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法师:为什么有些人一念地藏经特别有力量?而

所以《地藏经》当中无论是婆罗门女,还是光目女,她们一定要知道她妈妈的存在在哪里,这是中国人的情结。太多的人来问我,他们离走的亲人去哪里了?你能看得出他那种亲情,离开过了内心当中的创伤,他需要一个答案来弥补他的创伤。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地藏经》当中,特别是光目女的妈妈走了,她去问罗汉,那个罗汉去地狱当中去看她妈妈到底在哪里,这有没有一点像农村里的人去看仙的感觉?

我们这里讲的是,感应是初学者自我想象出来,来验证信仰存在性、可行性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夹杂着自己的习气。为什么说自我想象,而不是佛法里面的观自在?观自在是有理有据地观察和加一点想象,联想就是观着观着想象。而这里的自我想象,他有自己的习气。比如说家里苹果给菩萨吃掉了,比如说天上有瑞相,因为菩萨是住在天上的。

你知道吗?人类已经登月了,登月包括载人航天对神教是个重大打击,因为神教一直宣传神是住在天上的,结果上了天没看到神,这对神教是毁灭性的打击。菩萨是住在心中的,是觉悟的众生,是帮助众生的修行者,他不是踩踏的云而来的,不是飘飘然的。这个是我们需要去跟大家讨论的另一个命题。

所以,在修行过程当中,我们衡量一个学佛人还是不是初学者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他有一天,他的信仰不是用来验证的,他的信仰是用来指导自己的人生的,他从信仰当中明确地获得方向感。其实刚刚有信仰的人他是蒙圈的,一下子如获至宝。如同一个人有了信仰以后,有点像中了五百万的彩票,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不知道该怎么办,非常激动。

然后他就问自己:真的吗?我真的中奖了吗?是的,你中奖了,我这样的人能中奖吗?是的,你中奖了。真的中奖吗?确实中奖。他要不断确定,不断验证。有一天你从初学者变成修行者,有一天你不需要再验证你的信仰,而变成一个脚踏实地的修行人,无论是拜佛、念佛还是诵经,你都能从中获得佛菩萨的智慧的滋润。

你在举手之间,在生活当中,你都能随缘随分地帮助众生,解答他们的信仰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你变成一个朴实无华的人,你不用想象来验证你的信仰是否在,而是用行动见证实践你内心当中对佛法的理解,于是从行动当中获得的结果来验证佛法的可行性。善的力量、智慧的力量,智慧的结果、善的结果,就是我们对信仰的最好的见证,它不需要验证。这就是你真正的从初学者入了门。

说回感应,从感应入门是大部分人对佛法的一种认知。《地藏经》当中把它拿出来再次的分析,而且画了浓浓的笔墨在告诉大家,地狱是什么样,那真的是跟黑灯瞎火看恐怖片一样,让人觉得毛骨悚然。但为什么大家还喜欢看,一念《地藏经》特别有力量?因为在他的心念当中,他没有经历过六道轮回,没有经历过三恶道,畜生看到过,没见过鬼。

很多人念《地藏经》就是为了看到鬼、看到地狱是存在的,他要确定自己的信仰。所以《地藏经》是初学者入门的经典,特别对于中国人来讲,这是对的,因为它解决了信仰闭环的问题。它告诉我们,我们的未来如果做错了是有恶报的。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根据《华严经》整理的有关财富、健康与相貌的发愿

根据《华严经》整理的有关财富、健康与相貌的发愿

每次念佛后至诚恳切的读一遍下面的发愿文,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愿得一切妙宝、资具,随众生所欲,雨一切财宝,令一切众生满...

在家人从朝至暮的修行方法

在家人从朝至暮的修行方法

一、修行功夫贵恒常 很多初发心的人来问:老和尚!弟子们在灵岩山寺打佛七,日日跟着维那、悦众师父们精进用功,太好了!用得法喜充满,心里有所依赖;但回家后要怎么保持用功不懈怠呢?早晚课要如何做呢?请慈悲...

圣严法师《关于「梦」的问答》

圣严法师《关于「梦」的问答》

问:每个人都会作梦,有些梦似乎比其它梦更的意义、更真实。佛教有没有谈到不同层次的梦?比如我读到大慧宗杲禅师的书信中提到,有一个人梦到大慧进入他的房间,后来大慧回答说,他真的在那里。您也说过,如果有人想...

阿弥陀佛这个愿发得太及时太重要了

阿弥陀佛这个愿发得太及时太重要了

垂慈接引,这个接引对我们很重要啊,这个愿发得是太及时太重要了。因为我们临命终时,生死关头,是最难对付的。前六识昏迷,不起作用,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业力种子翻滚。这就好像一个国家的国王不能发号施令,乱臣...

普贤菩萨难满众生愿

普贤菩萨难满众生愿

讲到这个地方,想起来普贤菩萨过去在一个寺院里做行堂。出家人吃饭都聚会在斋堂里边一起吃斋。斋堂的桌子就这么两边摆着,人就对面坐,每一个人面前有两个碗,一碗盛饭,一碗盛菜。普贤菩萨就帮人来添饭、添菜。他...

学会用这五种心让生活充满禅意

学会用这五种心让生活充满禅意

生活中要有一点禅意,才会幽默,才会开朗。禅,不是佛教所专有,禅,是我们人人本具的真心自性,它不是出生后才有,而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但是一般人却忽略了内在的宝藏,不断追求外在事物的满足,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