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阿弥陀佛”就成就

  民初,谛闲法师有一位徒弟,这徒弟四十多岁才出家。他的年龄跟法师差不多,他们是从小一起玩的朋友。谛闲法师家庭环境比较好一点,所以念过书。他的舅父做生意把他带出去,所以算是见过世面。

  他那个同学生活非常困苦,学一个「锅漏匠」的手艺。什么叫锅漏匠?就是碗碟打破,他能把它补起来再用。他就天天挑个担子在外面叫喊,非常的辛苦。他真正体会到人生太苦了!他也知道小时候在一起玩的朋友,出了家,做了和尚,于是就找。

  找到谛闲法师,在庙里住了几天,就跟老法师说:「我要出家。」法师问:「为什么?」「人生太苦了,我一定要出家。」老和尚说:「你不要开玩笑啦!住几天还是去做生意吧!」为什么不让他出家呢?老和尚考虑他年岁太大了,在当时,四、五十岁就是老人,体力也衰退了,出家,五堂功课学不会,念经也念不来,这样,住在寺庙里,让人瞧不起,冷眼看待,心有多难过啊!学讲经吧!他不识字,于是,老和尚就拒绝他。结果他就硬赖着:「我非出家不可,我不做生意了。」老和尚就说:「这样好了,你要是真的想出家,你得答应我几个条件。」他说:「这没问题,我认你做师父,你说什么我统统听,统统接受。」老和尚就说:「这很好!我给你剃头,剃了头之后,你也不要去受戒,也不要住在寺里。受戒,五十三天你受不了。再说宁波乡下,有很多小庙,破庙,废庙没人住,就找一个小庙住下来。」老法师在附近,找几个护法、信徒每一个月给他送一点钱、送一点米,安住他的生活。又在附近找一个念佛的老太太,每天给他洗衣服,并烧中午、晚上两餐饭。然后教他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交代他:「你就念这一句佛号,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你就再念;一直念下去,你将来一定有好处。」

  这个人没有读书,但是听话、老实,他就死心塌地念这六字圣号。他真的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在那个庙里,三年都没有出门,一句佛号,一点也不杂,这就叫精进。

  这一天,他离开寺庙,到城里去看他的亲戚朋友。晚饭吃完,就跟那位烧饭的老太太说:「明天你不用替我烧饭了。」这老太太心想:师父三年都没有出门,今天看朋友,大概明天有朋友请他吃饭,所以叫我不要给他烧饭。

  到了第二天中午,老太太到庙里去看看,师父有没有回来?那是个破庙,庙门都是不关的,到庙里,喊师父,没人应,就再去找一找。看见师父站在寮房里,面对着窗户,手拿着念珠。叫喊,他不回应;走到他面前,才知道,他死了!站着死的,念佛往生了。这时老太太吓了一跳,她从来没有看见人死是站着的,于是赶紧报告那几位护法。这些护法一瞧,也不晓得怎么办,就派人到观宗寺报告谛闲法师。

  那时候没有车,请人去报信,来回需三天。你看他,站着往生,还要站三天,等他的师父来替他办后事。

  要知道,三年能成功,精进啦!谛老看了之后,非常赞叹说:「你没有白出家啦!你的成就,讲经说法的法师,名山宝的方丈住持,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你啦!」一句阿弥陀佛,就叫专精,不夹杂、不间断,是成功的关键。

 

点我:

相关文章

破斋酬业

破斋酬业

  【现果随录】  昆山的魏应之,是子韶同族兄弟的儿子。崇祯庚辰年春天,他和子韶同睡,梦中忽然大哭念佛。子韶惊奇地问他原因,他说:「梦中到了阴府,看见冥官抱着生死簿到来,我的名字列在缢死簿上,下面...

普陀洛迦山开山故事:梅福庵和炼丹洞

普陀洛迦山开山故事:梅福庵和炼丹洞

  西汉末年,九江有个县尉,姓梅名福,字子真。他刚正不阿,几次上书要皇帝铲除乱臣贼子,重用忠良贤臣,改革弊政,中兴汉室。可是,他一番苦心,又有什么用呢?  一天,梅福漫游郊外,看见几个村童在抢夺一...

在佛陀圆寂之前,阿难尊者问了哪四个问题?

在佛陀圆寂之前,阿难尊者问了哪四个问题?

  佛陀成道的四十九年,由动归静,佛陀宣布在迦毘罗卫城三十余里的拘尸那迦罗城的娑罗双树间进入涅槃。如同夕阳西下会投射出奇丽的光辉一般,佛陀在涅槃前特别发射和平常不一样的光明,承侍在佛陀身旁的阿难陀...

三世宿命通,一世被砍死,一世被拍死

三世宿命通,一世被砍死,一世被拍死

  在人间按:看虚云老和尚的开示,绝对是一种享受o(∩_∩)o...要说谁活得最明白,要算是得了宿命通的人啦!可他咋还这郁闷呢?您请看:  明因识果 看破放下  虚云和尚云居山乙未闰三月十一日开示...

恶皂役烂皮烂肉

恶皂役烂皮烂肉

  唐湘清居士撰  邵道是明朝池州人(池州即今安徽贵池县),在衙门中充皂役,担任管理囚犯的工作,常向囚犯勒索财物,满意则喜,否则就向囚犯拳打脚踢。有时郡官命令他拷打囚犯,他就用力的施刑,常常打到皮破血...

平买平卖,神仙恭敬

平买平卖,神仙恭敬

  平买平卖,神仙恭敬(摘自《劝惩录》小常平仓)  劝惩录 张乖崖。知成都。梦紫府真君招之。语未久。忽报云。西门黄兼济至。乃幅巾道人也。真君接礼甚恭。明旦。遣人请至。宛如梦所见。询之。对曰。初无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