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跟着观音菩萨,勇敢地行走在轮回中

我们要向观音菩萨学习,我们要发愿直接或间接地去利益、度化一切众生,包括地狱和饿鬼道的众生。

观音菩萨通过自己的神通力,三次将整个轮回都度空了。第一次度光了六道的众生,但是回头一看,还有那么多。第二次又把六道的众生都度光了,但是回头一看,众生还和以前一样多。第三次又把六道的众生度光了,但往后一看,还是那样。观音菩萨这时才明白,若众生自己没有善根,只通过佛菩萨的神通力还是不能得度。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有这个心量。虽然众生是无量无边的,但是我们也要发愿把众生度尽。

“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四弘誓愿中的一个。要有这样的发心,要度尽众生,要度空轮回,要有这样的心量。既然有这样的心,有这样的愿,就脱离不了轮回,这也是菩萨行。如经中所讲“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以这种方式去度化众生,虽然不能远离轮回,不能离开世间,但是不受轮回的染污,不受世间的染污。虽然是在六道里,但是不属于六道;虽然是在世间,但是不属于世间。所以心里不要有畏惧,菩萨必须要这样发心。

要发愿“解脱一切众生海”。第一,愿度化一切无量无边的众生;第二,愿自己有度尽一切众生的能力。有没有这个能力?有。什么时候度尽?没有这个时候!众生是无量无边的,你的愿也是无穷无尽的。你的愿是无穷无尽的,你的力量也是无穷无尽的。

这里也要修平等心。一切众生都要度化,没有善恶美丑的差别,没有亲仇的差别,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是我所化的众生。

不能仅仅说大话、发空愿,要从身边的众生做起,尤其是多看看那些令你不太顺心、不太满意的人,他们都是你所化的众生。如果你想当菩萨,想成佛,这就是你必须要接纳,要亲近的。因为你要帮助他,要度化他。你已经发了“解脱一切众生海”的愿,你就要让他们解脱烦恼,解脱痛苦,不能让他们产生烦恼痛苦,否则你就违背了自己的誓愿。

——摘自《普贤行愿品》讲记21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带业往生的必要前提

带业往生的必要前提

念佛的心理背景是要至诚恳切,这四个字是非常重要的。印祖往生前留下的最后开示中,也是特别强调这四个字。最后临往生的时候留下的话,那也是他一生中最看重、最要说的一句话了。他说: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

广钦老和尚对出家弟子之开示--放下俗情,提起愿力

广钦老和尚对出家弟子之开示--放下俗情,提起愿力

如果情执未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但如至诚恳切,万缘放下,那么一念之间,便能到西方 会信仰佛教或出家,大都是受了打击、刺激,有了刺激才会觉悟来修道。每个人出家都有其因缘,但不要以为受刺激出家不...

宣化上人:内心不清净就有烦恼

宣化上人:内心不清净就有烦恼

菩萨见三界的众生,都患了贪瞋痴三毒的毛病,有种种的苦恼,在长夜漫漫中被煎熬和压迫。 按理来说,出家修道人不应该有烦恼,可是也有种种烦恼,为什么呢?因为心不清净。这个不好啦!那个不对啦!这个人又有什么过...

星云法师《最初的根本佛法》

星云法师《最初的根本佛法》

第一篇 缘起 壹缘起的意义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都不是凭空而有的,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在各种因缘条件和合之下,才能现起和存在。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复存在,这...

关其祯居士:光摄三缘,入念佛三昧

关其祯居士:光摄三缘,入念佛三昧

光摄三缘,入念佛三昧 第325期明觉文:关其祯 净土宗的开宗祖师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解释「真身观」时,有一对「光摄三缘」的问答,广显「念佛三昧」的真义,...

圣严法师《懂得因果,更积极》

圣严法师《懂得因果,更积极》

很多人以为佛教的因果观念是消极的,其实不然,学佛的人如果懂得因果的观念,一定会更积极努力。因为即使努力,还不一定能够得到成果,也就是说种瓜不一定得瓜,种豆不一定得豆;然而如果不努力,就更不可能得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