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师:仰企诸佛,惭愧己灵,虚心乐善,悲愍一

  与摄三

每见多人于胜事种种障难。俗累病苦。亲长眷属。无量缠绕。阻断良缘。空具信慕。莫遂雅怀。而得无障难者。反信慕浮浅。衣衫不整。触手捉经。如措大对举业相似。又复惟记名言。专喜贴句。依文解义。其为三世佛冤。钓利沽名。永背一乘出要。不惟宝山空回。正恐袈裟难复。好因缘是恶因缘。此之谓也。

如来说教。诸祖弘经。并开众生眼目。作劫浊津梁。不向此中着眼。便是盲修瞎炼。今欲不犯末世恶习。不负往因现缘。

一要信诸佛境界。吾人各具。本无差别。不生退怯。

二要仰企诸佛。惭愧己灵。句句会归自己。不可说食数宝。

三要虚心乐善。稍有长者。皆师友之。

四要悲愍一切。凡堪以此意相警者。不惜苦口。

五要恕人厚己。凡不如法。生哀愍心。勿见其过。近时学者。见他放逸。不与随流。则生憍慢。皆增长生死。可惧也。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父母是子女的“场根”,子女对父母孝顺柔和,则根

父母是子女的“场根”,子女对父母孝顺柔和,则根

父母是子女的“场根”,子女对父母孝顺柔和,则根壮叶茂,否则根断树枯。(摘自 刘逢军教授的《大道养生理论》) 世上一切事物都有根源,否则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父...

宣化上人:戒律的根本

宣化上人:戒律的根本

戒律根本只有一个,就是不自私,人要是有自私心,就会犯戒;若没有自私心,就不会犯戒。同理,人有自私心,就会犯法;没有自私心,就不会犯法。有些人在法律上受到委曲,未得到一个公平的判决,这是因为在往昔所行所...

圣严法师《忏悔》

圣严法师《忏悔》

有人在禅七中不断地哭泣而无法打坐,他说:我不能打坐,我要回家了! 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像我这么坏的人还能修行吗?我这个人应该要死掉,不应该活在世界上。 我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修行应有的态度。放...

甘心忍受消业障,业障就会消失

甘心忍受消业障,业障就会消失

若当来世佛诸弟子,已占善恶果报得相应者,于五欲众具得称意时,勿当自纵以起放逸,即应思念:由我宿世如是善业故,今获此报。我今乃可转更进修,不应休止。若遭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绕乱忧怖、不称意时,应当甘...

你跟哪部经有缘,对你机就是好的

你跟哪部经有缘,对你机就是好的

我们好多过去的父母等我们救度。一子得道,九族升天。你信了佛之后,你的父母、六亲、眷属,无穷无尽,盼望你救度,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得到好处。 如果你念《地藏经》,或者随便哪部经,我的观念是这样子,人家信什...

知识份子来学佛有帮助吗

知识份子来学佛有帮助吗

问:知识份子走近善知识、走进佛法有什么帮助吗? 慧律法师答:帮助可大了。 知识的东西它是生灭的东西,是能所对立的观念,并不能解决生命的迷茫跟无明,一个拥有知识的人,他没有办法断烦恼。 而世界上还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