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2)

◎ 印海 著
 
上生兜率与人间净土

上生兜率净土即求生兜率,亲近弥勒菩萨,听法除疑,将来随弥勒菩萨下生人间,授记作佛。所以上生兜率并非追求天国享受。因求生天国与往生净土的目的迥异,求生天国只求寿命延长福乐自在,像外道求“永生”;或生长寿天等。事实上天福享尽,还是堕落恶趣的,《成佛之道》中说:“求天不生天,愿生佛陀前”,便是此意。上生内院为求生兜率净土,亲近弥勒,最后目的是随弥勒下生人间成佛,净化身心,实现人间净土。一般信仰净土法门的人多重于往生或上生,乃至把佛净土发展为天国乐园,与外道之永生思想混淆不清,而忽视下生实现人间净土的理想,故为重视现实者以为是悲观的、厌世的、消极的。因为这和现实人生脱节的天国思想,不合乎大乘入世救世之精神。吾人求生兜率净土,亲近弥勒只是一大方便,最后目的是希望人间净土能早日实现,以期身心净化、人间净化之同时完成。弥勒人间净土本出于《阿含经》中,上生与下生本来同等注重,不可偏废,但法久弊生,造成重视上生而忽视下生。因此上生后不忘下生,才是符合于大乘佛法自利利他的悲愿。

释经题及译者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本经题是以“人”、“处”得名。人是指弥勒菩萨,处是指兜率陀天。“佛说”二字是说经之主,即释迦牟尼佛。本经是佛对弟子优波离尊者说,其中也有互相问答,参加法会者有四部八众。

“观”,是观察、了解,是约能观之智说,所观之境即弥勒上生。以此观智观察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之依、正两种清净庄严。

“弥勒”是菩萨的姓,梵语弥勒,正译音为梅怛利耶(Maitreya),华言慈氏,号阿逸多。因菩萨多劫以来修慈心三昧,如偈说:“弥勒菩萨法王子,从初发心不食肉”。以慈心教化众生,所以又称慈氏菩萨。本经说:弥勒菩萨出生于波罗奈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初出生时,便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相好。有一天其父邀请相师为菩萨相命,相师想知道菩萨出生时瑞相,其父说:“其母性格向不调柔,自怀子后,存心仁慈。”相师说:“因受菩萨影响有此现象,所以取名慈氏”。有一次,阿难曾问佛,弥勒为何名慈氏?佛即叙说慈氏过去本生因缘:无量劫前,南赡部洲有一大国王,名达磨流枝,译云法爱。当时,有佛号曰弗沙,时有一比丘入慈心三昧,身相安静,放光照耀。王即询问此僧修何定而有此种瑞相?比丘说:“入慈心定”。国王心生欢喜,发愿修习,生生世世不断修习。法爱王,即今弥勒是,从初发心,常号慈氏。因弥勒本性仁慈,又常习慈心三昧,所以号慈氏。

弥勒为释尊弟子,并为授记,将来于增劫后,于此土成佛,龙华树下,三会说法,广度众生。为一生补处大菩萨。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菩即菩提,此云智慧,因能发菩提心,上求佛智,萨即萨埵,此云有情,有下化众生之意,具此二大理念,修集福慧之大心众生,都可称为菩萨。此处专指弥勒菩萨说。弥勒灭度后,距离成佛之时尚远,此一生补处菩萨必有修习度生之处所。佛经说:一生补处菩萨,未成佛前多住欲界第四天兜率陀天,此天,天人均能受乐知足,不著五欲,故又称知足天,此天有一特别化区名为兜率内院,有善法堂,清净庄严,为补处菩萨一生不退转说法之处所。弥勒菩萨灭后,即上生此处。上生或称往生,即由下界而上升天界之意。以上所说为本经之别题。

经是道路、方法。从凡入圣也有种种方法,小乘有八正道,大乘有六度波罗蜜等,依此方法而行,自可超越凡情而入圣道,此道路是具有永久性、普遍性,人人依此修行,人人均可成佛。故经是圣贤所修道之方法。佛法中有经、律、论三藏,经是佛说,律是为弟子们所制定生活上之道德规律,论是弟子们阐说经藏中深义微言。经是通于一切经,故称此为通题。

本经译者是南北朝时代刘宋之西域居士,诅渠京声所翻译。佛经用印度文书写,若无人译成中文,吾人根本无法了解,必需熟稔印度文,且通达佛法及中文的人,才能胜任此一艰巨工作。译经者有法师,也有居士,本经由居士译成,流通后世,使大法东来,利益群生,开人天眼目,实在功德难量!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的养生之道

星云大师的养生之道

星云大师今年已经91岁高龄了,可很多人并不知道,他在51年前就是一个糖尿病患者,一直疾病缠身。 我50年前患糖尿病,医生说我活不到80岁,但如今我已年近九十,而且还要继续活下去! 我现在走十步二十步...

净空法师:莲花不是阿弥陀佛自己种的,是我们自己

净空法师:莲花不是阿弥陀佛自己种的,是我们自己

这个莲跟台是自己功夫变现出来的,这个与阿弥陀佛没有关系。你到临终的时候,经上讲的很清楚,十方世界众生发一个愿心想求生西方世界,阿弥陀佛七宝池中就长一朵莲花,莲花上...

袈裟的殊胜功德

袈裟的殊胜功德

1、袈裟功德殊胜,凡有袈裟所在,一切天龙善神悉予守护,使此安宁。佛曾告阿难:「过去诸佛着如是衣,得成佛道;未来诸佛亦当着如是衣,得成佛道。如我今日以刀割截,成沙门衣,不为怨贼所劫,此是解脱服、福田之...

星云大师《禅堂的生活与清规》

星云大师《禅堂的生活与清规》

各位贵宾、各位护法信徒: 禅堂是供给禅者参禅打坐的场所,对外一向是不开放的,故一般人对禅堂都有一股神秘感。 禅堂的建筑通常长有六丈至十丈、宽四丈至八丈不等,不过依参禅人数的多寡(有时多至四百人)而有大...

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古云:学道犹如守禁城,紧把城头战一场。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是黄檗禅师说的,前后四句,有二种意义。 前两句譬喻,说我们用功的人,把守这句话头,犹如守禁城一样,任何人不得出入,这是保守得非...

只要你发愿生极乐世界就一定能生

只要你发愿生极乐世界就一定能生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说到这里,佛就又跟舍利弗说;跟舍利弗说也就是跟我们娑婆世界里的众生说了,说能够听到极乐世界这么大的功德,你们应当发愿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