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2)

◎ 印海 著
 
上生兜率与人间净土

上生兜率净土即求生兜率,亲近弥勒菩萨,听法除疑,将来随弥勒菩萨下生人间,授记作佛。所以上生兜率并非追求天国享受。因求生天国与往生净土的目的迥异,求生天国只求寿命延长福乐自在,像外道求“永生”;或生长寿天等。事实上天福享尽,还是堕落恶趣的,《成佛之道》中说:“求天不生天,愿生佛陀前”,便是此意。上生内院为求生兜率净土,亲近弥勒,最后目的是随弥勒下生人间成佛,净化身心,实现人间净土。一般信仰净土法门的人多重于往生或上生,乃至把佛净土发展为天国乐园,与外道之永生思想混淆不清,而忽视下生实现人间净土的理想,故为重视现实者以为是悲观的、厌世的、消极的。因为这和现实人生脱节的天国思想,不合乎大乘入世救世之精神。吾人求生兜率净土,亲近弥勒只是一大方便,最后目的是希望人间净土能早日实现,以期身心净化、人间净化之同时完成。弥勒人间净土本出于《阿含经》中,上生与下生本来同等注重,不可偏废,但法久弊生,造成重视上生而忽视下生。因此上生后不忘下生,才是符合于大乘佛法自利利他的悲愿。

释经题及译者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本经题是以“人”、“处”得名。人是指弥勒菩萨,处是指兜率陀天。“佛说”二字是说经之主,即释迦牟尼佛。本经是佛对弟子优波离尊者说,其中也有互相问答,参加法会者有四部八众。

“观”,是观察、了解,是约能观之智说,所观之境即弥勒上生。以此观智观察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之依、正两种清净庄严。

“弥勒”是菩萨的姓,梵语弥勒,正译音为梅怛利耶(Maitreya),华言慈氏,号阿逸多。因菩萨多劫以来修慈心三昧,如偈说:“弥勒菩萨法王子,从初发心不食肉”。以慈心教化众生,所以又称慈氏菩萨。本经说:弥勒菩萨出生于波罗奈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初出生时,便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相好。有一天其父邀请相师为菩萨相命,相师想知道菩萨出生时瑞相,其父说:“其母性格向不调柔,自怀子后,存心仁慈。”相师说:“因受菩萨影响有此现象,所以取名慈氏”。有一次,阿难曾问佛,弥勒为何名慈氏?佛即叙说慈氏过去本生因缘:无量劫前,南赡部洲有一大国王,名达磨流枝,译云法爱。当时,有佛号曰弗沙,时有一比丘入慈心三昧,身相安静,放光照耀。王即询问此僧修何定而有此种瑞相?比丘说:“入慈心定”。国王心生欢喜,发愿修习,生生世世不断修习。法爱王,即今弥勒是,从初发心,常号慈氏。因弥勒本性仁慈,又常习慈心三昧,所以号慈氏。

弥勒为释尊弟子,并为授记,将来于增劫后,于此土成佛,龙华树下,三会说法,广度众生。为一生补处大菩萨。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菩即菩提,此云智慧,因能发菩提心,上求佛智,萨即萨埵,此云有情,有下化众生之意,具此二大理念,修集福慧之大心众生,都可称为菩萨。此处专指弥勒菩萨说。弥勒灭度后,距离成佛之时尚远,此一生补处菩萨必有修习度生之处所。佛经说:一生补处菩萨,未成佛前多住欲界第四天兜率陀天,此天,天人均能受乐知足,不著五欲,故又称知足天,此天有一特别化区名为兜率内院,有善法堂,清净庄严,为补处菩萨一生不退转说法之处所。弥勒菩萨灭后,即上生此处。上生或称往生,即由下界而上升天界之意。以上所说为本经之别题。

经是道路、方法。从凡入圣也有种种方法,小乘有八正道,大乘有六度波罗蜜等,依此方法而行,自可超越凡情而入圣道,此道路是具有永久性、普遍性,人人依此修行,人人均可成佛。故经是圣贤所修道之方法。佛法中有经、律、论三藏,经是佛说,律是为弟子们所制定生活上之道德规律,论是弟子们阐说经藏中深义微言。经是通于一切经,故称此为通题。

本经译者是南北朝时代刘宋之西域居士,诅渠京声所翻译。佛经用印度文书写,若无人译成中文,吾人根本无法了解,必需熟稔印度文,且通达佛法及中文的人,才能胜任此一艰巨工作。译经者有法师,也有居士,本经由居士译成,流通后世,使大法东来,利益群生,开人天眼目,实在功德难量!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妙莲老和尚《出世间名利》

妙莲老和尚《出世间名利》

我们佛弟子要不要名利呢?当然要!不过世俗人是求世间的名利,我们是求出世间度生的名利。我们为了要度众生,如果没有名利,众生不喜欢你、不理你,你怎么同众生打成一片?自身的名利不好,想度众生也不容易喔! 那...

宣化上人:邪师的六种印证

宣化上人:邪师的六种印证

在南洋一带,邪术盛行。诸如鬼魅咒诅、夜叉罗刹、蛇蝎蜈蚣、恶龙喷毒等到处为患。同时扶鸾,降坛显灵,乩童等甚为普遍。此等妖怪,喜夺人精气,或以癫痫怪疾等加害无辜,使人心惊胆丧,神智消灭,而终陷入魔网,为其...

法忍法师:观音是「男」还是「女」?

法忍法师:观音是「男」还是「女」?

观音是「男」还是「女」? 第327期明觉 文:法忍法师 据说观世音菩萨的信仰,是约於西元二世纪,随著佛教在中国发展而开始。根据佛经记载,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应...

「施食」就像家里关着门做慈善

「施食」就像家里关着门做慈善

你提到的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有问到,其实施食的前提就是大悲心。 施食,这个法门是由观音菩萨发起的,跟阿难尊者配合,虽是启教阿难尊者,其实还是观音菩萨的大悲,所以大悲心很重要。 因为观音菩萨了解、了知到...

金光明沙、咒轮、往生被超度亡人的方法

金光明沙、咒轮、往生被超度亡人的方法

金光明沙 金光明沙系根据密部,持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所加持之土沙。目的即在利益亡者。透过咒力、愿力及心力三者相结合,转变被加持者之心念,助其安度生死大关。使用分量,每次约一指甲之量即可,以其所重...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四、中道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四、中道

壹中道的意义 佛世时,有一位比丘,名二十亿耳,出家前是一名琴师。随佛出家后,急于证果,日夜不懈的精进修行,结果不但久久没有开悟,反而把身心弄得疲惫不堪,因此生起了退转心。佛陀知道后,就晓喻他说:譬如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