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除淫欲短咒与震撼的戒淫感应

大家都知道梵音楞严咒拥有灭情灭欲的作用,持诵者通过此咒成功戒淫的多不胜数,但是由于此咒较长,能够持诵者毕竟占据少数,那么如果有一个咒语是用来专门对治淫欲,且不会太长又好学的,那么就是文殊除淫欲咒也。当今时代,色情泛滥,处处都是情欲陷阱和诱惑,导致很多人都被诱惑而邪淫,因为邪淫又导致身体过度耗损、破烂不堪,于是为了挽回失败的人生,戒淫就成了许多人都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只是凡夫自身力量太弱,很难与欲望抗衡,此时就需要拥有强大威力的佛咒来帮忙,如此他力与自力兼备,才能一举成功,下面讲解文殊菩萨除淫欲咒与佛友实践感应:

文殊师利菩萨所说经云(原文若不好看懂,可直接看原文下方的白话解释):

原文:我文殊师利。欲说神咒拔济诸众生除其淫欲本。有咒名乌苏吒(晋言除淫)欲却我慢。诵此咒三遍缕三色结作七结系脚。是咒能令失心者还得正念,灭淫欲火,心得清凉。除其我慢,灭结使火。三毒垢障悉得清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精神处在无明重渊。久处生死不能得出。洄波四流溺淫欲海。莫能觉之莫知求出。呜呼可伤。若善男子善女人。心得醒悟还厌淫欲。应当与此陀罗尼令其读诵。淫欲之火渐渐消灭。淫欲灭已慢心自灭。慢心灭已其心则定。其心定已结使都灭。结使灭已心得解脱。心得解脱已即得道果。是则名为火神咒力。诚谛不虚功力如是。断酒肉五辛四十九日。诸不净肉悉不得食。四十九日昼夜六时勤心读诵。烧黑沉水香白栴檀香。散花供养十方诸佛。六时读诵曾不废忘。日数足已结使即灭。其心泰然无复淫欲。

白话解释:我文殊师利,现在要说神咒拔济众生,除掉其淫欲根本,有咒名乌苏吒(除淫)欲却我慢,如果要戒淫,可以拿三色线对着念诵此咒三遍,打七个结绑在脚上的任意位置,这样作法并且坚持念诵,那么就能令失心的人回到正念状态,灭淫欲火,心得清凉,又能除去我慢,灭烦恼火,三毒垢障悉能清净。如果有善男子或者善女人,精神处在无明重渊,久处生死不能得出,随波逐流,沉溺在淫欲海里,不知道觉之,也不知道出离,呜呼,可让人伤心。但是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心醒悟了,想厌离淫欲,应当拿这个陀罗尼去读诵。这样的话,淫欲之火渐渐就会消灭。淫欲灭了,慢心也会灭去,慢心灭了,心就会定,心定了,烦恼结使也灭,烦恼结使灭了,心就会得到解脱。心得到解脱,就得证道果,依靠此咒,此咒力又叫火神咒力,真实不虚,功力如是。

如果想依靠此咒一次性来彻底断除淫欲,那么作法,就是闭关,在49天之内断酒肉和五辛,所有不净肉皆不得食,四十九日内,一天到晚不停的勤心读诵此咒,烧黑沉水香或者白栴檀香,散花供养十方诸佛(佛像即可),六时读诵曾不废忘,那么49天的闭关日数满足,以及达到一定的摄心条件,咒力发挥,那么这些烦恼结使就会灭去,其心泰然安快,不在有淫欲心念。(注:平常散持没有这些要求,只是闭关49天才断酒肉,平常不能吃素也无妨,居士做到三净肉便可,至于酒,如果实在有应酬,少喝点就是,就像楞严经所说:“楞严咒能令不戒者令持戒,此咒也一样,并非说先持好戒律才能念咒的,而是不管你持不持戒都能先念诵,通过咒力改变自己的习气令得持戒,否则规定太高门槛,必定拒初学于佛法门外,永失大利,切记。”)

除淫欲咒曰(梵音汉字谐音):

古哩古哩dei哪,

由都由都dei哪,

独后独后dei那,

(gi由)答.(gi由)答.dei那,

那米都.那米都.dei哪,

(gi由)答后.(gi由)答后.dei哪,

由修由修dei那,

牙米那.牙米那.dei那,

度后大.(gi由)大大.刷哈。

注:括号里面的二字表示要连读合成一字。

梵音音标:

kuli-kuli-tena

yudho-yudho-tena

duho-duho-tena

kyuṭa-kyuṭa-tena

ṇamito-ṇamito-tena

kyuṭaho-kyuṭaho-tena

yuśu-yuśu-tena

yamiṇa-yamiṇa-tena

duhoṭa kyutaṭa svāhā

汉字原文:拘利拘利帝那 忧拙忧拙帝那 度呼度呼帝那 究吒究吒帝那

若蜜都若蜜帝那 究咤呼咤呼帝那 忧守忧守帝那 耶蜜若耶蜜帝那

摩呼咤究吒多 莎诃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你有善因好缘,怎么会没有感应呢

你有善因好缘,怎么会没有感应呢

有宗教信仰的人,都希望能有宗教的体验。宗教的体验不一定从外来的灵感,主要的是来自内心的升华,如果把自己一味的依赖给所信仰的教主,以他作为依靠,那就会失去自我的助力。 佛教禅宗有云:不着佛求,不着法求...

有分别与无分别

有分别与无分别

分别是一种知识、知能。如果没有分别作用的话,则天下浑沌。然而,佛法是要我们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 因为有分别所以有烦恼,有烦恼所以不离生死,不离生死所以在生死里流转不已;在生死里流转不...

传喜法师:放生结善缘

传喜法师:放生结善缘

放生是我们这次法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意思就是放长线钓大鱼,无边众生誓愿度,众生无尽誓愿度,有种种的因缘结缘。那还有另外一种,我们回到各个地方之后,我们随缘也能够去放生,放生不拘多少,我们能力有大小嘛,所...

知身是幻--离婆多尊者的证道因缘

知身是幻--离婆多尊者的证道因缘

离婆多,此云星宿。父母祷星而生,遂以为名。《弥陀略解圆中钞》 离婆多,在佛弟子当中的德行特点是无倒乱第一禅定功夫很深,在禅定当中不颠倒、不散乱。 离婆多是梵文,翻译成中文叫星宿,又叫室宿。是父母祷求...

能忆宿命因果本末

能忆宿命因果本末

【若能至心归敬及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或复饮食。如是奉事者。未来百千万亿劫中。常在诸天受胜妙乐。若天福尽。下生人间。犹百千劫常为帝王。能忆宿命因果本末。】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只要你一弹指间...

净空法师:把心止在阿弥陀佛的两重利益

净空法师:把心止在阿弥陀佛的两重利益

《心经》里面告诉我们,「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那个深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就是止,也就是世尊在经典里面常常讲的,我们要常常温习这一句话,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