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虚居士:我对般若心经的一些看法
我对般若心经的一些看法 药师山紫虚居士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心要,经文只有二百六十个字,因此很多佛教徒都会背诵,且坊间白话译本很多,其中夹杂着各种不同的知见与邪见在内,读者选购时必须很小心,以免被邪知见所影响而障碍学佛之路。笔者对此经已有白话注解(法成出版社出版),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请读者多多指教。 一、「波罗蜜多」译为「到彼岸」,佛教常以「筏」比喻修行以渡脱生死之河(见《金刚经》),河的「此岸」比喻六道凡夫的轮回境界,「彼岸」比喻已了脱生死轮回的境界,此中应该包括佛菩萨、阿罗汉及已证悟空性了生死的圣者。很多人把「波罗蜜多」解读为只是悟入空性了生死之人,此观点似乎狭窄一些。此由经文后面「菩堤萨埵因般若波罗蜜多,心无罣碍……」及「三世诸佛因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知。 二、「般若」是妙智慧之义,此不同于一般凡夫的智慧,凡夫的智慧只是意识心层次的聪明才智,此与使众生了脱生死起诸妙行的妙智慧不同。妙智慧包含妙智之体与妙慧之用。「智」是指有能力、有功能、能了知之义,但不一定有正在运作之义。「慧」是依智而起观行,有正在运作之义。因此佛书中常说「智由定中得,而慧由观中得」即此义。心经中所称的「般若」是指出世间的妙智慧,它可使众生到彼岸了脱生死,乃至得以成佛作祖,故功用非凡。妙智有很多种,例如: 1.本有智:这是众生原本具足者,一般指众生成佛之时所复得的「四智」。它包括能了知宇宙诸相体性(即智种子)的「大圆镜智」;能了知诸法空相不二的「平等性智」;能知ㄧ切诸法相状的「妙观察智」,及能了知如何成就诸事的「成所作智」。 2.后得智:此中有四果罗汉所修得的「一切智」(即证悟空性之智)、道种智(了知修空性的各种法)及一切种智(包括悟空性及知一切悟空之法)。此外,菩萨所成就的一切相智与道相智也是属于后得智。后得智乃未成佛果之前所证悟者,此中尚含有极细无明成份在内,但它亦归无为法所属,不是凡夫作意所可成者。反之,「本有智」是破一切无明之后,重新显现如来藏本具的诸种妙见闻觉知的功用。 三、由般若与波罗蜜多之内涵,本经的经名可写成「了生死与成佛菩萨的妙智慧心要」。 四、心经中的「空」应该是指「如来藏」,它包含智种子(即不含无明成份的第八识种子)与各种妙智在内。它不单纯只是指法身或空性、法性之类。 五、心经一般被归为「空宗」的经典,「空宗」以讲诸法的体性为主,与注重诸法相状的「有宗」不同。其之所以被列为空宗,主要是经中大多数在说明「空」的性质,例如:「五蕴归空」、「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空中无色……」。但此经中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中观修行所依者,「色即是空」乃假观之义。这一点也许一般人未注意到。 六、心经中提空中无「无明」,这一点很重要。笔者常说「无明」不属于「空」所有,但凡夫位的空却出现「无明」,《楞严经》中所说「无明无因」也是此义。 七、心经中提到「空中无眼耳鼻舌身意、无十二入、无十八界」,这些都只是说「空」中没有前六个识存在,但却未提「空」中无第七识与第八识,此是何因?笔者认为答案在「无智亦无得」上。「无智」的「智」是指「后得智」而言(因「本有智」乃「空」中本具者)。其为破无明之妙智,若修行者证得「后得智」,则在菩萨为相智,在罗汉为空智,尚有空相之分,不能证得空相不二的「平等性智」。因此,其第七识尚存在(尚未转成智),故「无智」相当于说「空中无第七识」。至于「无得」的「得」则与第八识有关,因为世间一切诸相(不论心或物)皆是第八识种子所显现,可以说若「有所得」之心存在,即是有第八识种子存在之义。因此,心经中的「空中无得」就是说「空」中没有第八识存在。 去年元旦时,东林寺助念了一位九江的龚老居士往生,非常殊胜。 那时我们正在打冬季佛七,龚老居士是一位罹患胃癌、胃全切除的病人,住在九江医院,靠插管输液来维持生命。他感觉到这样不好,所以就打电话给我们东... 世谛纷纷没了期,佛门得入是便宜;直须日夜常精进,莫教劳劳空过时。─《缁门警训》 这首诗偈是慈受禅师对沙弥、初学道者的教诲,实际上,对于每一位读书的青年,或是正在追求真理的有心人士,这首偈子也是一种甘... 问:弟子的婆婆九十三岁,公公八十九岁。弟子非常想回去照顾他们,但是我先生就是不让我回去。理由是他们家里生活苦,怕我身体不适应。我说:这个你不要担心。然后他就说:因为你是念佛人。怎么办?而且老人去世,... 古人说,修道人他如果修得很有功夫的时候,自然蚊虫就会迁单就会搬家。那自己修行不够,才会有些蚊虫过来。 那面对这个怎么办?我们一定要护念当下这颗心,不要有杀这些蚊虫的心。能够善巧方便让它转移固然好,如... 有一次,我和一位居士同乘一辆车,遇到红灯,车停下来,一个卖玉兰花的先生马上将花送进窗口,看到我说:师父!玉兰花,很便宜!并对着那位居士说:哥!爷!买玉兰花!他看看司机又说:伯!买玉兰花!很香!他叫得很... 为什么叫地藏呢? 因为地能生长万物。藏是宝藏,一切的宝藏都在地里边。这个藏,也可以说是藏起来,就是隐藏起来,一切宝藏万物,都可以在地里埋藏起来。又有无量无边这么多宝藏,在地里边任人去发掘;而这一位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