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慧法师:降伏其心 念阿弥陀佛为正行
体慧长老 河北永清白塔寺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菩萨居士大家早安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我为大家讲的都是你们要学的,是对你们有好处的,只要能听进去一句话,那你终身就会受用无穷,念阿弥陀佛为正行,这是修行的根本,心为根本,这是为什么呢?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心,阿弥陀佛叫我们念阿弥陀佛,早念阿弥陀佛,晚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原来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的念头死,念头即是无明,无明即是贪爱,贪爱即是贪、嗔、痴、慢、‘淫、我、慢’再搞清楚点,就是八万四千万亿的烦恼,佛法不离心,印光大师说:“一切佛法都是由心流露出来的,没有心哪能念阿弥陀佛,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不要让心迷失在贪、嗔、痴、慢、淫上”。而持戒就是断恶修善,渡一切众生,断自己的习气烦恼是最重要的,要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好的念头要增长,坏的念头要打死,要断杀生、淫欲、妄语去修行是很不容易的,像我们有的居士有挂止静,但是你真的静了吗?修行其实可以用三句话语,修行说快乐也快乐,说简单也简单,贪就永远不会快乐平安,要守住自己的身口意,为什么有的人管不住自己的嘴,想说话,因为他念不了阿弥陀佛,不与别人讲话就会很痛苦,相随心转,喜欢讲话就会变成过多讲话的相貌,喜欢念佛就会变成阿弥陀佛。 所以我们要老实念佛,莫换题目,只要大家肯念佛,烦恼就能变菩提,凡人就能变圣人,生死就会变涅槃,所以受持八关斋戒再加上念佛,就有戒、定、慧,心要健康,不烦恼,唯有念阿弥陀佛,学佛即是要学智慧,有智慧才能不造恶业,佛陀只能渡两种人: 一、不造恶业的人 佛法即是戒法,戒法是从佛法中提出来的,佛法讲因果关系,所以好好受持八关斋戒,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明白因果,深信因果,戒法中上等智慧的人即上上根的人,为不造恶业的人,慧仁法师也是修了好几世才变成今天的大法师,我们今天能坐在这里修行是非常有善根跟福德、智慧的,修福又修慧,才能圆满成佛, 持八关斋戒要发三大愿: 一、修一切善 这就是受持八关斋戒的目的,归为一句话即:摄心为戒。一切由心起,“至心一处、无事不为”。 何为凡夫?以贪爱、嗔恨、愚痴心的人就是凡夫,起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 只要发一颗菩提心,就不是凡夫了,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即菩提心。佛法让我们身、口、意清净,佛法最圆满的即身心解脱,心不在贪,不在嗔,不在痴,就是解脱,经典也是戒律,‘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入三摩地(即贪嗔痴),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上品持戒的人即不造恶业的人,中品持戒的人即还会造恶业但知到忏悔的人,下品持戒的人虽造恶业但很简单忏悔,改不改另当别论。 《金刚经》中说“降伏其心”即降服那颗贪嗔痴的心,转化为菩提心,所谓六道即1天人2人,3阿修罗,4畜生,5恶鬼,6地狱,世界上只有两种人1为名,2为利,禅定也有讲两种人1无明(即贪嗔痴)2贪爱人,四口因缘法可得结论,杀去贪嗔痴就能了断烦恼,修得成佛,打佛七是非常不容易的,但不打佛七又没办法提升品位,受一天一夜的八关斋戒保证得中品中生的果报,戒律的宗旨,戒心为戒,持戒又念佛是一体两用的,持戒既是念佛,一念觉悟既成佛,一念迷糊下地狱,佛文中因果很分明,曾经有一个小沙弥,听师父诵经,诵经过后,小沙弥对师父说,师父你颂的经好难听啊,像阿狗在叫,师父立即对沙弥说,快去忏悔,要不然堕畜生道,做五百世的阿狗,虽然他忏悔,但还是做了五百世的阿狗,所以讲话虽然不要钱,但要小心,不要当小沙弥哦。 目中有人助缘多,心中有德福报多, 耳中清静和谐多,心中有佛欢喜多。 在学识上要力求博大精深, 在修养上要力求忍耐包容。 养生之道,在于吃得淡,吃得粗,吃得少; 处世之道,在于吃得苦,吃得亏,吃得重。... 人生的问题总是很多,解决了那样的问题,总还有一些这样的问题需要接着去解决,一直到了最后,还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最后的只有死亡问题,谁也解决不了,谁也不敢去说不敢去想,这恐怕是人类掩耳盗铃或者逃避现实的... 财色与酒,名为三惑,臣耽丧家,君重亡国。《法苑珠林》 这段偈子出自《法苑珠林》。《法苑珠林》,是唐代道世律师所编集,广录佛教经论及世学典籍要义,并加以分类,是一切佛经的索引,兼具百科全书的性质。 这... 在这个世界上奇奇怪怪的事情,多得数不过来那么多,为什么有这么多奇怪的事情呢?因为人的心里好奇。人有一种好奇的思想,所以世界上奇奇怪怪的事情就出来了。一旦出来,就诱惑人,令你失去真正的主宰,令你把主人翁... 学无止境!人生该学习的事情太多了,所以,生命本身即是一连串的学习。学习有很多的方法,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各有不同的学习法。但是学习的精神和目标应该都是一样的。学习是为了: 第一,升华我们的人格:人都有... 现在修念佛法门,应当依照大势至菩萨讲的,用如子忆母的诚心,修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实行。果真能死尽偷心,就会一心不乱,念佛三昧或许马上就可以证得。然而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千万别以为很容易。纵使不能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