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法师:布袋和尚竟是弥勒化身?

觉醒法师

常去汉地寺院的信众发现,大多寺院在进了山门入天王殿后,正中映入眼帘的第一尊菩萨像都是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菩萨,却并不是正襟危坐说法或禅定的法像。他那笑口常开,大腹便便,和蔼可亲的模样不禁让人心生欢喜。弥勒亦称慈氏,代表慈悲,未来将从兜率天内院下生于人间,将成为贤劫第五尊佛。佛教寺院之所以将弥勒菩萨置于寺院的第一座殿堂中,有其特殊的含义。

我国五代梁唐时有一位布袋和尚,不仅形象奇特,思想更是超脱。在他化缘的过程中,曾遇到很多人的白眼,有的人还往他布袋中投入石块或者小鱼,甚至遭人戏弄,他不作辩解也不以为意,过着“一钵千家饭”般居无定所孤身云游的生活,却胸怀豁达、安贫乐道,常将自己化缘所得的东西分发给那些需要帮助的穷人或孩子。

相传这位布袋和尚就是弥勒的化身,以后寺院中的弥勒菩萨,渐渐变成了布袋和尚大肚子的形象,更有配楹联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这正是弥勒菩萨的写照。

弥勒菩萨应化人间的示现具有慈悲、忍辱、宽容与乐观等象征意义,也展示着大乘佛教的普世情怀。将大肚弥勒置于寺院第一座殿堂中,是显庄严于诙谐,现慈悲于揶喻,一方面能让有缘接触佛法之人生欢喜之心,更是为了让我们打开心胸去待人处世之时,能够从弥勒菩萨这些品格中得到启迪,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乐观豁达、荣辱不惊,少计较是非爱憎,多以责人之心责己,以宽厚之心待人,大度(肚)容人,广结善缘。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善良,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善良,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 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去无回。 直到1814年,一支考古队第一次打破了这个死亡魔咒。 当时,荒漠中随处可见逝者的骸骨,队长总让大家停下来,选择高地挖坑,把骸骨掩埋起来,...

星云大师以佛法度化小偷的亲身经历

星云大师以佛法度化小偷的亲身经历

四十多年前,我初到台湾时,没有自己的的寺院道场,只要有人需要佛法,我便不分是闹市或是深山,都发心前往传教。那时候,我一个月中,乘着平快火车,北至宜兰,南至凤山,南北往返的次数不计其数。虽然十几个小时的...

星云法师《佛教对神通的看法》

星云法师《佛教对神通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是佛学讲座的第二天,感谢各位的光临。昨天我们谈及佛教对命运的看法,今天继续要谈的题目是:佛教对神通的看法。 说到神通,很容易和神奇怪异,超人的行为联想在一起。当我们遭遇困...

慧律法师《业与无明》

慧律法师《业与无明》

芸芸众生,一念无明,遮掩自性,困惑造业,由业受苦,终至不能自拔。 依惑造业,业苦无尽,这种重复的轮回,在学佛的过程申,必须加以追根究底! 什么是「业」?梵语Karman,音译为「羯磨」,义译为「造作」...

正慈法师:不读诵《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

正慈法师:不读诵《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

不读诵华严经 不知佛家之富贵明末四大高僧憨山大师说:“不读诵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在开始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因为读华严宗的研究生,才渐渐地有所...

往生咒的来历与功德利益

往生咒的来历与功德利益

往生咒全名《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一般我们念完阿弥陀经都会念三遍往生咒,这个往生咒,它的来历也不寻常了。那么经一般讲是显教,后面附了咒,以咒附在经后面,这个经典呢得到这个咒,它的义理就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