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法让你的命运越来越好

  【经典原文】复次,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华严经》

  【经文解释】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是知智慧德相,乃生佛所同,即性德也。有妄想执著,离妄想执著,则生佛迥异,即修德也。

修德有顺有逆。顺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极而彻证,证而了无所得。逆性而修,愈修愈远,修极而永堕恶道,堕而了无所失。了此,则愚者可贤,贤者可愚,寿者可夭,夭者可寿。富贵贫贱,及与子孙之蕃衍灭绝,一一皆可自作主宰。则有凭据者亦可无凭据,无凭据者亦可有凭据。如山之高不可登,人不能由,不妨凿岩设砌,则绝顶亦可直到矣。

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多少大聪明大学问人,弄得前功尽弃,尚且遗害累劫。若不修德,即亲身做到富有天下,贵为天子,与夫位极人臣,声势赫弈之宰辅地位,有不即世而身戮门灭者哉。是亲得者皆无凭也。

袁了凡颇会此义,故一切所享者,皆非前因所定也,前因,俗所谓天。天定者胜人,谓前因之难转也。人定者亦可胜天,谓兢业修持,则前因不足恃。是以现因为因,而消灭前因也。若恣意妄为,则反是。了此,则欲愚者贤,庸平者超拔,皆在自己之存心修德,与随时善教而已。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挽回天灾人祸第一妙法

挽回天灾人祸第一妙法

念佛免灾减灾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即宿业所牵,及转地狱重报,作现生轻报,偶罹此殃。但于平日有真切信愿,定于此时蒙佛接引。若夫现证三昧,固已入于圣流,自身如影,刀兵水火,皆...

佛预言出家人容易得两种「恶疮」

佛预言出家人容易得两种「恶疮」

《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又出家人有二痈疮,何谓为二?一者、求见他过;二者、自覆其罪。 此外,出家人还会有两种痈疮,是哪两种痈疮?第一种是求见他人过失;第二种是遮掩自身罪行。痈疮如同毒瘤,侵蚀健康,若...

海涛法师《心灵的阳光》

海涛法师《心灵的阳光》

我们尊贵的长官,各位同学大家好。大陆都说早上好,现在会冷哦,不过风吹过来可能会比较冷静一点。今天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跟各位谈一谈,因为有几位同学报名要皈依,我想我们必须把皈依的意思了解一下。事实上我们中国...

理净法师:佛教如何看待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缘分关系

理净法师:佛教如何看待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缘分关系

善士问:佛教如何看待子女?理净法师答:从佛法上讲,子女与父母之间是一种相互的业缘关系,或者是父欠子债,或者是子欠父债。当然,这种业缘有善也有恶,如果是吃斋修善而修...

印光大师:必须常垂训诲,令诸子女知世间道理,知

印光大师:必须常垂训诲,令诸子女知世间道理,知

昨接手书,知又得麟儿。喜甚。书中所说皆有道理。张奂伯教子女之事,乃知体而不知用,不可全取为法。至于幼时,又须以因果报应之事与净土法门之利益,于学堂回时谆谆训诲。则...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玖、辨述成有无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玖、辨述成有无

玖、辨述成有无 述成者,释迦如来叙述弥陀如来因愿成就之文也。凡四十八愿中:成就文显著者:如第十二光明无量愿、第十三寿命无量愿、第十四声闻无数愿、第十七诸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