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慈法师:不读诵《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

不读诵华严经 不知佛家之富贵

明末四大高僧憨山大师说:“不读诵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在开始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因为读华严宗的研究生,才渐渐地有所知解。华严经在印度的出现,本身就充满了传奇的色彩。这已是在佛去世之后,七百年后的事情了。当时龙树菩萨去世,从龙宫之中,得到华严经。这样才有今天的三种华严经的住世。按照经中相传,我们所看到的仅是上中下三本中的下本,上中两本不传人间,可见华严经一开始出现,就充满了传奇色彩和神秘感。

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在佛教界广为传诵。因为他为佛教界的青年树立了一个好学上进,求法若渴的学习榜样。他寻访参学,百城烟水,为了佛法,学无常师。也就是以法为师,为法是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净行品》都是在佛教徒中广为流传的经文。

华严经的华藏世界海,呈现在世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重重无尽,如因陀罗网境界。如经上云:“坐微尘内转大*轮,如一毫端现宝王刹。”在华严经看来,地球是宇宙的尘埃。世界重重无尽,做人要圆融无碍,因此在四法界当中,最能体现,最能代表华严宗思想,就是事事无碍法界。

中国华严宗的建立,是在唐代女皇武则天统治下,直接扶持起来的宗派。而且八十华严和四十华严的翻译,都离不开武则这位女皇。华严宗第三祖贤首法藏大师,在他一生弘扬华严宗的同时,宣讲华严经达到三十多遍之多。相传还出现大地六种震动等不可思议的感应。华严宗的二祖云华智俨大师著有《华严经探玄记》五卷。三祖法藏大师著有《华严经疏》六十卷。四祖清凉澄观大师著有《华严经疏抄》长达一百二十卷。可见华严宗对于华严经的关注和重视。

值得关注的是华严宗的初祖杜顺大师著有《华严法界观门》,另有《华严一乘十玄门》都是了解华严经的重要著述。华严五祖是华严宗的五大功臣,可以这么讲,如果没有华严五祖,就不可能有华严宗。由此可见中国的高僧,为中国的佛教事业,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为法忘躯,弘法利生,献身于佛教大业,这种护教的精神,是值得我们今天四众弟子学习的楷模和表率。

高僧传中记载:唐太宗问隐士孙思邈:‘佛经以何经为大?’孙曰:‘华严经为诸佛所尊大。’帝曰:‘近玄奘三藏,译大般若经六百卷,何不为大,而六十卷华严经独得大乎?’孙曰:‘华严法界,具一切门,于一门中,可演出大千经卷,般若经乃华严宗一门耳。’太宗乃悟,乃受持华严。又莲池大师也说:‘华严见无量门,诸大乘经,犹华严无量门中之一门耳,华严、天王也,诸大乘经、候封也,诸小乘经,侯封之附庸也。’而憨山大师说:‘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

2005.07.31正慈写于东方山师子楼

(转载)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一功德

学佛为成佛,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力决定往生净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淫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慧律法师《减少烦恼的两个原则》

慧律法师《减少烦恼的两个原则》

第一:你一定要宽恕众生。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伤害别人、毁谤别人、批评别人的时间,超过于冷静下来了解自己。我们每天眼睛一张开,都在看别人的错误,一张嘴巴,都在讲别人的过错。人永远是烦恼的动物,从早到...

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

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

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其源由于爱之不得其道,或偏与钱财,或偏令穿好衣服,钱随彼用,则必至妄吃致病。若为彼存以生息,余不得者,于父母生嫌心,于所偏得兄弟姊妹生忌心,皆非所以教孝教悌之道。 若女有钱,...

海涛法师《问题解答》

海涛法师《问题解答》

皈依必须发起大心,看见自己跟众生的苦,发起利益众生的心。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也曾经堕入地狱,堕入畜生道,跟我们一样都曾经在六道轮回,但他为了众生而修行,奉献,牺牲,最后成佛。因此,我们对佛必须有绝对的信心...

学佛感悟词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6

学佛感悟词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6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68:出黑绳地狱生人天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菩提萨摩诃,本师即佛陀。巧施天人福,助出黑绳狱。改过自新依大...

海涛法师《修行随笔》

海涛法师《修行随笔》

一 1.要我们着手去训练和净化心灵,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2.除了我们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人可以替我们修行。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去实践,每一刻都保持觉醒,对于当下的状况,要全面觉醒。 3.修行一点都不神秘,它...

星云大师《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

肉食普遍被认为是富裕生活的食物,因此,生活贫困的地区,往往逢年过节时才能吃到肉。但是时代走到今日,社会发展迅速,天天如同过年,于是有越来越多人在饮食上,不再以饱足为目的,更多时候是以自然、健康、营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