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清法师:观音圣号,乃现今之大恃怙,当劝一切人

“生西劝持观音圣号”,刚才给大家解释的这一段怎么来的。为什么《印光法师文钞》当中有这么一段,这一段呢就是答复周博道居士的。他给周博道居士在这里体现出来的是第十五封信。他是这样说复周博道居士书十五。单纯说给周博道居士回信回了这是第十五封。这是第十五封信上。有这么一段了,他那原文是这样的,“观音圣号,乃现今之大恃怙,当劝一切人念”,观音圣号啊,是现今众生的一个很大的一个依靠,怙是怙主吗,恃是仗什么依什么,就是乃当今之大恃怙当劝一切人念,这个说的一切人包括了利根的人。中性根基的人和钝根的人。是这个意思。

“若修净业者”。下边就说专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若修净业者,念佛之外专念”,念阿弥陀佛之外啊,专念观音圣号都是可以的。“未发心人即令专念”。假如说这个人呀,刚刚信佛。刚刚想信佛,他对佛法还没有生起信心来。他没发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他不知道啊。不明白念佛到底有什么好处。甚至不明白修行佛法有什么好处。那么未发心人,他还没发起心来,那么我们劝的时候,也可以先给他介绍观世音菩萨名号。未发心人即令专念。让他专念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呢。后边一句话印光法师解释了。“以彼志在蒙大士覆被而消灾祸耳”,这样的话让他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他能消灾,他能免难,他能生发菩提心。他能对佛教生起信心来,当他这个灾难消除了的时候。他的身体健康了的时候,他的心智转明朗的时候。那么他对佛教生了信心。慢慢,慢慢,引导她是这个含义能懂吧。

“待其信心已生”,就是当这个人信心生起了的时候,“则便再以念佛为主,念观音为助”。如果这个人信心生起了。可以再劝他以念阿弥陀佛为主。以观世音菩萨名号为辅助。下面印光法师有个解释。“然念观音求生西方,亦可如愿耳”。就是大家应该知道,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这个含义,这里在诸多经文中有所体现,因为这里是《印光法师文钞》他的这个文字,我们就照这个印光法师的文字来给你大家解释。

——摘自仁清法师弘法视频《印光法师文钞 净土法要》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救命的功德》

海涛法师《救命的功德》

自古以来,只要有新的国王,或新的领导者上任,通常他们第一件事作什么?大赦,大赦囚犯,甚至大放生。根据佛教所说的因果法则,你给众生快乐,自己也快乐;你让他们自由,自己也获得自在。经常有人问起:为什么我们...

省庵大师的净土情怀

省庵大师的净土情怀

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往生日。与诸位净土祖师相比,省祖的住世时间是最短的,只有49年。他临终给我们留下了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的偈...

如何为亡人称名回向

如何为亡人称名回向

早晚功课,为亡人称名回向。森则按照普通丛林功课,每朔望早课完,礼祖时,将礼毕,有各代为生身父母,礼佛三拜,求生净土之语。故每朔望,即一人独行之早课完,亦照常礼祖。(比随众时多而详备)礼毕,即逐一称名...

【推荐】印光大师论逆境

【推荐】印光大师论逆境

所谓逆境,就是指使身心感到不顺利的环境。逆境,可以是大自然的莫测风云,也可以是人际间的是非恩怨;可以是轻视偏见,也可以是打击陷害;可以是飞来的横祸,也可以是人为的事端。逆境,可以是精神的空虚,也可以...

为何佛的恩德还超过父母的恩德

为何佛的恩德还超过父母的恩德

诸佛的恩德很难报答,他超过父母的恩德。那父母之恩对我们来说,是至为深重,那现在为什么说佛的恩德,还超过父母的恩德呢?它的依据在什么地方呢? 这里提出五点来说明。第一,父母对子女的恩德也只是在这一世,...

《阿弥陀经》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

《阿弥陀经》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

复明通诸经者,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如《净名》《法华》等,旁通如是。乃知此经,义理所该,深邃广远。不应视同浅近,自取愆尤。《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先看这一段。这是旁通的第二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佛说阿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