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为​什么不能消除业障?原因在这

佛教文化告诉我们,一切法由心想生。我们看《阿弥陀经》中介绍的极乐世界,清净庄严、珍珠玛瑙、七宝池、八功德水、黄金铺底,极乐世界就是众生本来的真心,得到本来的真心,就生在极乐世界。没有明白自己本来的真心,就不能生到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人人想佛,所以那是佛的世界。

我们这个世界都在想贪、瞋、痴、慢、疑,想这些都是业障,都是烦恼,烦恼带给来霉运,不是福报。只有业障消除了,福报才能现前,学佛的人虽然知道,也能讲出道理来,但是自己没做到,业障还是消不了。很多学佛人,念佛为什么不能消除业障,这就要找找自己的原因。

学佛分四个阶段:信、解、行、证。行有事、有心,前面说到,一切法由心想生,所以心的力量比事的力量还大。为什么很多人念佛不能消除业障,而且还会增长罪报,这都是不懂得修行的道理。

佛给我们讲经,一切事理都讲得很清楚,只怪我们自己没有细心去消化它、去应用它。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觉性,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几句话,真是说到根源。妄想执着就是我们的障碍,有此障碍若不能除之,就是我们受苦的病根所在。妄想是分别心,执着是我法二执。

佛教说,业不重,不生娑婆。我们因为业障重才生到这个世界。这个业就是我们多生劫来,在六道中所造的无边善恶业。所以必须要清除障碍,方能顺利学怫,清除障碍的方法就是忏悔业障。自古以来祖师大德都教我们看破放下,只要能真干,身心自在,只想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什么都不想,福报慢慢就会现前。

细心观察,老天爷真的是公平的,你修福,给你福。你造作恶业,给你恶报。业因果报,丝毫不爽,这个学佛人不能不懂。所以世间富贵,不要把它看得太重,都是假的,叫你看一看,欢喜一下,你能带得走吗?一样都带不走。不但带不走,一场意外来临可能会全部丢掉。

我们学佛,最重要的就是断除烦恼障,断烦恼。如果我们不断除烦恼,心中常常升起贪嗔痴,则便像《地藏经》中所说:“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自己起心动念就是善恶的标准。起心动念有自己、有我,就是恶念。起心动念是为众生、为传统文化、为佛法的再兴旺,这是功德。

学佛,先救自己,再救别人,自己都没有救得了,你有什么能力救别人?都要从自己做起。我们口中常说的业障,也由烦恼妄想产生,想要消除业障还是要靠智慧。通过智慧来断除我们的烦恼,只有这个才是最究竟的,所以学佛最重要的便是断烦恼,它可直接通向解脱。

佛陀教我们“戒、定、慧”的原因,就是让我们通过戒律停止因烦恼而犯下的恶业,并在约束自己的状态中,对欲望不起心动念,从而升起定力,再由定力生出破除烦恼的智慧。而后再由智慧维持戒律,如此循环。所以你明白了吗。学佛想消业障,就要先除烦恼。而除烦恼,就要用“戒、定、慧”的智慧。祝愿广大善友,消除三障诸烦恼,得到智慧真明了,阿弥陀佛。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既仗佛力又仗人力,决不会走错路的

既仗佛力又仗人力,决不会走错路的

过去的祖师们,如天台智者大师、永明寿禅师、蕅益大师、彻悟禅师等,末了都归于净土,专门念佛。因为修其他宗,往往为了根器不适合,或者遇不到相当人指导,会出毛病、走错路。念佛人,只要信、愿、行具足,脚踏实...

服务大众,神人共钦

服务大众,神人共钦

有一个成都的知府,叫张乖崖的,他有一次在梦中经历一桩事情。梦中有一个仙人,叫紫府真君,招呼他。他正跟这个紫府真君在谈话的时候,忽然有门客来报告,说:西门的黄兼济到了。黄兼济一进来,一看,是一个戴着方...

在世亡者均能利益的伟大经典

在世亡者均能利益的伟大经典

亲友去世,或清明节祭祀亲人,如何更好地利益他们?请恭诵地藏经。《地藏经》中说:“普广,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戒是一切种类戒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受三皈五戒,就可称为优婆塞、优婆夷,翻译成中文叫近事男、近事女,就是堪能亲近三宝,承事供养,种植福田的男居士、女居士。 那么,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五戒,是指戒...

略谈弥勒净土法门及其现实意义(四)

略谈弥勒净土法门及其现实意义(四)

弥勒性格的现实性弥勒法门的现实性还表现在弥勒菩萨的个性特征上。目前学术界对于弥勒是否为历史人物尚无定论。实际上,从佛教信仰的角度而言,弥勒是否为历史人物并不重要。...

没有作乐的闲钱

没有作乐的闲钱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词人,他的天赋很高,七岁就能作文,神气从容,气度非凡。十四岁,张知白以 神童的身份,将他推荐给朝廷,正巧赶上宋真宗亲自主持的殿试,便让他参加考试。晏殊一见试题,就向真宗说: 这篇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