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就在这里,从幸存者升级为幸福者

生死轮回,是每个人自己感召的。

走在这条生死险途上,能活下来是不容易的。死亡的因缘太多,有的人只是吃了一个汤圆,就卡住了喉咙;有的是麻将赢了,一高兴,人没了。

有生必有死,死是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结局。但什么时候死,以怎样的方式死却不得而知,这也是众生对“死”最大的恐怖处。

而我们佛弟子,对于“死”最大的怖畏应该是:这辈子如果还是不能解脱,再次轮回后,我还有没有机会再接触到佛教?

真正可怕的敌人

是你自己隐伏着的嗔恨心

解脱生死

无量劫生死流转到今天,以人身值遇三宝、皈依三宝,可以说现在是我们最接近于解脱生死的时候,曙光最亮,道路最平,时机最好。

有了这个认知,自我对治的心就有了。这时外在的一切,不管是顺利还是曲折,是赞叹还是批评,都会成为你的助缘。

就连骂你,都是难得的助缘,别人一骂,你本来掩藏得很好的、代表嗔心的那条蛇就会“嗖”地窜出来,立现原形。这时,如果是一个真修行人,就会一把抓住这条嗔心的毒蛇,猛烈忏悔,勇敢降伏,然后真诚感恩骂他的人:谢谢你,使我看清了自己。

所以真正可怕的敌人不是骂你的人,是你自己隐伏着的嗔恨心。

安住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里讲到,“对治根本病,念念如救头,莫复存余想。”修行人目标确立之后,就要眼不旁视,勇猛精进,对内在的五欲毫不留情地、钢刀刮骨一般地刮掉,对外在的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八风,也有极其敏锐的识别力,无论怎么吹,不为所动。

在生死无常面前,能活一天,就是一天的幸存者;但对修行人而言,不能仅仅是活着,是要活得有质量,要由幸存者升级成为幸福者。

我很希望,我们慧日寺是这样一个修行的地方: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道场,每个人都在认真对治自己的病根,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身口意的日渐清净,并得到安住。

摘自2018年1月《灵峰宗论》第四课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诵经之殊胜:读诵华严经开悟和成就不死持明仙的僧

诵经之殊胜:读诵华严经开悟和成就不死持明仙的僧

在中国古代的佛教修行法门中,有打坐、念佛、持咒等方式,还有一种是诵经。通过诵经开悟解脱,悟入毗卢遮那海,顿证无生之妙理。我平常也是建议人们,可以采取诵经+持咒的日...

若论幻身,则生同傀儡死作尘土

若论幻身,则生同傀儡死作尘土

夫前之无始,后之无终。包太虚而无外,入微尘而无内。清净光洁,湛寂常恒。无生无灭,离相离名。在有非有,居空不空者,真性也。至于揽地水火风之身,乃筋骨血肉之聚。方生即灭,才荣便悴。众骨支撑,如以木为屋。...

家长要想自己的子女考上大学有法可循

家长要想自己的子女考上大学有法可循

在高考成绩即将出来之际,不少学生家长都在翘首期盼自己的子女考上理想的大学。当然,并非所有家长都能如愿。据我所知,家长要想自己的子女考上大学还是有法可循的。现在,我...

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什么

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什么

从社会上来看,像我们出家人在衣食住行上没有什么贡献,但是我们出家人给人类的贡献是什么呢?福德、安全、幸福。这个不管你明不明白,深信,你得的利益大,不信就没有好处啦。但有些你必须得信! 我们举个例子说...

善用其心怎么个「善用」法

善用其心怎么个「善用」法

在善恶关头,你怎么善用其心? 依着事、依着境,境就是外面的境界相。事,每一件事情,你怎么发愿? 善用其心,听起来好懂,做起来非常难!我们所谓的厉害关头,生死休咎,在利害得失之间,这就看你的道业,看你...

净宗法师:唯说念佛 正讲 第十四条「唯嘱念佛」

净宗法师:唯说念佛 正讲 第十四条「唯嘱念佛」

【正讲】 第十四条「唯嘱念佛」之文  第十四文:释迦如来不付嘱余行,唯以念佛付嘱阿难之文。   这条文也是引自《观无量寿经》。《观经》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