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佛说信心是法藏中的第一财富

信无垢浊心清净,灭除憍慢恭敬本。亦为法藏第一财,为清净手受众行。——《华严经》

【注释】“信无垢浊心清净”:真有信心,就没有一切的垢。垢,是浊垢,也就是一切的邪知邪见,不是正知正见。你真信,要信真正的法,不要信旁门外道,或者天魔外道,那个越信越迷,越信越不清净,根本他们也不知道什么叫清净。所以说信无垢浊心清净,你有真正的信心,就会现出本有的清净自性。我们清净自性的光明为什么不现出来?就因为有垢浊,垢浊就是一切不干净的思想,染污的思想。有所染污,心里就不清净了。心里清净,智慧就现前;心里不清净,愚痴就现前了。

“灭除憍慢恭敬本”:你有信心,就会没有憍慢心;没有憍慢心,就有一种恭敬心。而“信”就能消除你的憍慢心。憍,是骄傲;慢,是轻慢。你轻慢一切的同修、同门,这都叫憍慢。你没有憍慢了,就生出恭敬心。信就是恭敬的根本,你有信心就会恭敬人、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僧、恭敬长上。若有骄傲,就没有恭敬心。

“亦为法藏第一财”:“信”为法藏中第一财,也就是十无尽藏中的第一藏。十藏是(一)信藏、(二)戒藏、(三)惭藏、(四)愧藏、(五)闻藏、(六)施藏、(七)慧藏、(八)念藏、(九)持藏、(十)辩藏。

“信”又是七圣财中的第一财,七圣财是(一)信财、(二)精进财、(三)戒财、(四)惭愧财、(五)闻舍财、(六)忍辱财、(七)定慧财。

“为清净手受众行”:因为身、心都清净,所以手也清净,能修持一切的佛法,能受持一切的法门。

【备注】《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说一丈不如行一寸

说一丈不如行一寸

人有二耳、二眼、一口、双手、双脚,此中道理:是要人多听、多看、少说话、多做事。修行贵在身体力行,说一丈不如行一寸。 多增一分真我 一切的修行法门,如坐禅、念佛等,都是为了收摄心念。修行,主要是多改掉一...

大安法师:文殊菩萨之微妙三德

大安法师:文殊菩萨之微妙三德

文殊师利,此云妙德,以微妙三德,同佛所证故。亦云妙吉祥菩萨。入法正位,名法王子。——《弥陀略解圆中钞》文殊师利菩萨,大家很熟悉了,是大乘佛教智慧第一的菩萨。他有多...

夫妻是缘子女是债之感:悟于广钦老和尚

夫妻是缘子女是债之感:悟于广钦老和尚

文:张智正师兄  2010年6月17日 自古明训: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子女是债,讨债、还债、无债不来。 夫妻是缘,皆因宿世宿债之情缘,可概括...

正净法师: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九)

正净法师: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九)

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九) 【如文殊般若经云。若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间。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与一佛念念相继,即在念中得见...

虚心接受别人的责骂

虚心接受别人的责骂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意思是说,善良的人比较容易吃亏。 以我自己来说,我也比较喜欢麻烦好人,在我周遭的人,不管是出家或在家的弟子,只要是比较愿意接受忠告、比较容易听懂我说话的人,我就会常...

圣严法师:不要只是抱怨,要处理抱怨

圣严法师:不要只是抱怨,要处理抱怨

抱怨是从家庭到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的普遍现象,也是正常现象。即使亲如父母子女也会互相抱怨,虽然父母疼爱子女自不在话下,但仍不免口出怨言。例如,母亲看到孩子不听话,可能会在父亲面前说:这孩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