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立法师:为何文殊菩萨出现在面前他都视而不见呢

宗立法师

在《杂譬喻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以前有位大居士,是文殊菩萨的超级粉丝,他一直仰慕文殊菩萨的大智慧,每每祈愿可以亲见菩萨示现。可惜一直未能如愿。

有一次,他发大心行大布施,不但设置了各种各样的美味饮食,而且还准备了一个高大华丽的座位。他祈愿文殊菩萨能够感其至诚而现身,而这个高座就是为菩萨而悉心准备的。

因为这居士所行的是无遮布施,也就是普供养一切众生。于是有位走路颤巍巍的老翁也参与了这一次的布施大会。只见这老翁相貌极为丑恶,让人不敢多看一眼,而且眼中糊满了眼屎,鼻中还稀稀拉拉地垂着鼻涕,还不时地往地上吐痰。有洁癖的人见到他都快崩溃了。

这老翁见到居士为菩萨设立的高座华美异常,于是踯躅走过去,一屁股坐在了华丽的高座上,整个高座登时变得脏兮兮、臭哄哄的。众人捂着鼻子纷纷躲开。

居士一看,傻眼了:这座位是我精心为文殊菩萨准备的啊,怎么他老实不客气地坐上去了。还弄得脏兮兮的!登时,他火气就上来了。于是一个箭步上前,将老翁牵了下来。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刚把老翁拉下来,老翁似乎不太乐意,又一次坐了上去。

居士心中燃烧起来了:这老翁太不讲究了!我作为布施的施主,都亲自把你牵下来了,你还往上坐。不行,这是给文殊菩萨留的位子。得赶紧把他拉下来。

于是,在布施大会上,上演了拉拉扯扯大戏,如此反复七次。老翁表示十分地失望,伤心地走了。

居士让仆人把高座重新布置好,继续眼巴巴地等着菩萨的示现。可是一直等到布施大会结束,菩萨还是没有踏着五彩祥云出现。

居士又一次大失所望,于是到佛寺中燃灯烧香,在佛前祈愿道:“我愿以今日大行布施的功德普皆回向,希望佛菩萨垂怜,可以让我现世见到文殊菩萨的慈颜。”

居士礼佛后,回到家中,因为大行布施了一天,他也累坏了,倒头便睡。在他半梦半醒之际,仿佛听见有一个极为庄严的声音在对他说:“你一心想见文殊菩萨,却当面见到菩萨而认不出来。今天坐在高座上的老翁,就是文殊菩萨的示现。他应供而来,坐在为他准备的高座上,而你却将他牵到地上,而且还反复牵了七次。你当面见到菩萨而认不得菩萨,又怎能见到文殊菩萨呢?”

居士听闻之后,一下子在梦中惊醒,心中悔恨不已。他深深痛悔自己行布施却没能发平等心,以致于见到了文殊菩萨,却当面错过。

如果有人想要求菩萨道,就应该发平等心,不生执著。凡是求菩萨道者,文殊菩萨都会亲自前往试探于他,行人不可当面错过了。

按语:

每年,有许多人发愿朝四大名山,希望能见菩萨一面。但大都当面错过,总是在事后才察觉是菩萨示现。或许,一是菩萨神通力所致,当时智慧被屏蔽了,事后才发觉。二是菩萨慈悲,每次示现所针对的都是修行中最薄弱的部分,所以不能及时察觉。也许,要修到与菩萨比肩时,才能当面看破菩萨的行止吧。

随 喜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念佛净语

海涛法师:念佛净语

1.《观无量寿经》云:「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念阿弥陀佛,乃至十念,除罪往生,得下品下生。」 2.《...

【推荐】能专念六字大经王,就一切都具足了

【推荐】能专念六字大经王,就一切都具足了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净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于念无量无边的佛,往生西方就等于往生无量无边的佛的刹土。所以大家一定要一门深入,专修,不要搞得那么杂。 有很多居士一天到晚定的功课也是很杂,又念这个...

演培法师《弘一律师对地藏菩萨的礼赞》

演培法师《弘一律师对地藏菩萨的礼赞》

每年中国夏历七月到来,我国佛教徒不少发心读诵地藏本愿经及称念地藏菩萨圣号。特别是传为地藏大士示现道场的九华山,到了夏历七月,中国各地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的齐向该山奔驰而来,甚至还有三步一拜或一步一拜的...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6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6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偈颂(6) 第一讲 ⑥   果平法师 讲授 时间:2007年8月26日——29日地点:新加坡居士林 &n...

星云大师《佛教僧伽的十无思想》

星云大师《佛教僧伽的十无思想》

各位新戒同学们: 我们在俗家时,过的是红尘的生活;出了家,是过着清净的生活。在家时,以世间法为主;出家后,以出世间法为主。各位现在既已舍俗出家,就要重新建立出世的见解,扬弃世俗的旧观念,建立起佛道的新...

利行──最有号召力的行动方式

利行──最有号召力的行动方式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四摄法」,其中有一项是「利行」,指的是利益别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凡是能给别人方便的行为,就是利行。例如,政府所提倡的「便民政策」,能让一般民众在洽公时感到亲切、便利,这就是一种「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