而且了无形迹。世之治乱,家之兴衰,悉由女人能尽职分与否耳。言女人职分,即孝翁姑,和妯娌,相夫教子等。以能孝友温恭,则...

圣严法师《人,为何而活》

圣严法师《人,为何而活》

问:如何在生命的逆境中,将受伤、瞋恨的心转为感恩心,并感恩伤害我们的人? 答:感恩的意思是说,我从对方身上学到了经验,使得自己更成长、更提升。受到伤害,是很痛苦的一桩事,被折磨也是很痛苦的,但是往往也...

净空法师:念佛不要只念一半

净空法师:念佛不要只念一半

念佛不要只念一半 八万四千法门,净土念佛法门叫易行道,没有比这个更容易的。可是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毕竟还是很少,原因在哪里?我们念佛不如法,口里念的求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