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千年的《开经偈》

由于武则天是虔诚的佛教徒,她对于华严经非常地爱好,初阅《华严经》时,因体会佛法的高妙稀有,非常欢喜,故有感而发,给这个大经题了一首开经偈,这就是我们现在念的《开经偈》。这首偈语可以说是充分地表达了轮回迷途的众生有幸见闻佛法时的欢喜。数百年来虽有许多人曾经试图修改其中的文字,但都不比原作,可见这首诗偈之精妙。颂流传至今,并成为众多修行人颂经之前必不可少的发愿文。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开经偈

【注释】:

“无上甚深微妙法”

这是赞扬佛法的教理无上甚深,无上就是指世间没有一种学问可以超越佛教的义理。没有甚么可以比得上或高得上那么深奥不可测及微妙不可思议的佛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世舍了人身,来生是否还能再来做人那就难保了。一切要看我们现在所造的是什么业,万一造了恶业,很容易就进入畜生、饿鬼、地狱道,根本没有机会闻修佛法,得道解脱。

“我今见闻得受持”

既然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从现在开始要好好地追求与研究佛法,依照佛的教法来奉行与修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学佛者受持佛法的唯一心愿,就是希望能彻底了解如来的真实教理,信、解、行、证,趣入佛所教导真实不虚的意义。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净土法门,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

净土法门,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

念佛求生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普被三根,等摄凡圣。上之则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则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有教无类,生正信者,咸得实益。即生了办,具烦惑者,亦预圣流。犹大海之普纳...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1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1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21) ◎ 印海 著  烦恼很多,最重要,具有力的是贪欲、瞋恚、愚痴三毒,此三烦恼为一切烦恼根本。吾人修十善业,身三、口四,...

慧律法师《律己与宽人》

慧律法师《律己与宽人》

修行人要让众生有解释的机会忏悔的余地,不要咄咄逼人。就像如果一位出家人犯了戒律,或在家居士过去曾造了很多杀业,甚至毁谤三宝,学佛的人都应以慈悲关怀的心来原谅及开导他。 所有罪业中最严重的莫过于「毁谤三...

尊师重道方能获法益

尊师重道方能获法益

真信佛法之人,见一切僧,尚行礼敬,况于最初对所皈依之人乎。若亲身皈依,须磕数十头,跪一点多钟。即方便说,不升座,亦须磕十余头。然观汝书,语颇虔诚,且为原谅。而复为汝说明者,非求汝恭敬也,欲汝知佛法尊...

倓虚大师:《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

倓虚大师:《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

湛山倓虚大师着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随闻记序大矣故。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也。此品经。即唐贞元十二年。般若叁藏法师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十卷...

【推荐】五种对治烦恼的观照方法

【推荐】五种对治烦恼的观照方法

人,往往只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因此产生烦恼。假如我们懂得观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自我健全,修持五停心,就能对治烦恼了。以下介绍五种对治烦恼的观照方法: 一、以不净观对治贪欲: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