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救狗

  有一个国家发生饥荒,许多百姓都没饭吃,即使有钱也很难买到食物,所以沙门乞食变得更加困难。

  有个沙门到处讨不到食物,最后来到一户有钱人家乞食,这家主人拿了一些吃剩的饭菜就把他打发走了。沙门没有说甚么,准备回去吃了这饭再用功修行。

  正走着,迎面看见一个屠夫准备把一只小狗宰来吃,屠夫看见沙门,就把刀放了下来,赶忙上前施礼。沙门看到那待宰的小狗,慈悲怜悯之心涌上心头,对屠夫说:

  「既然你也信奉佛法、尊敬沙门,不如把这小狗送给我,放它一条生路吧!」

  屠夫虽然感到羞愧,却不肯答应沙门的请求,他说:

  「现在日子不好过,我的家人都快饿死了,我只好狠下心把狗杀了。」

  沙门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屠夫请求,跟他说道理,但屠夫始终不肯答应。

  沙门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说:「那么你把小狗借我看看总可以吧?」

  屠夫只得把小狗递过来。

  沙门把自己刚乞来的饭给这小狗吃,一面抚摸着它的毛,口中祝愿道:「不知你前世造了什么恶业,今生变成狗身受苦,一切由人主宰。但愿你及早灭罪积福,此生命终转成人身,并且得遇佛、法、僧三宝,依法修行,早证解脱。」

  小狗一面听,一面流下泪来,由衷地发起了善心。

  屠夫还是把这只狗抱回家杀了。小狗死了以后,果然转成人身,而且就出生在那有钱人家中,一生下来就有大慈悲心。

  很快的,小狗所转生的小孩已经七岁了。

  这天,沙门进城乞食,刚好又经过这有钱人家门前。这家人布施食物给沙门时,那小孩正好在旁边。

  小孩一见到沙门,就想起自己前世是狗的记忆,于是小儿子忙跑上前,倒身顶礼沙门的脚,请求供养沙门。

  沙门吃过他供养的饭,正准备离去,却被小孩拦住。只见他转身对父母说:

  「我要跟随这位沙门出家受持戒律,依法修行,如果父母不准我出家,我就绝食!」

  父母无奈,只好送他出家。沙门便给他剃发、披僧衣,他很努力地修持,很快证得不退转的境地,置身在佛法经藏的智慧海中,寻找解脱的自由之路去了。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挑战

海涛法师:挑战

  在一个国家里,全国上下无论男女老少,全都素行不良,无恶不作。佛陀知道这个情况,便要众弟子运用智慧教化众生,使他们弃恶从善。  佛陀问:「谁愿意到那个国家去渡化全国人民呢?」  目犍连对佛说:「...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5、辐轮王与诸人发愿得授记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5、辐轮王与诸人发愿得授记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大安法师:恕道从善语做起

大安法师:恕道从善语做起

  修行要“远离粗言”,粗言就是粗恶的语言,包括妄语、绮语、恶口、两舌四种口业。要远离粗言,不能去说,因为既害人又害己。  在身、口、意三业中,最容易犯的就是口业——口无遮拦嘛。因为我们都有这种烦...

妄语如秽器

妄语如秽器

  罗睺罗是佛教的第一个沙弥,出家时只有十五、六岁,因此对于佛陀所说的法,还不能完全领受。不过他性情温和、品性端正,唯一的缺点是喜欢说妄语作弄人,譬如佛陀明明不在,当有国王大臣信者来拜访的时候,罗睺罗...

不知布施与畸形

不知布施与畸形

  有位信徒向默仙禅师说道:“我的妻子悭贪吝啬,对于好事,一财不舍,你能慈悲到我家去,向我太太开示,行些善事好吗?”  默仙非常慈悲地答允。  当默仙到达信徒家时,信徒的妻子出来迎接,但一杯茶水都...

两世被判死刑蒙佛救度证圣

两世被判死刑蒙佛救度证圣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