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法师:为什么有些人一念地藏经特别有力量?而

所以《地藏经》当中无论是婆罗门女,还是光目女,她们一定要知道她妈妈的存在在哪里,这是中国人的情结。太多的人来问我,他们离走的亲人去哪里了?你能看得出他那种亲情,离开过了内心当中的创伤,他需要一个答案来弥补他的创伤。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地藏经》当中,特别是光目女的妈妈走了,她去问罗汉,那个罗汉去地狱当中去看她妈妈到底在哪里,这有没有一点像农村里的人去看仙的感觉?

我们这里讲的是,感应是初学者自我想象出来,来验证信仰存在性、可行性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夹杂着自己的习气。为什么说自我想象,而不是佛法里面的观自在?观自在是有理有据地观察和加一点想象,联想就是观着观着想象。而这里的自我想象,他有自己的习气。比如说家里苹果给菩萨吃掉了,比如说天上有瑞相,因为菩萨是住在天上的。

你知道吗?人类已经登月了,登月包括载人航天对神教是个重大打击,因为神教一直宣传神是住在天上的,结果上了天没看到神,这对神教是毁灭性的打击。菩萨是住在心中的,是觉悟的众生,是帮助众生的修行者,他不是踩踏的云而来的,不是飘飘然的。这个是我们需要去跟大家讨论的另一个命题。

所以,在修行过程当中,我们衡量一个学佛人还是不是初学者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他有一天,他的信仰不是用来验证的,他的信仰是用来指导自己的人生的,他从信仰当中明确地获得方向感。其实刚刚有信仰的人他是蒙圈的,一下子如获至宝。如同一个人有了信仰以后,有点像中了五百万的彩票,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不知道该怎么办,非常激动。

然后他就问自己:真的吗?我真的中奖了吗?是的,你中奖了,我这样的人能中奖吗?是的,你中奖了。真的中奖吗?确实中奖。他要不断确定,不断验证。有一天你从初学者变成修行者,有一天你不需要再验证你的信仰,而变成一个脚踏实地的修行人,无论是拜佛、念佛还是诵经,你都能从中获得佛菩萨的智慧的滋润。

你在举手之间,在生活当中,你都能随缘随分地帮助众生,解答他们的信仰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你变成一个朴实无华的人,你不用想象来验证你的信仰是否在,而是用行动见证实践你内心当中对佛法的理解,于是从行动当中获得的结果来验证佛法的可行性。善的力量、智慧的力量,智慧的结果、善的结果,就是我们对信仰的最好的见证,它不需要验证。这就是你真正的从初学者入了门。

说回感应,从感应入门是大部分人对佛法的一种认知。《地藏经》当中把它拿出来再次的分析,而且画了浓浓的笔墨在告诉大家,地狱是什么样,那真的是跟黑灯瞎火看恐怖片一样,让人觉得毛骨悚然。但为什么大家还喜欢看,一念《地藏经》特别有力量?因为在他的心念当中,他没有经历过六道轮回,没有经历过三恶道,畜生看到过,没见过鬼。

很多人念《地藏经》就是为了看到鬼、看到地狱是存在的,他要确定自己的信仰。所以《地藏经》是初学者入门的经典,特别对于中国人来讲,这是对的,因为它解决了信仰闭环的问题。它告诉我们,我们的未来如果做错了是有恶报的。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圣严法师《在家信徒的处世原则》

圣严法师《在家信徒的处世原则》

作为在家的佛弟子,除了五戒之外,对于子女,应当善尽抚养的教育之责;子女对于父母应该孝顺忠实,不得浪费父母的财物,父母年老或虚弱之时,应尽援助和敬养之责。 学生对于老师要致礼敬,并且深深体念老师的教诲;...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何含义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何含义

原文: 《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者,谓观想佛像,忆念佛德,及与佛号。是佛者,谓当观想忆念之时,佛之相好庄严,福德智慧,神通道力,悉现于观想忆念者之心中,如镜照相,觌体无二。然则心...

中国富豪如何教育子女

中国富豪如何教育子女

许多时候父母都习惯处处以身作则,把花钱的决定、次序、信念及习惯等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孩子,那么国内外的名人又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宋城集团董事长黄巧灵:让孩子独立只要父...

圣严法师《化危机为转机》

圣严法师《化危机为转机》

法鼓山所推动的心五四运动,是展现人文关怀最主要的重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环保,那是指观念的转变和导正。所谓观念的转变,举例来说,我们一般人的观念都是不喜欢遇到困难、挫折,都希望自己顺顺利利,不要有逆境...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

我们在每部经典的开头,都看到这样四个字: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是怎么来的呢?我是谁呢? 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阿难尊者记忆力最强,被尊为多闻第一。 佛陀35岁成道时,阿难刚出世。20多岁时,阿难出家为僧后...

【推荐】这是佛祖给我们的考验

【推荐】这是佛祖给我们的考验

末学以前在医院,看了一位十七岁的男孩子,他是埔里高工的学生,患了横纹肌肉瘤,这也是一种癌病。他已经在台大医院开过刀,但是,后来又复发了。严重的时候,头上的肿瘤像馒头那么大,眼睛曾经肿得可以塞满一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