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量要大,学弥勒佛,我们要有大智慧才能有大肚量

我们学佛要开心,做人要开心,因为我们还有明天。想一想,有多少人失去了明天,有多少人在医院里活不到明天。所以我们要有智慧,因为有智慧的人,他是不后悔的;因为有智慧的人,会在失去当中寻找解脱,在烦恼当中寻找般若智慧。短暂的人生是我们修心的道场,痛苦的人生是我们修心的方向。烦恼一生,留下了一辈子的遗憾,生不带来,死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执着一生,痛苦万分,学佛念经,时常感恩,忍辱精进,借假修真!

人的一生忙于奔波,很多人才到中年,满脸皱纹,满头白发,到了四十岁的男人,他有点晕了,他的爱情的歌也不会唱了;五十岁的男人有点累了,事业运气都走下坡路了;六十岁的男人有点老了,每天才知道要往回家跑了;七十岁的男人老变小了,说话声音听不见了;八十岁的男人爱掉眼泪了,才觉得时间被浪费了。

我们人在出生的时候,需求只是为了生活一点点的满足、能够生存而已,而人慢慢地为了生活,想得到更多人生的需求,这时候就是你愚痴的开始。我们做人不能想着我吃亏,你吃亏,一个人在人间吃不尽的亏,占不尽的便宜,你在这里吃亏了,就会在那里占便宜,所以心要平衡,心要想通,这就是佛法教我们的要拥有平等心。

我们做人要以德养身,就是要用道德来养自己的身体;以仁养物,就是用仁慈对待所有的事情;以道养天下万世,就是说人要懂得以道理、道德观念来做人间所有的天下事,你就会得到人间的幸福。所以,心智要苦,也就是说我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必须要懂得吃苦;意志要乐,自己的意志和自己的兴趣要学会快乐;气度要宏,做人什么事情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宏大,气量要大,学弥勒佛,我们要有大智慧才能有大肚量。我们讲话要谨慎,真正会做人的人,是一个尊重别人的人,口吐莲花,那就是语言布施,希望我们所有学佛人尽量说别人的好话,你才会得到别人的夸耀。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念佛人临命终时,该怎样面对病苦死亡

念佛人临命终时,该怎样面对病苦死亡

今天我们讲的是《临终切要》,《临终切要》呀,就是讲念佛人临命终的时候,所应该面对的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们怎样提起功夫来,怎样面对我们的死亡,包括助念啊这一些,包括临命终的时候什么瑞相现前,到底什么品...

杀业之结,唯食肉最为酷烈

杀业之结,唯食肉最为酷烈

原文: 旷观古今,治时少而乱时多,纵令大治,亦不过百数十年而已,其故何哉。良由宿世杀生食肉之业所结,现生自私自利之心所致也。 杀业之结,唯食肉最为酷烈。人之一生,不知杀几百千万生命。只图悦我口腹,何...

憨山大师论般若

憨山大师论般若

佛祖出世。说般若之法。教人修行。必以般若为本。般若梵语。华言智慧。以此智慧。乃吾人本有之佛性。又云自心。又云自性。此体本来无染。故曰清净。本来不昧。故曰光明。本来广大包容。故曰虚空。本来无妄。故曰一...

参禅会出现的三种习气障碍

参禅会出现的三种习气障碍

你在参的时候,过去的种种习气烦恼,就会在身心中翻出来。翻习气分三个部分。 一、心念上的强软魔头 第一个部分是你念头上的习气,最早翻出来,最后才彻底了断。心念上,比如说突然发起贪欲的心,突然发起嗔恨的...

靠自力到极乐世界去,东南西北怎么辨别

靠自力到极乐世界去,东南西北怎么辨别

如果靠自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第一是东南西北怎么辨别,第二,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地方,也有很多很好的地方,说不准会误认。 你看《文昌帝君阴骘文》,实际上在西周的时候,文昌帝君他就闻到了佛法,他的神识也往...

宾头卢颇罗堕尊者的故事

宾头卢颇罗堕尊者的故事

宾头卢,此云不动,名也。颇罗堕,此云利根,姓也。别译云宾度罗跋啰堕阇。《弥陀略解圆中钞》 这位尊者,宾头卢是他的名,意思是不动;颇罗堕是他的姓,意思是利根。他在僧团当中是受应末法供,福田第一。 宾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