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常随佛学之二

精进不退,我们先讲精进,万行无杂称之为精;勇猛向前名之为进。精进分三种,第一是被甲精进,就是自利利他的大誓愿被菩萨大心之甲,不畏种种难行。就像将军披甲上阵,对一切毫不畏惧。被甲精进的功用是断一切恶;第二种是摄善精进,就是努力修习一切善法,与佛道锲而不舍须臾不离。摄善精进的功用是无善不修;精进的第三种是利乐精进,菩萨在一切时,以种种法化导众生,使众生断灭恶因成就善果,尽未来际心不厌倦。利乐精进的功用是无生不度。总之修学佛法,无论是自利还是利他都必须要精进,只有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进修行,才能证得佛果,正如经中说:“三世诸佛皆从精进中来。”

精进不退,不退就是不退转。不退有四种,天台宗则讲有三种,我们先讲这里的四种。第一是信不退,指的是十信位中的第六位,十信位也称为十心,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和第十愿心。信不退指的是第六位以上不退心,不会再退于外道邪见。第二种是位不退,指十住位中的第七位,十住位是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位不退就是第七位不退住,不会再退于二乘,这是位不退、不退于二乘。证不退,证初地以上的菩萨证得法性,可以称为分证了无上菩提,也可以称为分证佛,不会再退于下位。第四种是行不退,八地菩萨证得无生法忍,必当作佛,更不退转。八地菩萨,我们说不动地了,八地以上的菩萨。八地菩萨是于一切法中行一切行,不被相用烦恼所动,所以称为行不退。这是这里解释的四种不退。

天台宗则说不退有三种,我们通常都是用天台宗的三不退来讲。第一是位不退,指的是圆教初信到七信位,能断见思烦恼,入圣流,不会再堕于凡夫地;第二是行不退,圆教八信到十信位,能修大乘行,恒常度众生,不会再堕二乘地;第三是念不退,圆教初住以上,分断无明,分证法身,心心流入菩萨若海,念念与中道之理相应,所以称为念不退。这四不退比天台宗的三不退稍微说的更为详细一点,在教理上是没有差别的,只不过说的更为详细一点。

摘自 宏圆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1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1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21) ◎ 印海 著  烦恼很多,最重要,具有力的是贪欲、瞋恚、愚痴三毒,此三烦恼为一切烦恼根本。吾人修十善业,身三、口四,...

如何让世界没有灾难

如何让世界没有灾难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就是一切有所作为,有表现,有形相的法,也就是世间法。世间一切一切都叫有为法,它的相对就是无为法。无为法不是如梦幻泡影,亦非如露如电。有为...

德森法师:德森法师印祖《华严经感应颂》后记

德森法师:德森法师印祖《华严经感应颂》后记

德森法师印祖《华严经感应颂》后记(一九叁八年秋)华严一经,诸经中王。末后归宗,导往西方。无机不被,无法不摄。纵欲讚扬,穷劫莫竭。若无宿根,名亦难闻。何况书写,受持...

有一众生未得度,诸佛终宵泪不干

有一众生未得度,诸佛终宵泪不干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其实就像我出家了,也依然走不出妈妈的心,出不了妈妈的心,就像我三哥去世几年了,妈妈还常念叨他,乃至死亡也出不了妈妈的心。这次依妈妈的因缘,让我更深地去体会了佛法。 佛为什么告...

圣严法师:快乐不需向外寻求

圣严法师:快乐不需向外寻求

快乐有很多层次,而一般人所追求的「欲乐」,是一种刺激、发泄以及官能的享受。例如,看美景以满足眼睛的享受、听音乐以满足耳朵的享受,或是大吃一顿以满足口腹之欲等,都是透过身体的官能所产生的快乐,是在刺激感...

星云大师《小草精神》

星云大师《小草精神》

小草,不能轻视! 你看!墙头上、峭壁间,一根小草从夹缝里冒出来的时候,任凭你风吹雨打、日晒夜露,它,始终伫立挺拔,随风轻摇,静静地向世人展现生命的丰姿。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在这样一根小草的前面,如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