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量要大,学弥勒佛,我们要有大智慧才能有大肚量

我们学佛要开心,做人要开心,因为我们还有明天。想一想,有多少人失去了明天,有多少人在医院里活不到明天。所以我们要有智慧,因为有智慧的人,他是不后悔的;因为有智慧的人,会在失去当中寻找解脱,在烦恼当中寻找般若智慧。短暂的人生是我们修心的道场,痛苦的人生是我们修心的方向。烦恼一生,留下了一辈子的遗憾,生不带来,死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执着一生,痛苦万分,学佛念经,时常感恩,忍辱精进,借假修真!

人的一生忙于奔波,很多人才到中年,满脸皱纹,满头白发,到了四十岁的男人,他有点晕了,他的爱情的歌也不会唱了;五十岁的男人有点累了,事业运气都走下坡路了;六十岁的男人有点老了,每天才知道要往回家跑了;七十岁的男人老变小了,说话声音听不见了;八十岁的男人爱掉眼泪了,才觉得时间被浪费了。

我们人在出生的时候,需求只是为了生活一点点的满足、能够生存而已,而人慢慢地为了生活,想得到更多人生的需求,这时候就是你愚痴的开始。我们做人不能想着我吃亏,你吃亏,一个人在人间吃不尽的亏,占不尽的便宜,你在这里吃亏了,就会在那里占便宜,所以心要平衡,心要想通,这就是佛法教我们的要拥有平等心。

我们做人要以德养身,就是要用道德来养自己的身体;以仁养物,就是用仁慈对待所有的事情;以道养天下万世,就是说人要懂得以道理、道德观念来做人间所有的天下事,你就会得到人间的幸福。所以,心智要苦,也就是说我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必须要懂得吃苦;意志要乐,自己的意志和自己的兴趣要学会快乐;气度要宏,做人什么事情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宏大,气量要大,学弥勒佛,我们要有大智慧才能有大肚量。我们讲话要谨慎,真正会做人的人,是一个尊重别人的人,口吐莲花,那就是语言布施,希望我们所有学佛人尽量说别人的好话,你才会得到别人的夸耀。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笃修净业临终预知,念佛往生之贞女典范

笃修净业临终预知,念佛往生之贞女典范

真如法性,生佛体同。迷悟攸分,凡圣迥别。欲复本有之心性,须断幻妄之惑业。欲断惑业,非严持净戒,力修定慧不可。戒定慧三,力极功纯,则妄惑彻底消灭,本心全体显现矣。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明本镜具,非从外来...

宣化上人:忏悔后,要永不再犯

宣化上人:忏悔后,要永不再犯

忏悔之后,要永远不再犯戒。 忏悔是给犯戒人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所谓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无,心忘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忏悔之后,要永远不再犯戒。如果屡忏屡犯,当做儿戏,那又有何用?不郑重其事...

人和人相处,需要多一点幽默

人和人相处,需要多一点幽默

人和人相处,需要多一点幽默感。幽默不是能言善道,幽默是风趣、机智。其实,古来的禅师没有一个不是幽默大师。禅,就是幽默;幽默,才有禅味。幽默是人际相处的润滑剂,是人间智慧的花朵,一句幽默的话语,妙用无...

南怀瑾揭秘财富的去向

南怀瑾揭秘财富的去向

人生的目标,有钱只为饮食男女吗?你们都知道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有一首诗,我改了一改,因为不是我有意改的,是它要改:世事循环望九州,前人财产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更有收人在...

宣化上人:佛为何胜魔

宣化上人:佛为何胜魔

佛没有嗔恨心,魔却有嗔恨心,不同之处就在于此。佛成佛是因为魔的帮助而成佛,因为佛在菩提树下,将要证道时,天魔生嗔恨心,派魔兵魔女来威胁来诱惑,可是佛不动心,用定力克服魔力,所以证得佛位,因此,佛是不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