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佛说信心是法藏中的第一财富

信无垢浊心清净,灭除憍慢恭敬本。亦为法藏第一财,为清净手受众行。——《华严经》

【注释】“信无垢浊心清净”:真有信心,就没有一切的垢。垢,是浊垢,也就是一切的邪知邪见,不是正知正见。你真信,要信真正的法,不要信旁门外道,或者天魔外道,那个越信越迷,越信越不清净,根本他们也不知道什么叫清净。所以说信无垢浊心清净,你有真正的信心,就会现出本有的清净自性。我们清净自性的光明为什么不现出来?就因为有垢浊,垢浊就是一切不干净的思想,染污的思想。有所染污,心里就不清净了。心里清净,智慧就现前;心里不清净,愚痴就现前了。

“灭除憍慢恭敬本”:你有信心,就会没有憍慢心;没有憍慢心,就有一种恭敬心。而“信”就能消除你的憍慢心。憍,是骄傲;慢,是轻慢。你轻慢一切的同修、同门,这都叫憍慢。你没有憍慢了,就生出恭敬心。信就是恭敬的根本,你有信心就会恭敬人、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僧、恭敬长上。若有骄傲,就没有恭敬心。

“亦为法藏第一财”:“信”为法藏中第一财,也就是十无尽藏中的第一藏。十藏是(一)信藏、(二)戒藏、(三)惭藏、(四)愧藏、(五)闻藏、(六)施藏、(七)慧藏、(八)念藏、(九)持藏、(十)辩藏。

“信”又是七圣财中的第一财,七圣财是(一)信财、(二)精进财、(三)戒财、(四)惭愧财、(五)闻舍财、(六)忍辱财、(七)定慧财。

“为清净手受众行”:因为身、心都清净,所以手也清净,能修持一切的佛法,能受持一切的法门。

【备注】《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善良的人容易和观音菩萨感应

善良的人容易和观音菩萨感应

今天一师兄过来,聊起了观音菩萨,说她去普陀山之前,来抽签问姻缘,都是下下签。后来去了普陀山,回来不到一月,就相中了对象,结婚了。对方人很好。去普陀山,可以改变命运。又说起了,她去普陀山时,来观音寺,...

把佛友当成朋友,是很可惜的

把佛友当成朋友,是很可惜的

如果学佛了,大家都互称师兄,也称为道友。道友就是以道为友,大家在一起的目标,是为了学佛,是为了修行,不是为了拉帮结派,也不是为了攀缘。大家心中有个共同成长的目标,这样关系才能长久。 有的人把佛友混为...

宣化上人:人有二十难

宣化上人:人有二十难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

蟒蛇护金

蟒蛇护金

有一个视财如命的钱员外,一生胼手胝足地攒聚了许多的财富。他虽然腰缠万贯、富甲天下,但是不仅不能行善乐施于亲朋好友,甚至对自己的家人也非常的悭吝,甚至规定家人一天只能使用多少金钱于日用所需。村里发生了急...

宣化上人:但你要是恭敬地藏王菩萨,这些问题都可

宣化上人:但你要是恭敬地藏王菩萨,这些问题都可

这女人身,是最麻烦的,有很多的麻烦──先有个客尘来,过几天又有个主尘来,你说这多么麻烦?一阵间,不知为什么就哭了起来;又一阵间,不知为什么又笑了起来;也不知为什么...

印光大师临终助念的解读

印光大师临终助念的解读

临终念佛不可怕死,也不能求病好  况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岂可今日要死,且不愿死。既贪恋尘境,不能放下。便因贪成障,净土之境不现,而随业受生於善恶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