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常随佛学之二

精进不退,我们先讲精进,万行无杂称之为精;勇猛向前名之为进。精进分三种,第一是被甲精进,就是自利利他的大誓愿被菩萨大心之甲,不畏种种难行。就像将军披甲上阵,对一切毫不畏惧。被甲精进的功用是断一切恶;第二种是摄善精进,就是努力修习一切善法,与佛道锲而不舍须臾不离。摄善精进的功用是无善不修;精进的第三种是利乐精进,菩萨在一切时,以种种法化导众生,使众生断灭恶因成就善果,尽未来际心不厌倦。利乐精进的功用是无生不度。总之修学佛法,无论是自利还是利他都必须要精进,只有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进修行,才能证得佛果,正如经中说:“三世诸佛皆从精进中来。”

精进不退,不退就是不退转。不退有四种,天台宗则讲有三种,我们先讲这里的四种。第一是信不退,指的是十信位中的第六位,十信位也称为十心,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和第十愿心。信不退指的是第六位以上不退心,不会再退于外道邪见。第二种是位不退,指十住位中的第七位,十住位是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位不退就是第七位不退住,不会再退于二乘,这是位不退、不退于二乘。证不退,证初地以上的菩萨证得法性,可以称为分证了无上菩提,也可以称为分证佛,不会再退于下位。第四种是行不退,八地菩萨证得无生法忍,必当作佛,更不退转。八地菩萨,我们说不动地了,八地以上的菩萨。八地菩萨是于一切法中行一切行,不被相用烦恼所动,所以称为行不退。这是这里解释的四种不退。

天台宗则说不退有三种,我们通常都是用天台宗的三不退来讲。第一是位不退,指的是圆教初信到七信位,能断见思烦恼,入圣流,不会再堕于凡夫地;第二是行不退,圆教八信到十信位,能修大乘行,恒常度众生,不会再堕二乘地;第三是念不退,圆教初住以上,分断无明,分证法身,心心流入菩萨若海,念念与中道之理相应,所以称为念不退。这四不退比天台宗的三不退稍微说的更为详细一点,在教理上是没有差别的,只不过说的更为详细一点。

摘自 宏圆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父母造恶业才是子女发心的助缘

海涛法师:父母造恶业才是子女发心的助缘

问:请问一下,如果父母一直相信外道,犯邪见,犯五逆十恶,他们的罪业是否会影响子女的修行?子女要怎么做?海涛法师:我想,这个就是子女应该要承担父母的,替他们消业障,...

生日应当诵经礼忏修诸福事

生日应当诵经礼忏修诸福事

世人生日,设宴会、张音乐、绘图画、竞辞赋,以之为乐。唐文皇独不为,可谓超越常情矣。 或曰:是日也,不为乐而诵经礼忏,修诸福事,则何如? 曰:诚善矣!欲报父母劬劳生育之恩,及灭己躬平生所作之业,于此宜...

圣严法师:一切二边,妄自斟酌

圣严法师:一切二边,妄自斟酌

什么是「二边」?好、坏是二边;你、我是二边;众生与佛陀、烦恼与菩提也是二边;以及《六祖坛经》里所举的三十六对都是二边。一般人都希望自己是个有智慧的人,不是愚痴的人,因此拚命追求智慧。就修行的立场来讲,...

印光大师论孝道

印光大师论孝道

一、孝圆摄世出世间善法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一切诸善,无不弥纶。 《增广卷四循陔小筑发隐记》 孝之一字,局于事亲。通而论之,凡于理于心,能不违悖,均名为孝。否则,均为不孝。学者必须通局兼修,方可名为...

宣化上人:命由我立

宣化上人:命由我立

老子说:君子有造命之学,命由我立,福自己求。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天、地、人是所谓的三才,所以人是天地之代表者。天不说话,地也无言,只有我们人有言语动作。人生来的生命不是一定的,但也可说是一定的。怎样说...

情感重的人为何会堕落

情感重的人为何会堕落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纯想,想的单一,一点不复杂,单一就说纯。他死时候心里很乱,想不纯,死不下去,生不到天。纯想,想飞,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