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怨气的问题

关于怨气的问题

药师山紫虚居士

一、怨气不一定要有理由

「怨气」与一般人所说的「欠债」不一样,例如佛书中悟达国师所得的「人面疮」之事就是「欠债问题」。当年悟达国师有亏欠这位鬼界大德,这就是佛教中所谓「因果」的问题,佛教有一名言:「所作业不亡,虽经百千劫,机缘成熟时,果报还自受。」

所谓「因果」的问题,那是属法界中的公平正义之范围,在有相的世界中它是存在的,这是众生做错事之后必须受的果报,在法界是有裁判者,就如同人间有法官之类。但怨气与此不同,它不是欠债的问题,可能只是做事「不圆满」所引起,也许是有些过失,但很多是无心之过。例如你听我弘法,但你自己听错,未来你可能也会对我讨怨气!释尊成佛之后就遇到「吃马麦」之事,这就是讨怨气。

二、怨气会干扰修行

一般人常说某人对你有「恶缘」,有些人与你过去从未见过面,但第一次见面就觉得对此人很反感,这也许就是过去生相处不好所引起。在工作的同事之中,有时也会遇到一两个对你特别不好的人,这些人经常会找你麻烦、会反对你、甚至说你的坏话,这种情况有时可能是对人间法的意见不同所引起,但有时也是过去生有恶缘之故,这些恶缘大多是过去生相处时对你有怨气之故,这些恶缘若发生在自己的家人或道场中的同修之中,则会造成你修行上的干扰,若这些恶缘是发生在一些鬼神甚至小菩萨身上,则对你的修行也会造成影响。

三、怨气大多发生在熟人之间的一些经常行为

怨气的发生,以笔者所知,大多发生在朋友、亲戚、师生或道场的同修之间,甚至父子、母女、兄弟、姊妹都不例外,且大多是一些经常的行为或言语所引起,比较常见者如下: 

(1)常当面骂人。 

(2)常背后骂人或说人闲话。 

(3)常看不起人。 

(4)常不帮助他人。 

(5)常借钱不还。 

(6)常打扰他人。 

(7)常接近朋友的太太(或先生)。 

(8)常讲些轻薄不净的话。 

(9)常谩骂或打扰其他道场的修行人。 

(10)常收受供养而未回报。 

(11)常向师父告状。 

(12)常假借鬼神吓人(则会显现恐怖心)。 

(13)常讲一些伤人的话,例如:

  • 1.常骂人「饿死鬼!」,当大德讨怨气时,会觉得一直要找东西吃。
  • 2.常骂人「饿鬼!」,则会现出吃不饱的现象。
  • 3.常骂人「怕死鬼!」,则会现出恐怖害怕之相。
  • 4.常骂人「去死吧!」,则会现出想自杀之相。
  • 5.常骂人「你耳聋呀!」,则会现出耳塞之肉身症状。
  • 6.常骂人「你瞎了狗眼!」,则会现出眼疾之肉身症状。
  • 7.常骂人「使人烦恼不安的话」,则会现出「头痛」之肉身症状。
  • 8.常骂人「打断你的狗腿!」,则会现出「摔倒脚受伤」之肉身症状。
  • 9.常骂人「病鬼!」,则会现出生病之相。

此外还有很多,不胜枚举!以上这些言语或行为,如果经常针对某一个人,则久之就会形成怨气,有时也许认为彼此是好朋友,开玩笑无所谓,但若是说话的人之语气、态度或说话的场所不对,都会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尤其若是朋友或亲人,常不便反弹而把伤害压入心底,久之就形成怨气,今生也许无缘发作,未来(也许来生之后)就成为怨气的原因。

不熟之人怨气反而较少发生。我之所以说怨气与〝欠债〞不同,主要是当事人并没有真正的过失,而只是在行事作为有不圆满之处,例如接受别人的供养,但忽略了要替对方做些事,这就是不圆满之义。又例如,也许为使其改过某些行为,但用词不当,也是不圆满之义。

四、结语

由形成怨气的的原因与过程可知,对熟识的亲朋好友,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与作为,不要以为熟人就可以随便。随时注意庄严自己的身相与庄重自己的言行,这才是免除怨气的主要法门。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圣严法师《尊重他人、奉献自己、成就他人》

圣严法师《尊重他人、奉献自己、成就他人》

所谓高僧或高尼,并不是自己说:我是高僧、我是高尼,那么自己就是高僧、高尼了。真正的高僧或高尼,也不会说:我要成为高僧、我要成为高尼,如果是这样子的话,相信他很难成为高僧、高尼。 记得几十年前,有一次,...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能谈转世,否则风险很大。一些禅宗开悟了的人不求生净土,转世后,或者成为大文豪,或者成为大国王,或者成为大官,等而下之的,还会成为奸臣,成为一般人。如果两世三世能得人身...

念佛行人应当吃长素

念佛行人应当吃长素

《梵网经菩萨戒》云: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吃肉的人,断了大慈悲种子,就成不了佛。念佛是大乘佛法,是为了成佛的,所以念佛行人应当吃长素。 目前众生欲望膨胀,生态环境日渐恶化、资...

宣化上人:吃素的好处

宣化上人:吃素的好处

又有人问:吃斋有什么好处? 我说:没有什么好处,是活著上当。什么意思呢?因为斋菜没有肉类那么好味道,所以说活著上当。可是,假设你不吃斋,便是死了上当。就像一个秤,那一边重,那一边轻,你自己去研究研究。...

圣严法师《心无挂碍》

圣严法师《心无挂碍》

菩萨因为已到无所求无所得的程度,那是依靠般若波罗蜜多的力量所致。由于般若的空慧,已将一切自我的执著扫荡清净,自心即是清净的智慧,等同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佛心,等虚空遍法界,无处不照,亦无痕迹,正如《金刚...

星云大师《如何解决你我他之间的纷争》

星云大师《如何解决你我他之间的纷争》

世间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尤其有我有你再加个他,你、我、他之间的纷争就更多了。你有你的看法,他有他的说词,立场互异,各执己见,纷争就永远纠缠不了。要如何解决你、我、他之间的纷争呢?我有四句偈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