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清法师:念佛的同时还能不能念观音菩萨

接下来一篇,是复念佛居士书,就是说他回答念佛居士的一封信上。有这么一段。这一段是这样的,“念佛也好,念观音也好,何必多此一种闲计较”,那意思是到底是念佛呢,还是念观音,是念佛还能不能念观音。是这个意思,看来对方是有这么一个疑难问题。印光法师就是这样回答的。念佛也好,念观音也好,“何必多此一种闲计较”,不要计较。不要分别他不要执着他不要分别他。“光以末劫苦重,观音悲深,故每令人兼念,以期速获慈护也”。什么意思啊,光是印光法师的自称,简称光,他自己说的空白的一个字叫印光,你比方说我以祖师大德的这种方式。我要是简称的话叫仁清吗。我可以叫清怎么样,清怎么样,哈….,你们一听很亲切,这是一种简称,古代法师是这样称谓。我们现在呢和信众打成一片了,因为很多信众他不知道这种规矩了,所以我们老是我呀我呀的。这个我呀我呀的实际不是太恰当,我只能说我呀我呀我的,我要说清你们搞不清哪个清啊,清是什么呀,他不知道就麻烦了。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了。光以,就是说印光法师以为。印光法师自己我以为,末劫苦众,末法时期的众生啊,非常痛苦,社会环境恶劣,人的福报浅了,业障深重了,那么相对来讲呢,他叫苦众。观音悲深,观世音菩萨悲愿深厚殷切。所以说印光法师每每叫人兼念观音,就是这个含义。而他劝人念佛的过程当中。经常再劝人家兼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以期速获慈护也”。想达到尽快的获得慈悲护念,加持护佑这个含义。

“然念佛亦非无感通”,就是那个念佛也能有感通也能相应。也能有很大很大的功德,也能得到这个慈护,就是这个含义,“而念佛亦非不可兼念观音也”。但是呢,念佛也可以兼念观音菩萨,就是这个意思,“专兼均可”专念也行,兼念也行。“佛亦曾令人念,故知了无妨碍也”,就是佛在经典上也曾劝人念观世音菩萨,所以说呢。可以知道念观世音菩萨,在净土法门当中,是没有障碍的。讲到这里,大家能明白一些道理了吧。所以时下很多不如法的说法。用佛的语言,单独给他们剖析开了。懂不懂。不必要举例子了,举例子不是很好,你们明白就行,佛法就是这样,有缘有福报得闻的。理解的受持了就受用了,没有因缘的就没有办法了,只有虔诚是不够的,我们还有正知见修行佛法,必须有择法眼。择法眼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树立起正知见来。辨别清楚是正是邪。你那个修行方法是不是了脱之法,是不是佛教的东西,这是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然后才是不是适合我呢,你看明白了,这五个法是佛法,那两个法是邪法,邪法统统我们不能去接触,这是定定不可移的,你没有这个决心,你就不是佛弟子。也就不是学佛的。然后再我在这个五个法门当中,就是佛教法门当中选一个适合我自己的东西,是不是。参访善知识也是一样的。我见了十个师父是佛教的,那么三个师父不是佛教的,我们不能接触外道邪师。我们接触佛教的法师。所以说那个“佛亦曾令人念,故知了无妨碍也”,那个意思是佛都曾经令人念过观世音菩萨。可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在净土法门当中是没有障碍的,是不偏颇的。

“若念弥陀求生西方,又念药师求生东方,则不可”。他这个就不可,为什么呢。我念弥陀求生西方,一会呢又念药师佛求生东方。那个目的不一致了,也就是说,求生西方的那个愿不坚定了。“弥陀,观音,同是一事。而观音悲深愿重,故当兼念,以期速得感通也”。在这里呢,上面这句话我给大家注解一下。咱们一定要正确理解祖师大德的含义,你比方说我念弥陀求生西方。当我有病的时候念念药师佛可以吧,是可以的。你的目的是为了治病,很快就把这个病调理好了,恢复健康了。但是呢,你念药师经的功德。也可以回向西方极乐世界,作为求生西方的资粮。因为念药师经和念药师佛号,都有出世间的功德都有成佛的正因。那么我们即使是念了《药师经》,即使是念了《金刚经》,即使是念了《妙法莲花经》。作为我们净土法门的修行人来讲。把一切这些出世间的功德和世间福报,通通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把他作为我们往生西方的资粮。这就叫净土法门。

“所有闲议论,均用不著。古人云,遵其所闻,行其所知,此二句,乃真实修持之龟鉴也。观音乃过去古佛,为弥陀辅弼。念观音求生西方,亦可如愿,有何不可”。看样子对方问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呢,念观音行吧,可以看得出来,根据印光法师的回答可以看得出来。对方的疑难问题,“念观音、地藏、弥陀等功德之校量,乃令人发决定念佛心,不可有游移之念而已。若死执其语,不会其意,则成佛怨矣”,那个意思是你死执,没有领会佛教的含义,那就成了佛怨了,就是那个佛也感到悲叹了,这是一段。

——摘自仁清法师弘法视频《印光法师文钞 净土法要》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圣严法师《为什么贪心》

圣严法师《为什么贪心》

只要是贪,都是不好的心态,不会因你所贪着的东西种类不同,而有好坏之别,因为不管你贪的是什么东西,都是额外的追求。但它还是有程度上的差别,也就是贪求的目的是为自己,还是为了他人的差别。 有一位寺院的住持...

星云大师《规劝青少年祈愿文》

星云大师《规劝青少年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您可知道我们现在的社会多么混乱啊!我们现在的人心多么险恶啊!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恐惧中生活!我们几乎时时都在苦难里挣扎! 有些儿童只知道顽皮嬉戏,不知道读书上进; 有些青年只知道任性玩乐...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

普贤菩萨是华严三圣之一,是有名的大愿王,也称普贤萨埵、普贤大士、普贤如来、遍吉士等,是毗卢遮那佛的胁侍,与金刚萨埵同体,是佛陀的助理,也是法门的护法。普贤的意义,依据《圆觉经》记载之义为体性周遍曰普...

南怀瑾老师的50句人生精言

南怀瑾老师的50句人生精言

南怀瑾是一位读书宏富、贯通儒释道、修行颇深的国学大师。他对人生有着很多的精彩议论,夹杂在他对儒释道经典的解说中,每一句都体现着他的学问和修为,每一字都体现出一种通透的质地。 这样一位智者的人生感言,...

宣化上人:向一切众生叩头

宣化上人:向一切众生叩头

我在年轻时,从十二岁开始先向父母亲叩头,因为我觉得父母生我一场,我没有报恩,我要向他们叩头。然後推想到天地君师,天能覆我,於是我向天叩头,地能载我,於是我向地叩头。君(国家的元首)能保护我,於是我向国...

海涛法师《忍辱的智慧》

海涛法师《忍辱的智慧》

一 1.一个人要累积福德的最好方式,就是实践爱与慈悲。 2.对治瞋心的解药就是安忍。 3.所有外在的挑战都是对一个人性格的考验,用来测试我们修链的耐力与包容力精进到何种程度。 4.修练安忍,并不是孤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