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四果四向,和华严十信位,如何匹配?

在《华严经》里面我们常常学到的,《华严经》是讲菩萨,统统是菩萨。这个见思烦恼、尘沙、无明,都在十信位。

从断见惑,这是见思惑,见思,见惑断了证须陀洹果,在《华严经》就是十信里面初信位的菩萨。我们知道小乘里面讲四果四向,那他拿到第一个果位,这是初信位的菩萨,等于小学一年级,你上学了,相当于小乘初果。二信位的菩萨,他所修的是二果向,方向的向,向着二果,没证到二果,在修学。到第三信位的菩萨就是二果,三信就是二果。四信是三果向,五信是三果,六信是四果向。七信位就是阿罗汉,就是四果阿罗汉,七信位。八信是辟支佛,九信是菩萨,十信是佛。你从《华严经》上这个十信位,你就看得很清楚。

十信位这个佛,如果把起心动念放下,他就超越十法界,就到初住,初住就明心见性,是真佛了,不再用阿赖耶,转阿赖耶成大圆镜智。所以初住菩萨住在哪里?住在实报庄严土,一真法界。

从初住到等觉,这四十一个阶级,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住实报土。等觉菩萨把最后一分无始无明习气断掉了,这个地方所讲的俱尽,无明俱尽,断掉了,那什么?妙觉位。妙觉位,实报土也没有了,他到哪里去?他到常寂光去了,回归自性。

我常常在想,这是一个很大的循环,你看从迷失自性开始,变成阿赖耶,到最后到妙觉,又回归自性。这个大循环的时间是很长很长,没法子说出来的,是一个最大的一个循环,比宇宙的循环还要大,回归到原位。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七四集)2010/10/24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忍辱大功德》

海涛法师《忍辱大功德》

1.真正的爱和慈悲甚至可以包容那些有心要伤你的人。试着想象敌人故意生气是为了帮你累积功德。如果你的人生太平顺,你会变得懦弱。 2.没有敌人,你就无法真正深入修行「安忍」,也就是忍让和包容。我们需要敌人...

身在镜中勤修行,心作莲池自在人

身在镜中勤修行,心作莲池自在人

彻悟大师有首偈子谈道:要作莲池自在人,娑婆肯更惹红尘?心神早送归安养,此地空余镜里身。 念佛人当下的心愿是一定要作极乐世界莲池中的大自在人,这是生命的目标。建立了这个超越的目标之后,在娑婆世界还有能...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48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48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48:舍利远益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舍利金刚身,通体蕴神灵。依法度近虑,果报馈远益。求新弃旧依大乘,修得...

求「长生不老」是人最大的欲望

求「长生不老」是人最大的欲望

在我的一生中,有不少人无数次问过这些问题。一个做了几十年医生的人,如果没有宗教家的仁慈怀抱,有时真会厌恶自己当时何不学春耕,懒得再讲病理;同时更会讨厌求诊治病的人存有顽强的主见,不肯合作。我虽然不是...

破了八关斋戒该怎么办

破了八关斋戒该怎么办

问:持八关斋戒,但是到下午因特殊因缘破戒了,又没有师父好发露忏悔,我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你要注意了:如果你有特殊的因缘,不能持的话,你这时候可以舍戒。你随便对一个人说,我八关斋戒不持了,我持不了...

海涛法师《佛说业报差别经节译》

海涛法师《佛说业报差别经节译》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诸佛塔庙,得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一者:得妙色好声。 二者:有所发吐言辞,人皆信伏。 三者:堂堂处众无畏。 四者:天人世间爱护。 五者:具足威势。 六者:威势众生,皆来亲附。 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