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常随佛学之二

精进不退,我们先讲精进,万行无杂称之为精;勇猛向前名之为进。精进分三种,第一是被甲精进,就是自利利他的大誓愿被菩萨大心之甲,不畏种种难行。就像将军披甲上阵,对一切毫不畏惧。被甲精进的功用是断一切恶;第二种是摄善精进,就是努力修习一切善法,与佛道锲而不舍须臾不离。摄善精进的功用是无善不修;精进的第三种是利乐精进,菩萨在一切时,以种种法化导众生,使众生断灭恶因成就善果,尽未来际心不厌倦。利乐精进的功用是无生不度。总之修学佛法,无论是自利还是利他都必须要精进,只有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进修行,才能证得佛果,正如经中说:“三世诸佛皆从精进中来。”

精进不退,不退就是不退转。不退有四种,天台宗则讲有三种,我们先讲这里的四种。第一是信不退,指的是十信位中的第六位,十信位也称为十心,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和第十愿心。信不退指的是第六位以上不退心,不会再退于外道邪见。第二种是位不退,指十住位中的第七位,十住位是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位不退就是第七位不退住,不会再退于二乘,这是位不退、不退于二乘。证不退,证初地以上的菩萨证得法性,可以称为分证了无上菩提,也可以称为分证佛,不会再退于下位。第四种是行不退,八地菩萨证得无生法忍,必当作佛,更不退转。八地菩萨,我们说不动地了,八地以上的菩萨。八地菩萨是于一切法中行一切行,不被相用烦恼所动,所以称为行不退。这是这里解释的四种不退。

天台宗则说不退有三种,我们通常都是用天台宗的三不退来讲。第一是位不退,指的是圆教初信到七信位,能断见思烦恼,入圣流,不会再堕于凡夫地;第二是行不退,圆教八信到十信位,能修大乘行,恒常度众生,不会再堕二乘地;第三是念不退,圆教初住以上,分断无明,分证法身,心心流入菩萨若海,念念与中道之理相应,所以称为念不退。这四不退比天台宗的三不退稍微说的更为详细一点,在教理上是没有差别的,只不过说的更为详细一点。

摘自 宏圆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不要老挂起那讨债的面孔

不要老挂起那讨债的面孔

佛讲一切法无相,尤其在《金刚经》中,明确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心经》也讲诸法空相。既然强调无相,为什么又说成佛的人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净土经典也讲佛菩萨相好光明无等伦,为什么?...

圣严法师《对自己有交代》

圣严法师《对自己有交代》

问:许多上班族因每天上班下班,不断重复,一生好像就这样过去,会藉着诸如唱卡拉OK或去PUB喝酒来排遣无力感。该如何面对这种消沈人生观呢? 答:唱卡拉OK或去PUB,让工作上的压力纾解一下,这是一种娱乐...

慧律法师《哪样东西是你的》

慧律法师《哪样东西是你的》

上述的个案,只是信手拈来的例证。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免有其它的罣碍、恐惧:怕失业、怕没饭吃、怕失去生命等。说穿了,这都是源自于强烈的我执(自性见)在作祟。 「我执」自我中心主义,会让我们立下一个标准。一...

人到老年尤其要「净念相继」

人到老年尤其要「净念相继」

修行人要把死挂在额颅上。你想到死的时候,一切对世间猛厉的贪欲、追求,都会当下瓦解、融化。然后断爱欲,年老之人要断爱欲。这是保养身体、得到身体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这一点,印光大师曾经在《寿康宝...

恐怖,一时心软不出家,流浪生死九十一劫

恐怖,一时心软不出家,流浪生死九十一劫

下面这篇佛教故事,阅后非常令人震撼与感慨,且您心中必会升起一股「出离心」。因为就算再怎么恩爱、亲情、六亲天伦围绕之乐,若不修佛法,亦难免沉沦与流浪生死,一去不复返...

争取一分钟,可能成就一件大事

争取一分钟,可能成就一件大事

一分钟的时间有多长?说短很短,说长很长。荣辱、生死、得失之间,也是一分钟。 有的人不重视一分钟,甚至不重视一小时、一天、一年、一生,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地过了一辈子;有的人非常重视一分钟,每天与时间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