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弥勒菩萨是欢喜佛

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我们中国人称他叫欢喜佛。这是个传奇人物,但是《高僧传》上有他的传记,传记裡不知道他的姓名,没人知道,哪裡人也不知道,出现在浙江奉化。他居住的地方是雪窦寺,这个寺庙现在是弥勒菩萨的道场,他在那边住过。胖乎乎的、笑眯眯的,每天到外面去化缘,不管人家给什么东西,都往布袋上放在裡面。有一次在路上,遇到几个人向他老人家请教,什么是佛法?他把布袋往地上一放,两个手垂下来,做出这么一个姿势,一句话也不说。人家看了一看,这是放下,放下之后怎么办?他把布袋背上就走了,理也不理人。他真的答覆了,真的讲清楚了,什么是佛法?放下是佛法。你看看,我们在大乘教裡,放下执着就证阿罗汉,放下分别就是菩萨,放下起心动念你就成佛,自始至终就是教你放下,放到什么都没有了,连放下也放下,你成佛了。

成佛之后怎么样?提得起,放得下,提得起。提起来什么?提起来是普度众生。这个「度」用现在话来说就是帮助,帮忙、协助,众生有苦难,你得帮他,众生在迷惑没有觉悟,你得帮助他觉悟。用什么方法?讲经教学。你看释迦牟尼佛用的方法,我们都看到了,身行、言教,他所说的他真做到。身行言教,讲经说法,释迦牟尼佛一生就干这么一桩事情。叁十岁开悟,开悟就开始教学,七十九岁圆寂,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他所说的他全做到了,没有一样不做到。他教我们的,像启蒙,《十善业道》,他做到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真做到了,做得乾乾净净;叁皈,放下迷邪染,依靠觉正净,这是叁皈,他做到了;五戒他做到了;经教裡面教我们放下执着,他做到了,放下分别他也做到,放下起心动念他做到了。然后告诉你,只要你真正肯放下,无量的智慧是你自性裡头本有的,无量的功德、无量的相好都是自性本来具足。《华严经》上世尊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真的不是假的。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日常生活的发心与行道

日常生活的发心与行道

我们一般人学佛,目的是什么?图现前的利益,怎么样能满足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欲望.现在经常听到的就是如何发财,买什么股票能涨,买奖劵能中奖,当自己有了痛苦厄难,才想起念念经,拜拜佛希望苦难消除,如果他所要...

二六时中该怎么念佛

二六时中该怎么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

宣化上人:沙门的意思

宣化上人:沙门的意思

沙门有四种: (一)圣道沙门。佛可以称为圣道沙门,菩萨也可以称为圣道沙门。 (二)说道沙门。是以讲经说法为生──以说法作他的生活,这是大德高僧,证果的阿罗汉。 (三)活道沙门。这是以道自活,就是修道的...

什么是菩萨

什么是菩萨

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它的意思,菩提早觉,萨埵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物,那也就是动物。萨埵是觉悟的有情,并且也能觉悟一切众生的痛苦,同情一切众...

宏海法师:宗教不宜混滥论

宏海法师:宗教不宜混滥论

(第一讲) 各位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同修们,大家晚上吉祥。因缘非常殊胜,今天又跟大家一起来学修,特别是今天的缘起是我们要讲一部,内容与净土貌似没有多少关系,可是最后导归净土的这种发心非常的急切,这样的...

净空法师:这是地藏菩萨高明之处,度了你你还不知

净空法师:这是地藏菩萨高明之处,度了你你还不知

【是时阎罗天子。瞻礼世尊。及回视地藏菩萨。】这也是礼节。地藏是他的老师,今天在世尊这里提出问题,请教世尊,还要看看老师,这是对老师表示敬意。【而白佛言。世尊。我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