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这富贵到

佛家有言: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富贵的《华严》”。

读《楞严经》,能够帮助人开悟;

读《法华经》,能够帮助人成佛;

而读《华严经》,能够帮助人富贵吗?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华严经》的出现,充满传奇色彩。在佛去世之后七百年,龙树菩萨从龙宫中读到《华严经》。龙宫中的《华严经》,有上、中、下三种版本。龙树菩萨将下本,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八十卷本带到人间。

▲龙树菩萨

说到《华严经》,人们比较熟悉的,有“普贤行愿品”、“净行品”以及介绍“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入法界品”。

《华严经》的世界观是“华藏世界海”。对于娑婆世界的我们来说,我们所需要认知的世界,是重重无尽的。诸佛菩萨充满整个世界,他们如经上所说,能够“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内转大法轮”。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在华藏世界海中,不过是一粒尘埃。然而,就是在这尘埃般细小的地球上,我们能够见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华严经》所开许的境界是“一真法界”、“圆融无碍”。《华严经》讲,我们这个世界无所谓缺陷,即使有缺陷也是美的,这个世界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万法自如,处处成佛,时时成道。世界重重无尽,具体到现实的人生,则是圆融无碍的。如经中所说,“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高僧传》载:“唐太宗问隐士孙思邈:‘佛经以何经为大?’孙曰:‘华严经为诸佛所尊大。’帝曰:‘近玄奘三藏,译大般若经六百卷,何不为大,而六十卷华严经独得大乎?’孙曰:‘华严法界,具一切门,于一门中,可演出大千经卷,般若经乃华严宗一门耳。’太宗乃悟,乃受持华严。”

明代四大名僧之一的莲池大师说:“华严见无量门,诸大乘经,犹华严无量门中之一门耳,华严、天王也,诸大乘经、候封也,诸小乘经,侯封之附庸也。”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说:“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

华严的富贵,是怎样的富贵呢?如果现在把这个八十卷《华严经》变成一堆黄金,你说是这堆黄金贵,还是华严经的一个字贵?

读了《华严经》,如果能够体会到一个字无穷无尽的无量义,那么我们就能体会《华严经》里出现最多的一句话:“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华严经》是释迦佛初成佛道后宣说的。释迦佛成佛道时说:“奇哉!奇哉!奇哉!一切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华严经》说的就是佛眼中的一切众生自性皆与佛同,从凡到圣,实相的状态皆是光明,皆是宝藏,皆是清净涅槃。

说“华严富贵”,主要是说人能够了解自己的心如同佛的心,是福慧两足的心。

曾有学者比喻“《华严经》是智慧金矿”。愿每位有缘都能够去读一读《华严经》,挖掘一下自己的生命金矿。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过程中,遍访名师,名师之中有各种人,他都前往参访,学习其特长,各取所长。在参访弥勒菩萨时,他礼拜弥勒菩萨,要求入法界,弥勒菩萨把指一弹,楼阁门打开了,善财童子进入楼阁,顶礼十方,十方即现佛菩萨。在这个时候,善财童子进入了法界,即身证入法界。

弥勒菩萨向善财童子开示“如何是菩提心”。我抄出些经句,有缘者可一同体会。

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良田。能长众生白净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犹如净水。能洗一切烦恼垢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风。普于世间无所碍故。

菩提心者犹如盛火。能烧一切诸见薪故。

菩提心者犹如净日。普照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犹如盛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

菩提心者犹如明灯。能放种种法光明故。

菩提心者犹如净目。普见一切安危处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道。普令得入大智城故。

菩提心者犹如正济。令其得离诸邪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车。普能运载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门户。开示一切菩萨行故。

菩提心者犹如宫殿。安住修习三昧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园苑。于中游戏受法乐故。

菩提心者犹如舍宅。安隐一切诸众生故。

菩提心者则为所归。利益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则为所依。诸菩萨行所依处故。

菩提心者犹如慈父。训导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慈母。生长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乳母。养育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善友。成益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君主。胜出一切二乘人故。

菩提心者犹如帝王。一切愿中得自在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海。一切功德悉入中故。

菩提心者如须弥山。于诸众生心平等故。

菩提心者如铁围山。摄持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犹如雪山。长养一切智慧药故。

菩提心者犹如香山。出生一切功德香故。

菩提心者犹如虚空。诸妙功德广无边故。

菩提心者犹如莲华。不染一切世间法故。

菩提心者如调慧象。其心善顺不犷戾故。

菩提心者如良善马。远离一切诸恶性故。

菩提心者如调御师。守护大乘一切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良药。能治一切烦恼病故。

菩提心者犹如坑阱。陷没一切诸恶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金刚。悉能穿彻一切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香箧。能贮一切功德香故。

菩提心者犹如妙华。一切世间所乐见故。

菩提心者如白栴檀。除众欲热使清凉故。

菩提心者如黑沈香。能熏法界悉周遍故。

菩提心者如善见药王。能破一切烦恼病故。

菩提心者如毘笈摩药。能拔一切诸惑箭故。

菩提心者犹如帝释。一切主中最为尊故。

菩提心者如毘沙门。能断一切贫穷苦故。

菩提心者如功德天。一切功德所庄严故。

菩提心者如庄严具。庄严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如劫烧火。能烧一切诸有为故。

菩提心者如无生根药。长养一切诸佛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龙珠。能消一切烦恼毒故。

菩提心者如水清珠。能清一切烦恼浊故。

菩提心者如如意珠。周给一切诸贫乏故。

菩提心者如功德瓶。满足一切众生心故。

菩提心者如如意树。能雨一切庄严具故。

菩提心者如鹅羽衣。不受一切生死垢故。

菩提心者如白氊线。从本已来性清净故。

菩提心者如快利犁。能治一切众生田故。

菩提心者如那罗延。能摧一切我见敌故。

菩提心者犹如快箭。能破一切诸苦的故。

菩提心者犹如利矛。能穿一切烦恼甲故。

菩提心者犹如坚甲。能护一切如理心故。

菩提心者犹如利刀。能斩一切烦恼首故。

菩提心者犹如利剑。能断一切憍慢铠故。

菩提心者如勇将幢。能伏一切诸魔军故。

菩提心者犹如利锯。能截一切无明树故。

菩提心者犹如利斧。能伐一切诸苦树故。

菩提心者犹如兵仗。能防一切诸苦难故。

菩提心者犹如善手。防护一切诸度身故。

菩提心者犹如好足。安立一切诸功德故。

菩提心者犹如眼药。灭除一切无明翳故。

菩提心者犹如钳镊。能拔一切身见刺故。

菩提心者犹如卧具。息除生死诸劳苦故。

菩提心者如善知识。能解一切生死缚故。

菩提心者如好珍财。能除一切贫穷事故。

菩提心者如大导师。善知菩萨出要道故。

菩提心者犹如伏藏。出功德财无匮乏故。

菩提心者犹如涌泉。生智慧水无穷尽故。

菩提心者犹如明镜。普现一切法门像故。

菩提心者犹如莲华。不染一切诸罪垢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河。流引一切度摄法故。

菩提心者如大龙王。能雨一切妙法雨故。

菩提心者犹如命根。任持菩萨大悲身故。

菩提心者犹如甘露。能令安住不死界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网。普摄一切诸众生故。

菩提心者犹如罥索。摄取一切所应化故。

菩提心者犹如钩饵。出有渊中所居者故。

菩提心者如阿伽陀药。能令无病永安隐故。

菩提心者如除毒药。悉能消歇贪爱毒故。

菩提心者如善持咒。能除一切颠倒毒故。

菩提心者犹如疾风。能卷一切诸障雾故。

菩提心者如大宝洲。出生一切觉分宝故。

菩提心者如好种性。出生一切白净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住宅。诸功德法所依处故。

菩提心者犹如市肆。菩萨商人贸易处故。

菩提心者如炼金药。能治一切烦恼垢故。

菩提心者犹如好蜜。圆满一切功德味故。

菩提心者犹如正道。令诸菩萨入智城故。

菩提心者犹如好器。能持一切白净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时雨。能灭一切烦恼尘故。

菩提心者则为住处。一切菩萨所住处故。

菩提心者则为寿行。不取声闻解脱果故。

菩提心者如净琉璃。自性明洁无诸垢故。

菩提心者如帝青宝。出过世间二乘智故。

菩提心者如更漏鼓。觉诸众生烦恼睡故。

菩提心者如清净水。性本澄洁无垢浊故。

菩提心者如阎浮金。映夺一切有为善故。

菩提心者如大山王。超出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则为所归。不拒一切诸来者故。

菩提心者则为义利。能除一切衰恼事故。

菩提心者则为妙宝。能令一切心欢喜故。

菩提心者如大施会。充满一切众生心故。

菩提心者则为尊胜。诸众生心无与等故。

菩提心者犹如伏藏。能摄一切诸佛法故。

菩提心者如因陀罗网。能伏烦恼阿脩罗故。

菩提心者如婆楼那风。能动一切所应化故。

菩提心者如因陀罗火。能烧一切诸惑习故。

菩提心者如佛支提。一切世间应供养故。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转载)

本文实为转载,不代表个人观点,专注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持续放生者,受佛菩萨、天地一切神仙赞叹护佑,功德无量,必然有求必应。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一功德,成就不可思议功德。

学佛为成佛,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力决定往生净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的一切邪淫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一切冤亲债主及其六亲眷属离苦得乐,福慧增进;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学习《印祖文钞》的重要性

学习《印祖文钞》的重要性

好,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大家都是念佛,期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我们今天呢,来到一个极具加持力的地方。现在所处的呢,就是印光法师在法雨寺闭关阅藏潜行,近三十年的时光在这里度过。那我们非常有这个福报...

慧律法师《念佛人不要忽略般若智慧的重要》

慧律法师《念佛人不要忽略般若智慧的重要》

有因缘碰到佛法的人,也想修行,但是,却认为自己很行,起大我慢,别人稍微看法跟他不一样的,就说别人是魔,好像不跟他修同样的法门,是一种罪过。有的人弘扬了某一个法门,就一直排斥其他的法门,这不是佛陀正确的...

憨山大师《观音赞》

憨山大师《观音赞》

大悲观音像赞 我闻大士本无住。但在众生心想中。众生既即大士心。如何颠倒若不见。若言大士心颠倒。如何能化颠倒人。众生若是不颠倒。何劳大士强说法。嗟哉人无智慧光。犹如白日酣酒卧。种种梦想恐畏途。怕怖慞惶...

开悟并不等同于成佛

开悟并不等同于成佛

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烦恼、证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顿悟,事须渐除。所以称开悟的禅宗大德成佛了是错误的。开悟并没有成佛,明心见性之后还需要学习。如果不识文字就从文字学起。例...

「痛」并不等于「苦」

「痛」并不等于「苦」

一般人常把痛苦连在一起讲,分不清痛与苦的区别,多半认为痛就是苦、苦也一定会痛,把两者混为一谈,事实上,它们有极大的不同。痛 是肉体上的,例如当身体受到种种折磨、伤害,或是被东西打到、撞到时,神经一定...

圣严法师:不生病的人

圣严法师:不生病的人

有次德山宣鉴禅师病了,有人问他:「老和尚,连你都会生病,那还有谁不生病的?」 德山说:「有啊!有不生病的人。」 那人又追问:「不生病的是怎么样的人呢?」 德山就表演给他看:「唉哟!唉哟!」地呻吟。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