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立法师:为何文殊菩萨出现在面前他都视而不见呢

宗立法师

在《杂譬喻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以前有位大居士,是文殊菩萨的超级粉丝,他一直仰慕文殊菩萨的大智慧,每每祈愿可以亲见菩萨示现。可惜一直未能如愿。

有一次,他发大心行大布施,不但设置了各种各样的美味饮食,而且还准备了一个高大华丽的座位。他祈愿文殊菩萨能够感其至诚而现身,而这个高座就是为菩萨而悉心准备的。

因为这居士所行的是无遮布施,也就是普供养一切众生。于是有位走路颤巍巍的老翁也参与了这一次的布施大会。只见这老翁相貌极为丑恶,让人不敢多看一眼,而且眼中糊满了眼屎,鼻中还稀稀拉拉地垂着鼻涕,还不时地往地上吐痰。有洁癖的人见到他都快崩溃了。

这老翁见到居士为菩萨设立的高座华美异常,于是踯躅走过去,一屁股坐在了华丽的高座上,整个高座登时变得脏兮兮、臭哄哄的。众人捂着鼻子纷纷躲开。

居士一看,傻眼了:这座位是我精心为文殊菩萨准备的啊,怎么他老实不客气地坐上去了。还弄得脏兮兮的!登时,他火气就上来了。于是一个箭步上前,将老翁牵了下来。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刚把老翁拉下来,老翁似乎不太乐意,又一次坐了上去。

居士心中燃烧起来了:这老翁太不讲究了!我作为布施的施主,都亲自把你牵下来了,你还往上坐。不行,这是给文殊菩萨留的位子。得赶紧把他拉下来。

于是,在布施大会上,上演了拉拉扯扯大戏,如此反复七次。老翁表示十分地失望,伤心地走了。

居士让仆人把高座重新布置好,继续眼巴巴地等着菩萨的示现。可是一直等到布施大会结束,菩萨还是没有踏着五彩祥云出现。

居士又一次大失所望,于是到佛寺中燃灯烧香,在佛前祈愿道:“我愿以今日大行布施的功德普皆回向,希望佛菩萨垂怜,可以让我现世见到文殊菩萨的慈颜。”

居士礼佛后,回到家中,因为大行布施了一天,他也累坏了,倒头便睡。在他半梦半醒之际,仿佛听见有一个极为庄严的声音在对他说:“你一心想见文殊菩萨,却当面见到菩萨而认不出来。今天坐在高座上的老翁,就是文殊菩萨的示现。他应供而来,坐在为他准备的高座上,而你却将他牵到地上,而且还反复牵了七次。你当面见到菩萨而认不得菩萨,又怎能见到文殊菩萨呢?”

居士听闻之后,一下子在梦中惊醒,心中悔恨不已。他深深痛悔自己行布施却没能发平等心,以致于见到了文殊菩萨,却当面错过。

如果有人想要求菩萨道,就应该发平等心,不生执著。凡是求菩萨道者,文殊菩萨都会亲自前往试探于他,行人不可当面错过了。

按语:

每年,有许多人发愿朝四大名山,希望能见菩萨一面。但大都当面错过,总是在事后才察觉是菩萨示现。或许,一是菩萨神通力所致,当时智慧被屏蔽了,事后才发觉。二是菩萨慈悲,每次示现所针对的都是修行中最薄弱的部分,所以不能及时察觉。也许,要修到与菩萨比肩时,才能当面看破菩萨的行止吧。

随 喜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生命被杀时,那种恐惧是没办法形容的

生命被杀时,那种恐惧是没办法形容的

我们有一次放生,在放生法会结束的时候,发现有一只小鸟,它不往外面飞,却飞到客堂里,还站在客堂里观音菩萨的头顶上。 这情形在我们佛教里也有公案,古代有一个当官的去庙里拜访住持大和尚,大和尚陪着,一路走...

用功人有两种难易

用功人有两种难易

用功人有两种难易:(一)初用功的难易,(二)老用功的难易。 初用功的难偷心不死 初用功的通病,就是妄想习气放不下来,无明、贡高、嫉妒、障碍、贪嗔痴爱、懒做好吃、是非人我,涨满一大肚皮,哪能与道相应。...

星云大师《佛教的女性观》

星云大师《佛教的女性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从今天起我将和往年一样,在这个最大的会堂举办三天的佛学讲座。三天的讲座我要和各位谈的题目分别是:佛教的女性观、佛教的福寿观、佛教的政治观。 我为什么要选这三个题目来和大家结缘...

慧律法师:认识无常

慧律法师:认识无常

认识生死轮回的本质,是学佛非常根本且重要的体认。生死从何而来?由众生的起心动念而来。我们起了一个念头,内心就凝聚一股力量,让人无时无刻不去想它;好比说一个人执著金钱,出门时,心底就惦记著它,整天担心被...

海涛法师《忍辱的智慧》

海涛法师《忍辱的智慧》

一 1.一个人要累积福德的最好方式,就是实践爱与慈悲。 2.对治瞋心的解药就是安忍。 3.所有外在的挑战都是对一个人性格的考验,用来测试我们修链的耐力与包容力精进到何种程度。 4.修练安忍,并不是孤绝...

争夺的心总是让人痛苦

争夺的心总是让人痛苦

人类的欲求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私自利的贪求,这种贪求会让人希望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所有的人,都归自己所有。这种贪得无厌的心,如果不加以调整,很可能会发展到欲无止境、欲壑难填的地步,尤其是在求取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