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照法师:念佛四阶段

念佛四阶段

念佛法门,广大如虚空,清净无杂染,乃是释迦弥陀两土世尊自性清净心的全体大用实相妙理所彰显,非常殊胜不可思议。念佛人要在妄想当下转为念佛,唯此一处为下手功夫,离此更无玄妙可得。但精进修行持名念佛,作功夫时,进退得失,也要稍微了解一二,免得自己无端疑惑。通常人念佛可分为几个阶段:
最初阶段,信心猛生,精纯无比,感觉念佛真好,能令自己妄念消除,心常清净欢喜。
第二阶段,继续用功,反而逐渐感觉妄念又开始多起来,越来越多,源源不断,犹如流水,剪不断理还乱,并且容易发动习气无名烦恼。
第三阶段,妄想逐渐消停下来,自以为修行得力有受用,于是好言他人用功对错、得力不得力、好为人师,虽然内心较安,但是如果不觉察自己的习气在作祟,恐怕功夫会有退转的可能。
第四阶段,念佛精进,绵绵密密,隐隐进入安心无念佛号清明心灵澄澈的境界,如此功夫成片,即可打开本来,证得念佛三昧。仁者念佛还在初级阶段往第二阶段的路上,不可懈怠放逸而退却哦!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可通入路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可通入路

原文: 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 是故《正法念经》云:行者一心求道时,常当观察时方便。若不得时,无方便,是名为失,不名利。何者?如攒湿木以求火,火不...

释迦牟尼佛广传:常不轻比丘得名由来83

释迦牟尼佛广传:常不轻比丘得名由来83

释迦牟尼佛广传(下)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 译释迦牟尼佛广传 六、精进品 83.常不轻比丘得名由来六、精进品83.常不轻比丘得名由来无量劫之前,畏宣妙音王如...

祖师在生死关头,尚且要示现恳切念佛

祖师在生死关头,尚且要示现恳切念佛

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上八相成道就是要饶益众生,在给众生的种种利益当中,一个核心的大利就是了脱生死轮回。我们众生在这里有种种的痛苦,但最大的痛苦、大患无过于生死的大患,所以佛就在这个核心点上要给我们本质上...

宣化上人:世界成就品第四⑪

宣化上人:世界成就品第四⑪

世界成就品第四◎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美国万佛圣城宣化老和尚讲述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五)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五)

9、恒顺众生愿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剎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此是说明第九恒顺众生大愿的内容。恒是恒常,随是随顺...

转定业与因果律的悖论

转定业与因果律的悖论

我曾经讲过,定业要是可转,没有因果了;定业不可转,就没有人成佛了。那就是说,佛力是不是能抵得住业力?你是问我这个问题。业力得你自己抵、自己消;自做业,你要自己受。所以过去有这么一个故事,说老虎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