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四果四向,和华严十信位,如何匹配?

在《华严经》里面我们常常学到的,《华严经》是讲菩萨,统统是菩萨。这个见思烦恼、尘沙、无明,都在十信位。

从断见惑,这是见思惑,见思,见惑断了证须陀洹果,在《华严经》就是十信里面初信位的菩萨。我们知道小乘里面讲四果四向,那他拿到第一个果位,这是初信位的菩萨,等于小学一年级,你上学了,相当于小乘初果。二信位的菩萨,他所修的是二果向,方向的向,向着二果,没证到二果,在修学。到第三信位的菩萨就是二果,三信就是二果。四信是三果向,五信是三果,六信是四果向。七信位就是阿罗汉,就是四果阿罗汉,七信位。八信是辟支佛,九信是菩萨,十信是佛。你从《华严经》上这个十信位,你就看得很清楚。

十信位这个佛,如果把起心动念放下,他就超越十法界,就到初住,初住就明心见性,是真佛了,不再用阿赖耶,转阿赖耶成大圆镜智。所以初住菩萨住在哪里?住在实报庄严土,一真法界。

从初住到等觉,这四十一个阶级,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住实报土。等觉菩萨把最后一分无始无明习气断掉了,这个地方所讲的俱尽,无明俱尽,断掉了,那什么?妙觉位。妙觉位,实报土也没有了,他到哪里去?他到常寂光去了,回归自性。

我常常在想,这是一个很大的循环,你看从迷失自性开始,变成阿赖耶,到最后到妙觉,又回归自性。这个大循环的时间是很长很长,没法子说出来的,是一个最大的一个循环,比宇宙的循环还要大,回归到原位。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七四集)2010/10/24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虚云老和尚拒绝女色诱惑的故事

虚云老和尚拒绝女色诱惑的故事

一个人想了生死,想把功夫用上,第一,先培福,先做苦行,那福报培起来。第二,要用恶劣的境界来磨练自己。 虚老说:实际上那三年,我就是有意识地磨练自己。他老人家有那个大决心,他几次都准备死了,到五十六岁...

昌乐法师:为什么有些人一念地藏经特别有力量?而

昌乐法师:为什么有些人一念地藏经特别有力量?而

所以《地藏经》当中无论是婆罗门女,还是光目女,她们一定要知道她妈妈的存在在哪里,这是中国人的情结。太多的人来问我,他们离走的亲人去哪里了?你能看得出他那种亲情,离...

海涛法师《甘露法语选辑》

海涛法师《甘露法语选辑》

◎爱自己 1.爱自己,并不违背大乘佛教的内涵。大乘佛教并不认为一个人不应该爱自己。舍离自我与珍爱他人,和爱自己并不相违。事实上,修持大乘法、菩提心,就是爱自己、照顾自己的最好方法。 2.一个人应该爱自...

不能戒除淫心,则难出离生死

不能戒除淫心,则难出离生死

现在的人,深怕别人不爱你,殊不知忆念爱染意乐触都是障碍。 过去有三位修行人在深山中修行,某晚,三人围炉夜话,一人说:这一世我们在深山中修行,没有人知道我们,下世我要做大才子,让全天下人都知道我的名声...

心可以转业

心可以转业

一个人如果正当你原来的业力,要系缚你的心要来报的时候,你忽然发了菩提心,按照佛法真实地去修行,你的心跟佛法相应,这时候你心就能转业。宿世的业虽然来报,好像它决定,但是由于你的心转变了,所以它也就不一...

如何对待我们身边的恶人

如何对待我们身边的恶人

世间上有很多我们认为的恶人,但是所有的恶人里面他都有他的善良的一面,只是在你面前展示的他是恶的一面。所以对这些恶人怎么办?我们不能以牙还牙,不能以暴力来回报暴力。 儒家有些方法,比如你可以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