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量要大,学弥勒佛,我们要有大智慧才能有大肚量

我们学佛要开心,做人要开心,因为我们还有明天。想一想,有多少人失去了明天,有多少人在医院里活不到明天。所以我们要有智慧,因为有智慧的人,他是不后悔的;因为有智慧的人,会在失去当中寻找解脱,在烦恼当中寻找般若智慧。短暂的人生是我们修心的道场,痛苦的人生是我们修心的方向。烦恼一生,留下了一辈子的遗憾,生不带来,死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执着一生,痛苦万分,学佛念经,时常感恩,忍辱精进,借假修真!

人的一生忙于奔波,很多人才到中年,满脸皱纹,满头白发,到了四十岁的男人,他有点晕了,他的爱情的歌也不会唱了;五十岁的男人有点累了,事业运气都走下坡路了;六十岁的男人有点老了,每天才知道要往回家跑了;七十岁的男人老变小了,说话声音听不见了;八十岁的男人爱掉眼泪了,才觉得时间被浪费了。

我们人在出生的时候,需求只是为了生活一点点的满足、能够生存而已,而人慢慢地为了生活,想得到更多人生的需求,这时候就是你愚痴的开始。我们做人不能想着我吃亏,你吃亏,一个人在人间吃不尽的亏,占不尽的便宜,你在这里吃亏了,就会在那里占便宜,所以心要平衡,心要想通,这就是佛法教我们的要拥有平等心。

我们做人要以德养身,就是要用道德来养自己的身体;以仁养物,就是用仁慈对待所有的事情;以道养天下万世,就是说人要懂得以道理、道德观念来做人间所有的天下事,你就会得到人间的幸福。所以,心智要苦,也就是说我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必须要懂得吃苦;意志要乐,自己的意志和自己的兴趣要学会快乐;气度要宏,做人什么事情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宏大,气量要大,学弥勒佛,我们要有大智慧才能有大肚量。我们讲话要谨慎,真正会做人的人,是一个尊重别人的人,口吐莲花,那就是语言布施,希望我们所有学佛人尽量说别人的好话,你才会得到别人的夸耀。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古杭云栖莲池大师塔铭》略释

《古杭云栖莲池大师塔铭》略释

一、发出离心,断爱出家 居常太息曰:人命过隙耳,浮生几何。吾三十不售,定超然长往矣,何终身事龌龊哉。前妇张氏,生一子,殇。顷妇亦亡。即不欲娶。母强之,议婚汤氏。汤贫,女斋蔬。比有富者,欲得师为佳婿,...

五种因缘加持往生者不退转

五种因缘加持往生者不退转

有人就问,我们都是业力凡夫,具足见惑思惑了,常常起现行,那么怎么能说到了极乐世界就能得到不退转呢?意思就是说有烦恼的众生他一定会退转哪? 这里还是要分辨,从业力凡夫众生的这个立场来说,他肯定会退转,...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彻悟,即是洞见自心。他曾赞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此后,佛说法四十九年,大小...

海涛法师:避免这三十二种不清净的布施

海涛法师:避免这三十二种不清净的布施

《毘耶娑问经》记载佛为毘耶娑仙人说有三十三种不清净(染垢)布施,佛弟子也应该了知、避免: 一、以歪曲的心理、颠倒的见解、无纯净发心施众生财物,这不是佛教的布施。例如有人虽做了好事,但挟带了功利性的不清...

一饮一啄来之不易,从点滴处节俭惜福

一饮一啄来之不易,从点滴处节俭惜福

我们一定要爱惜五谷粮食,不能浪费,浪费粮食就是暴殄天物,是最损福报的。即便你是亿万富翁,也没有资格去浪费粮食。 对于这一点,我们国人尤其要注意。也许是好客,也许是为面子,有些人一请客就点很多很多菜,...

正净法师: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十五)

正净法师: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十五)

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十五) 【又问。方山论谓他方净土。是权非实。准念所论。如何会通。答。教分四土。一常寂光土。果佛所居。二实报土。法身大士所居。三有余土。二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