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文殊般若,离证悟不远

修持文殊般若,离证悟不远

作为真正想修行的佛子来说,证悟或者说成就是最为急切需要得到的悉地。将此作为努力和奋斗的目标。为此,无数的佛子付出了无数的财力,精力,物力。

很多人翻山越岭进藏求法,很多人遭遇种种欺骗邪师,很多人四处参与募捐供养随喜,只为积累资粮早日证悟。然而证悟对无数佛子来说,却是遥远而不可触摸的目标。失望,伤心,乃至退失者大有人在。

曾经有某瑜伽士说,来汉地所谓喇嘛者,100个人中,真正的喇嘛也就三五人。然而可以传授无上瑜伽部灌顶以及大圆满教法的人却难上有难遇到。为此,恩师嘉波活佛也曾稍有提及。

汉地佛子如今也受网络以及各种资讯冲击,法门变幻,然而寻求的福报的与安乐终究如同水中泡一般如同幻影。真正得到修法而诞生的福报并持续受益者寥寥无几。

我读大学的时候,研修并持诵许多法门以及经文,然而真正开始定心修持却选择了这部经。

曾经有无数的人告诉我应该选择这部经,那个佛号,后来在修持藏传佛法的时候,不同的上师总有不同的说法,不同上师说,我观察你适合某法,你会如何如何。然而我终究没有选择。

后来根本上师说:你是一个特别调皮的弟子,你太坏了,总是要最好的法。。。。。。

我说:上师,在末法时期要想修行成就,走常规路线肯定不容易成就,要剑走偏锋。别人不做的事,我做。别人不修的法我修。我要修的肯定是绝密的。。。。。。

后来,上师对此大加赞赏。

文殊般若,这对无数想修行成功的佛子而言,的确是非常殊胜的法,读过的师兄都非常有明显觉受。

如今的时代,真正能遇到明师者,少之又少。绝大部分所遇到的都是名师,或者带有名号的师,或者带有目的性的师。

为此,释迦摩尼佛,莲师,无数上师都有授记和预言。在如今这么错乱的时代,要想真正获得安乐与证悟。却需要我们真正的稳定下心,不从他处寻求安乐解脱。而是将心真正安住法上。

真正的成就或者证悟者,从来不是依靠四处参与募捐随喜而得到,从来不是依靠四处朝圣旅行而得到,从来不是依靠四处修持奔波而得到,从来不是依靠四处拜师而得到。

真正的成就和证悟都是从圣法中而来。坚定,稳定,坚持的修持或一或二种法,以水磨成针的功夫来修持,必然得到真正的果实。

修持藏传教法者而证悟的哪些修行人,也是在一个最具殊胜意乐的上师前精进闻思,如法修持,恒修一法而得到。

修持汉传教法的证悟,多以经典,参禅,佛号等法来得到证悟。然而,依靠经典证悟者不计其数。

文殊般若经是法性妙义密意直说,实在殊胜无比,修者必然安乐,修者必然究竟解脱。证悟是迟早的事情。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多少不计较》

星云大师《多少不计较》

亲兄弟,明算帐!人,总有计较的心理;尤其你多我少,我多你少,彼此相持不下,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多少的纠纷。 你看,兄弟反目,朋友绝交,不都是因为计较多少吗?一般人认为,分得少是吃亏,分得多是占便宜。 其实...

宣化上人:糊涂生命糊涂人

宣化上人:糊涂生命糊涂人

世界有「成、住、坏、空」四个步骤,人有「生、老、病、死」四个过程,事有「生、住、异、灭」四个阶段。 「劫」代表时间的单位,一增一减为一劫。增劫的计算,从人寿十岁开始,每一百年,增加一岁,身高增加一寸,...

【推荐】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推荐】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那么,点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之后,为什么接下来却先解释「无相」、接着「无念」、最后「无住」?因为虽然我们希望达成无念,但是着手的时候,一下子就教你无念,这可能性不大。 譬如六祖惠能教惠...

拿金斧头的观音菩萨

拿金斧头的观音菩萨

大悲咒的第62句叫做「摩啰那啰」,这句的意思是观世音菩萨拿着一把金斧头来考验众生的心,观世音菩萨并不是一向都慈眉善眼的,他也是会拿着金斧头来试验我们的心。譬如说你布施钱财,或是为人服务布施力量,到底...

在无为法契证上谈证位

在无为法契证上谈证位

修行需要修清净心。但是在我们的执著、五欲六尘还憧憧于胸的时候去谈什么清净,都是不能去谈的,是不够资格的。念念都不清净。所以还是从不清净的当下老实念佛开始。真正把无明、烦恼、习气全都断尽,才叫究竟的清...

遵循生活的规则

遵循生活的规则

一年夏天,有位爸爸准备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海边戏水。前一天晚上,他召集孩子们说: 明天到海边去玩,我们订定一些注意事项,和分配工作的规则。 十五岁的儿子,嘟着嘴说: 爸爸好讨厌,一天到晚订什么规则,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