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善法师:何为温养念佛?

何为温养念佛?
 
今天我说一下温养念佛的方法,念佛要向里边念,不要向外边念,向净中念,就是审视自己的内心,体会其中的奥妙,那种静静的从心底流淌出这声阿弥陀佛的声音,体现一个干净的净字,安静的静字,体现一种无忧无虑,无欲无求,体现一种内在,体现一种自然,体现一种收敛,体现一种包容,体现一种不急不忙,从容不迫,体现一种悠哉悠哉的心。以此心地来念佛,是为温养念佛.
 
刚才就是温养念佛,大家情绪非常平静, 非常内在,音声也非常的饱满, 体会得也非常的内在, 非常的细微,也非常的柔和. 温养念佛也会体会到念佛的内在,无欲无求,不慌不忙,不急不缓,不轻不重,不大不小,不内不外,不强不弱,完全是一个非常平常, 非常平和, 非常柔软的, 完全没有挂碍的, 自自然然的, 自自在在的念佛方式, 是为温养念佛。
 
这种念佛是一种受用, 是一种享受,自己要体会,向内在用劲。完全转在内在。不求热闹,不看别人,是内在的一种体会。向寂静处体会,向简单处体会,不求那么复杂,简简单单的阿、弥、陀、佛,非常简单. 向安住当下体会, 安住当下一声佛号, 无限的安住,无条件的安住,不管什么条件,你就安住在佛号上, 谁来了也不管,什么情绪状态也不管,什么业力状态也不管,什么环境状态也不管,就是安住,为什么不安住啊? 难道这句佛号得阿弥陀佛的加持, 入法界流,汇法界海,契入法界之心,让般舟圣众来成就你,来造就你. 让所有般舟行人的功德都流向你,还不够吗?还不好吗?如果你能安住这声佛号,而这个安住是经历考验的,不管是吃的,喝的,睡的,讲的。情绪的种种考验,百炼成钢,都经历考验以后, 都能安住. 这个时候才是真的, 向安住这方面去体证, 向不思不想, 无忧无虑无求, 不急不忙去体证. 急啥? 是不是? 你这样如是安住这声佛号, 如是无忧无虑, 如是无争无求, 如是从容不迫, 如是不慌不忙, 如是没有挂碍担心, 没有欢喜, 没有期盼, 这种无限的安住, 你圆满了没有啊? 当下圆满不圆满? 当下已经圆满究竟,何求何待以后往生呢?剩下的事情无非就是安住, 安住, 安住. 是不是啊? 做而已,不但是自己安住,还体会在成就别人,让别人安住上,这才是真的安住.那夫复何求,还有何事啊?没有事了,没有求了,没有忧了,都没有了.所以讲,要向这里边去体会,去体味,是为温养念佛.念佛要念内在,念佛要念跟本,念佛要平和自己的心态,柔软自己的身心,安住自己的情绪等等.好,祝愿大家在经过这段时间的勇猛精进之后,有一个无限安住当下,当下念佛的心态,得大利益,得大解脱,阿弥陀佛.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观世音菩萨故事::史丞相不识观音

观世音菩萨故事::史丞相不识观音

宋高宗绍兴年间,四明人史诰来游普陀山。一日他与同行程某前往潮音洞紫竹林礼拜观音大士,他们来到了潮音洞,只见此地背山处紫竹繁茂,濒海则巉岩突兀,境观绝为清净,于是他...

为何你要甘受轮回

为何你要甘受轮回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受轮回。旷劫至今,曾无省励。故示苦乐两土,爰开折摄二门。激之扬之,俾欣俾厌。胜心既发,净业斯成。《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这段一方面指出了阿弥陀佛的悲心,同...

她曾四次见到虚云长老,晚年一心一意求生净土

她曾四次见到虚云长老,晚年一心一意求生净土

人们都称她是老菩萨 我第一次来东林寺时,在天王殿后面看到一位身材矮小、年逾花甲的老人,她左手拿着一把香,右手撑着伞,给来往的游客和信众递香,并嘱咐每人一支香,要双手点香。后来才知道,她就是人们所称道...

慧律法师:要站在别人的立场着想

慧律法师:要站在别人的立场着想

心理学家说: 我们一定要了解别人的立场,人与人之间会冲突、会不愉快、会争执,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如果你站在对方的立场,也站在自己的立场想想,立场交换,就不会那么烦恼了。立场不同看法就不同,作...

熏习的好处,我是自己证明的

熏习的好处,我是自己证明的

《大乘起信论》讲熏习修。你感觉你哪一样烦恼重,你就慢慢熏习,把你熏变了。如果你一天在香铺里头,你出来满身是香的;如果你在鱼市,你出来都是臭的。你要是坐车,在卖鱼的码头走一趟,你那辆汽车闻起来都是鱼腥...

如何忏悔以前的过失

如何忏悔以前的过失

问:如何忏悔以前的过失? 慧律法师答:你就记得,佛法不是一直停留在过去,也不是一直在忏悔,业性本空。你跟他讲,重点是从现在做起,而不是一直逗留在以前的回忆。 你就告诉他是一种增上缘:没有痛苦的人生是...

阅读剩余的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