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四果四向,和华严十信位,如何匹配?

在《华严经》里面我们常常学到的,《华严经》是讲菩萨,统统是菩萨。这个见思烦恼、尘沙、无明,都在十信位。

从断见惑,这是见思惑,见思,见惑断了证须陀洹果,在《华严经》就是十信里面初信位的菩萨。我们知道小乘里面讲四果四向,那他拿到第一个果位,这是初信位的菩萨,等于小学一年级,你上学了,相当于小乘初果。二信位的菩萨,他所修的是二果向,方向的向,向着二果,没证到二果,在修学。到第三信位的菩萨就是二果,三信就是二果。四信是三果向,五信是三果,六信是四果向。七信位就是阿罗汉,就是四果阿罗汉,七信位。八信是辟支佛,九信是菩萨,十信是佛。你从《华严经》上这个十信位,你就看得很清楚。

十信位这个佛,如果把起心动念放下,他就超越十法界,就到初住,初住就明心见性,是真佛了,不再用阿赖耶,转阿赖耶成大圆镜智。所以初住菩萨住在哪里?住在实报庄严土,一真法界。

从初住到等觉,这四十一个阶级,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住实报土。等觉菩萨把最后一分无始无明习气断掉了,这个地方所讲的俱尽,无明俱尽,断掉了,那什么?妙觉位。妙觉位,实报土也没有了,他到哪里去?他到常寂光去了,回归自性。

我常常在想,这是一个很大的循环,你看从迷失自性开始,变成阿赖耶,到最后到妙觉,又回归自性。这个大循环的时间是很长很长,没法子说出来的,是一个最大的一个循环,比宇宙的循环还要大,回归到原位。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七四集)2010/10/24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六  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六 上)

(2)行愿功德殊胜1、校量闻经功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

圣严法师《先接纳别人才能沟通》

圣严法师《先接纳别人才能沟通》

一般人所认为的沟通协调,就是让别人接受自己,往往忘了体察别人真正的需求。例如,我有一个弟子,他在与人沟通协调时,常常会说:我是为你设想,所以你一定要接受我的建议,你非这么做不可。然后才问对方:你会不会...

为什么要求生净土

为什么要求生净土

为什么要求生净土?第一,人身难得,要求究竟的解脱。第二,在解脱的方法当中,通途的八万四千法门,要靠自力,我们这样的众生很难。面对浩浩的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我们只能一筹莫展。 这个时代唯有依靠阿弥...

海涛法师:念佛功德

海涛法师:念佛功德

1.大行和尚将念佛总摄十种利益,何等为十? 一、佛力加被。二、易作。三、功德最多。 四、自他极喜。五、速得见佛。六、定得不退。 七、定生极乐。八、更不离佛。九、寿命长远。 十、与圣无异。 2.念佛法总...

药师山·紫虚居士:佛法要「依经论之义」探讨

药师山·紫虚居士:佛法要「依经论之义」探讨

佛法要「依经论之义」探讨 药师山紫虚居士 佛法由广义而言是涵盖世间与出世间之一切现象,狭义而言,可以说是释尊在佛经中所开示的法。在今日的科技时代,我们面对的时...

地藏菩​萨,实境界

地藏菩​萨,实境界

地藏菩萨一实境界《占察经》坚净信菩萨问地藏菩萨,云何开示求大乘者?地藏菩萨答说:应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地藏菩萨对一实境界的开示。有以下三方面:(一)生佛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