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善法师:何为温养念佛?

何为温养念佛?
 
今天我说一下温养念佛的方法,念佛要向里边念,不要向外边念,向净中念,就是审视自己的内心,体会其中的奥妙,那种静静的从心底流淌出这声阿弥陀佛的声音,体现一个干净的净字,安静的静字,体现一种无忧无虑,无欲无求,体现一种内在,体现一种自然,体现一种收敛,体现一种包容,体现一种不急不忙,从容不迫,体现一种悠哉悠哉的心。以此心地来念佛,是为温养念佛.
 
刚才就是温养念佛,大家情绪非常平静, 非常内在,音声也非常的饱满, 体会得也非常的内在, 非常的细微,也非常的柔和. 温养念佛也会体会到念佛的内在,无欲无求,不慌不忙,不急不缓,不轻不重,不大不小,不内不外,不强不弱,完全是一个非常平常, 非常平和, 非常柔软的, 完全没有挂碍的, 自自然然的, 自自在在的念佛方式, 是为温养念佛。
 
这种念佛是一种受用, 是一种享受,自己要体会,向内在用劲。完全转在内在。不求热闹,不看别人,是内在的一种体会。向寂静处体会,向简单处体会,不求那么复杂,简简单单的阿、弥、陀、佛,非常简单. 向安住当下体会, 安住当下一声佛号, 无限的安住,无条件的安住,不管什么条件,你就安住在佛号上, 谁来了也不管,什么情绪状态也不管,什么业力状态也不管,什么环境状态也不管,就是安住,为什么不安住啊? 难道这句佛号得阿弥陀佛的加持, 入法界流,汇法界海,契入法界之心,让般舟圣众来成就你,来造就你. 让所有般舟行人的功德都流向你,还不够吗?还不好吗?如果你能安住这声佛号,而这个安住是经历考验的,不管是吃的,喝的,睡的,讲的。情绪的种种考验,百炼成钢,都经历考验以后, 都能安住. 这个时候才是真的, 向安住这方面去体证, 向不思不想, 无忧无虑无求, 不急不忙去体证. 急啥? 是不是? 你这样如是安住这声佛号, 如是无忧无虑, 如是无争无求, 如是从容不迫, 如是不慌不忙, 如是没有挂碍担心, 没有欢喜, 没有期盼, 这种无限的安住, 你圆满了没有啊? 当下圆满不圆满? 当下已经圆满究竟,何求何待以后往生呢?剩下的事情无非就是安住, 安住, 安住. 是不是啊? 做而已,不但是自己安住,还体会在成就别人,让别人安住上,这才是真的安住.那夫复何求,还有何事啊?没有事了,没有求了,没有忧了,都没有了.所以讲,要向这里边去体会,去体味,是为温养念佛.念佛要念内在,念佛要念跟本,念佛要平和自己的心态,柔软自己的身心,安住自己的情绪等等.好,祝愿大家在经过这段时间的勇猛精进之后,有一个无限安住当下,当下念佛的心态,得大利益,得大解脱,阿弥陀佛.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正净法师:念佛三昧摸象记浅释(三)

正净法师:念佛三昧摸象记浅释(三)

念佛三昧摸象记浅释 证净法师主讲(三) 【返念自念, 返观自观。即念即观, 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 念外无观。全观即念, 观外无念。观念虽同水乳】 这段是告...

圣严法师《永不疲倦》

圣严法师《永不疲倦》

不寐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大智度论卷三) 失眠时觉得长夜漫漫,疲倦时觉得路途遥远,而愚痴的人生死无尽,是因为不明正法。 这四句话以夜长、路长来比喻愚昧的人,走在生死的道路上也是很长。...

宣化上人:今生富贵是何因

宣化上人:今生富贵是何因

修地藏法门,第二十四种利益是:宿福受生。你前生有善根,有福报,今生是乘着福报来的,乘福受生;宿福受生就是前生做的功德很多,善根很深厚,因前生的福报,而今生受生来享受的。 我们今生富贵是何因?前生斋僧济...

上根人尚会从迷入迷,更何况中下根人

上根人尚会从迷入迷,更何况中下根人

佛应我们的根机,施设八万四千法门。通途佛法,一个重要的特点,都是要靠自力修行。纵然有些修行人宿世的善根深厚,甚至今生精进勇猛,能够彻悟自心,就是能够大彻大悟,大开圆解,但是不等于了生脱死了。因为了生...

学佛之简明标准

学佛之简明标准

然于佛法,各人当有理解与行为之简明标准,庶可无所歧疑而自度度他。 修学佛法有二:一、理解,二、行为。以理解贯入行为之中,则能行解一致;以行为履践理解之实,则能行解相应。 先言理解,即是无我缘成四字。...

印光大师法语摘录之信愿篇

印光大师法语摘录之信愿篇

其余法门,小法则大根不须修,大法则小根不能修。唯兹净土一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则五逆十恶,阿鼻种性,亦可预入其中。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欲即生了生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