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跟着观音菩萨,勇敢地行走在轮回中

我们要向观音菩萨学习,我们要发愿直接或间接地去利益、度化一切众生,包括地狱和饿鬼道的众生。

观音菩萨通过自己的神通力,三次将整个轮回都度空了。第一次度光了六道的众生,但是回头一看,还有那么多。第二次又把六道的众生都度光了,但是回头一看,众生还和以前一样多。第三次又把六道的众生度光了,但往后一看,还是那样。观音菩萨这时才明白,若众生自己没有善根,只通过佛菩萨的神通力还是不能得度。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有这个心量。虽然众生是无量无边的,但是我们也要发愿把众生度尽。

“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四弘誓愿中的一个。要有这样的发心,要度尽众生,要度空轮回,要有这样的心量。既然有这样的心,有这样的愿,就脱离不了轮回,这也是菩萨行。如经中所讲“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以这种方式去度化众生,虽然不能远离轮回,不能离开世间,但是不受轮回的染污,不受世间的染污。虽然是在六道里,但是不属于六道;虽然是在世间,但是不属于世间。所以心里不要有畏惧,菩萨必须要这样发心。

要发愿“解脱一切众生海”。第一,愿度化一切无量无边的众生;第二,愿自己有度尽一切众生的能力。有没有这个能力?有。什么时候度尽?没有这个时候!众生是无量无边的,你的愿也是无穷无尽的。你的愿是无穷无尽的,你的力量也是无穷无尽的。

这里也要修平等心。一切众生都要度化,没有善恶美丑的差别,没有亲仇的差别,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是我所化的众生。

不能仅仅说大话、发空愿,要从身边的众生做起,尤其是多看看那些令你不太顺心、不太满意的人,他们都是你所化的众生。如果你想当菩萨,想成佛,这就是你必须要接纳,要亲近的。因为你要帮助他,要度化他。你已经发了“解脱一切众生海”的愿,你就要让他们解脱烦恼,解脱痛苦,不能让他们产生烦恼痛苦,否则你就违背了自己的誓愿。

——摘自《普贤行愿品》讲记21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十不善业道经简译》

海涛法师《十不善业道经简译》

此十不善业道,体性是罪:若乐求佛道者,遂离彼过。当如是知。何等为十?所调身业三种,语业四种,意业三种。于是意中,今当解说。身三种者: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语四种者:妄言、绮语、两舌、恶语。意三种者:食...

一个人的相貌,随着他心里的状态而变

一个人的相貌,随着他心里的状态而变

妙色呢,佛所示现的妙色身。为什么加个妙?这是化的,不是真实的;而在化上显真实,真实又不离开他这化相的,这就叫妙了。不但佛妙,咱每个人都很妙,怎么妙呢?咱们生生世世的也现了无量身。今生,今生一个人的相...

这两种若离了,你的生死就了了

这两种若离了,你的生死就了了

在意业当中,贪欲是最重的。贪欲,欲就是爱好。爱好,爱好什么?就是有情的情感。我们有情一类众生情感之中,以这个六尘境界,外面六尘境界相应,而求之不舍。 因为顺我们感情的一些境界相,我们贪之不舍;遇到违...

憨山大师开示学道十要

憨山大师开示学道十要

第一要看破世间一切境界,不随妄缘所转。 第二要为生死大事,决定铁石心肠,不被妄想攀缘以夺其志。 第三要将从前夙习恶觉知见,一切洗尽,不存一毫。 第四要真真放舍身命,不为死生病患恶缘所障。 第五要发正...

九想观的具体观法

九想观的具体观法

不净观主要是为了对治贪心。人生的痛苦都是来源于贪欲,贪欲若除断,痛苦自消亡。为了达到消除贪欲的这个目标,可以因人而异地采取两种不净观的方式:一种是如实观的不净观,即五不净观,指的是观察人生真正的实相...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32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32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偈颂(32) 第三讲  ⑧ 果平法师 讲授   勤修六度 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 勤修清净波罗密是不忘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