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拜弥勒,欢欢喜​喜过大年!

弥勒菩萨是大乘菩萨之典型代表,是继释迦牟尼佛之后的贤劫第五尊佛,现在兜率天说法,将在距今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下生人间成佛,故称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弥勒是姓,译曰慈氏,因修慈心三昧而得,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指弥勒菩萨以大慈度众生,无人能超胜于他。

正月初一拜弥勒 欢欢喜喜过大年

农历正月初一,是众所周知的弥勒菩萨的圣诞日。佛教将这个特殊的日子作为菩萨生日意义巨大,是为祈愿弥勒菩萨早日下生到此世界,成佛度化众生,把欢喜带给人间。

弥勒菩萨慈颜常笑,大肚能容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佛教寺院也将弥勒菩萨置于第一殿堂中,这是因为弥勒菩萨具有慈悲、忍辱、宽容与乐观等象征意义,可以让参礼的人从弥勒菩萨这些品格中得到启迪。

弥勒故事:上生兜率天

《弥勒上生经》,全名为《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此经内容主要在叙述弥勒菩萨命终往生兜率天、在兜率内院说法的情景、兜率天宫的殊胜、以及往生兜率天的修行十善念佛等方法,并以此念佛功德可超越九十六亿劫生死之罪。

弥勒故事:下生成佛记

《弥勒下生经》,全名《观弥勒菩萨下生经》。此经内容主要描述弥勒下生时,人间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弥勒佛在龙华三会中说法渡众的盛况。

弥勒净土:兜率天宫内院

兜率天,中文译为知足天,此天为弥勒菩萨所居净土,有五百亿宫殿,弥勒菩萨处善法堂大摩尼殿中,讲瑜伽唯识。此天天人身高四由旬,寿命四千岁,人间四百年为此天一昼夜,若以人间岁数计算,等于五十七亿六百万年。

在释迦牟尼佛佛法入灭后,即当未来人类寿命八万岁时,弥勒菩萨为了令众生欢喜,与众生广结善缘,将从兜率天下降人间,在龙华树下悟道继承佛位,三转法轮,度脱无量众生。

弥勒化身: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人称“大肚弥勒佛”。

布袋和尚身检矮胖,挺着奇大的肚子,用竹杖挑着大布袋游戏人间,到处行乞,化得东西就放入布袋,饿了就吃,吃饱就睡。

天要下雨就穿草鞋,天要干旱他则穿木屐。人们只要看他的穿着就可知道天气,看来他有预测气象的神通。因其常背布袋周游而得名“布袋和尚”。

他除了能预报天气,对人祸福预言也非常灵验,常对人歌曰;“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注义。”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兴趣。

他圆寂时是在奉化岳林寺东廊,端坐在一块磐石上念偈云:“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逝去。

他圆寂后人们根据他的这首偈才知道他就是弥勒佛的化身。于是将他的肉身安葬在岳林寺西二里的地方,名为“弥勒庵”。

这样,应等到佛祖灭度后56.7亿年才能从兜率宫下生人间的弥勒菩萨在五代后梁时借布袋和尚之身提前到人间来游戏了一番,于公元916年又回到天上去了。

弥勒一旦化身大肚和尚以后,便迅速走入了千家万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相关了;他的形象成了人们警策世事、讽喻人生,同时宣扬佛法;劝戒行善的象征。南京多宝寺有一题大肚弥勒的对联: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己何所不容?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梦参老和尚《为什么要学习占察善恶业报经》

梦参老和尚《为什么要学习占察善恶业报经》

历史的因缘 诸位菩萨,祝大家吉祥如意,身心健康。 现在先跟大家说一说,为什么要学《占察善恶业报经》这一部经呢? 先讲讲历史的因缘,这部经翻译到中国来,没人学。从隋朝时候翻译的,一直到明朝的蕅益大师,他...

星云大师《真正富有的人》

星云大师《真正富有的人》

人人都希望自己是个富有的人,但是富有并不一定是很有钱。有的人钱财很多,房屋田产很多,但是没有道德、智能,这并不算是富有的人。怎么样才是真正富有的人呢? 一、外财与内财俱有:我们有心外的财富,也要有心内...

印光大师关于《金刚经》的开示

印光大师关于《金刚经》的开示

金刚经者,即有谈空,不堕空边。即空论有,不堕有边。空有两泯,真俗不二。生佛一致,事理圆融。行起解绝,直趣觉海。一切菩萨,依此而修因。三世诸佛,依此而证果。乃如来一代时教之纲要,实菩萨上宏下化之准绳。...

婚外情最好的解决办法

婚外情最好的解决办法

现代社会开放,男女平时有很多交往、接触的机会,因此发生婚外情的频率相对增加。请问大师,如果丈夫有了婚外情,应该如何处理? 人,是由情爱而生的;情爱助长了人生,也困扰了人生。尤其婚外情,造成多少家庭的...

圣安法师与虚云老和尚朝山奇事

圣安法师与虚云老和尚朝山奇事

那年从峨眉山跟随虚云老和尚时我十五岁,一心想跟他老人家学点东西。老和尚待我就象疼自己的孩子一样。无论走到哪儿,吃东西的时候总是先让我吃,让我穿暖和点,可他却总是穿那一件衲子。跟随虚云老和尚去五台山的...

贪嗔痴放不下,八苦离不开的

贪嗔痴放不下,八苦离不开的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于众生的事不作,不利于众生的话不说,一切伤害别人的思想不想。清净三业多作对众生有益的事。自心若不贪恋执着,烦恼就会轻一点! 你现行的烦恼哪一样重,就用佛教导的对治方法把它降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