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回拜文殊菩薩

第二回 拜文殊菩薩

原来,文殊师利与诸大菩萨、声闻大众,在逝多林听毗卢如来演说妙法。毗卢如来看见南方众生根基已熟,需派有高尚德行的菩萨去化度。他的慧眼扫视着全场,选中了多才善辩、具足大智慧的文殊师利童子,命他率众南行。文殊师利知道有些声望高的大比丘不服。于是现出神变,身高入法界,身大遍满虚空。声闻缘觉不敢正视,众菩萨也甘拜下风。金刚藏菩萨大加赞扬道:“文殊师利童子堪当此任。”

文殊师利带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还有天龙八部随从护法。离开逝多林去到福城,住在大塔庙。此庙乃历劫菩萨说法之处。大家都知这是福地,平常都有一些众生,在此了悟真理。尤其是有根器的人聚会此庙,研讨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大事。平时也有菩萨来显化指点。这次文殊师利童子到来,更满足了各类众生的愿望。因为文殊师利这个名字,在各类有情中如雷贯耳都不以童子相看,而尊称“菩萨”。同时他的确是已经登了十地的大菩萨。

文殊师利来到大塔庙的第三天,正同五百童男和五百童女研究如何化度众生?自他两利,达到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目的。

正谈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忽然闯进来一个少年。这人正是善财童子。善财童子因看见文殊师利的童子行列,都没有要他入列,晚上哭了一夜。

第二天早晨,善财穿上最好的衣服,来到大塔庙寻找文殊师利一行人。守门金刚哪里肯放他进去,但善财童子凭着自己的福报,身上散射出金银七宝的光芒。守门金刚还来不及分辨是非,善财童子已经进入庙内。

善财来到场内,众童男童女见来了一个衣冠华丽的公子,感到很不顺眼,纷纷喝道:“你来干什么?……”

善财道:“我看到很多人都同我一样没有饭吃,怎样才能解脱这种苦难呢?……”

一个童子道:“你阔少爷还没饭吃吗?”

善财童子有口难辨,足足说了半个时辰,也跪了半个时辰,善财说不清楚,众童子也说不出解脱难苦的道理。文殊师利童子睁开慧眼,将善财的前因后果都了解得很清楚。见善财生得眉清目秀,鼻正口方,有三十二相的雏形。虽具足善根福报,但缺乏智慧,需要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便满满地开口说道:“善男子,你先到南方胜乐国去,那里有个妙峰山,山上有个大善知识,命德云比丘。你去参拜他,按他说的办,会如你愿的。”

善财说:“我父母双亡,无家可归,求你们搭救我,我要同你们一道去。”

文殊师利正色相告道:“我们不会收你,你一定要去南方胜乐国,他会指引你解脱苦难的道路。”

善财无法,只得硬着头皮离开大塔庙,见门侧立一碑,碑上刻着字,曰:

山林还又入林中,便是娑罗佛庙东。

师子频申芳草绿,象王回顾落花红。

六千乞士十心满,五百高人一信通。

尊重吾师向南去,百城烟雨渺无穷。

善财读罢,心里豁然开朗,无所顾虑,径直往南走去。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推荐】不眷恋,也不逃避

【推荐】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地逃避现实,才能够离苦得乐。「苦」这个字,听起来好像只是一种舌头所尝到的味觉。其实佛法所说的「苦」,并不一定是感官上的苦,主要...

虔诚祈祷观音菩萨,韦驮菩萨梦中指点脱险路线

虔诚祈祷观音菩萨,韦驮菩萨梦中指点脱险路线

一九四一年,日本军队侵占香港之夕,有一位郑子嘉居士,全家惶怖无计,唯有祷念观音菩萨。是夜梦见一位金光四射的金甲神人,庄严威仪无比,指示他全家向新界东北角逃走,往北去,他全家醒来,都说同梦。 在炮火隆...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坐的基础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坐的基础

静坐对我们的身心都有好处。它能促进身体的健康及心理的平衡,能使我们减少执着,也能使我们的头脑更冷静、更清楚;再进一步,便能产生智慧,开发精神的领域。可是从禅的观点来看,若无佛法的指导,由静坐所产生的...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十三集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十三集

第十三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三称) 诸位同修,《地藏经》学习到这个地方,大家应该能发现,《地藏经》,...

愿为智所骂,不为愚所叹

愿为智所骂,不为愚所叹

愿为智所骂,不为愚所叹;愚者叹于恶,明者叹于善。──《佛说须赖经》 人通常喜欢听别人讲自己的好话,不喜欢别人讲自己的坏话。其实好话或坏话,并没有一定的标准。比方智者对我们的批评,或许听来不舒服,但这...

阿那楼驮尊者的故事

阿那楼驮尊者的故事

阿那楼驮,此云无贫。昔于饥世,以稗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果报充足,天眼第一。《弥陀略解圆中钞》 下面看最后一位尊者阿那楼驮,又叫阿那律,有时候又翻成阿泥卢豆,这都是不同的音译。佛涅槃的时候,阿难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