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法师:唯说念佛 缘起

《唯说念佛》
 
讲述者:净宗法师
整理者:佛恩居士
出版者: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简介:
本书为净宗法师二○○二年于山东龙口的开示,全书乃讲解《净土宗略要文》(收录在《大正藏》第八十三册),说明净土三经一致的宗旨,在于「唯说专念弥陀名号得生」。知此,则专修念佛万牛莫挽,往生净土如握左券。

 

 念着「南无阿弥陀佛」,你是否被佛的慈悲感动过?

 佛法本来是最有人情味儿的,因为佛爱众生甚于父母爱孩子。

 因果的沉重、六道的恐怖令我们心急如焚,岂不知佛的心比我们还焦急,恨不能把十方众生一时接到极乐世界。

 正因如此,净土法门不是要我们修到某种境界去感动阿弥陀佛(就好像应聘考试,一万个人中只取前三名),而是阿弥陀佛用他的慈悲感动我们,让我们称念名号、接受救度。人人皆可称名,人人皆能得救。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对我们每个众生都是开放的,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谁都知道:念佛能往生。但是,一提到行持,人们很容易把这普机普缘之教说成一机一缘之法:达不到一心不乱不能往生,不断烦恼不能往生,不修助行不能往生,临终把握不住正念不能往生……

 既入佛门,谁不想断除烦恼?谁不想清净此心?然而,由于我们根机不堪,这种种条件实在难以达到,久而久之,我们的心被吊到了半空,往生似乎变得越来越渺茫,一想到生死大事,心里就忐忑不安。《无量寿经》说「信心欢喜」、「欢喜踊跃」、「欢喜信乐」,我们的念佛怎么跟经中讲的完全不同?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心净则土净」、「心水浑浊,佛月不能现前」……这些引自别宗的高深理论使我们约定俗成地把《阿弥陀经》的「一心不乱」理解为止息妄念、摄心归一的功夫境界。于是,「方便法门顿生荆棘,易行之道翻成险径」(黄念祖居士语)。

 善导大师完全站在净土宗的立场,集成了龙树、天亲、昙鸾、道绰的净土理念,纠正了诸宗行人对净土宗的曲解,将释迦、弥陀二尊的本怀和盘托出:一切善恶凡夫皆可称佛名号、乘佛愿力、往生报土。念佛是乘佛愿力,不是做功夫。

 净宗法师的开示,完全忠实于善导大师思想,以净土三部经为依据,目标专一,不涉他宗,深入浅出,不尚玄妙,朴实亲切,打动人心,把阿弥陀佛的名号送到每个浊世凡夫的嘴边,让我们欢喜踊跃地称念,丝毫不担心自己的往生,真正体现净土宗「简单化、易行化、民众化」的特点;当年善导大师在长安城的教化风格也正是如此。

 为方便莲友学习、研讨,我们把净宗法师的开示录音带整理出来,试着将初稿拿给大家传阅。读过的莲友无不眼前一亮,「心里像点了盏明灯似的」,三经教旨豁然通透,人生大事终有依托,从此真正开始老实念佛,不再妄自尊大、好高骛远;不再见异思迁、摇惑不定;不再寻奇觅巧、旁征博引,试图用各种般若经典圆解净土法门,以抚慰自己那颗疑惧的心。

 净业行人当中,的确有一些尊贵的念佛人,并不懂得很多道理,只认定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老老实实一句佛号,念得再多也不觉得累││这可谓净土门的上上根,印光大师谓之「愚不可及」,很少有人比得上。

 但是,像我们大多数人,如果不把往生净土的道理弄明白,是没办法老实念佛的,「这样念着佛就能往生吗?心不清净怎么办?妄念怎么办?恶业怎么办?还有临终……」

 那就让我们暂时放下自己的成见,从净宗法师平实而生动的开示中领略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领受阿弥陀佛的慈悲宏恩吧。

 为便易读易记,我们在整理净宗法师的开示时添加了小标目。为满足广大莲友的渴求,兹按讲解先后顺序及各讲份量厚薄编为三册,另取书名,作为「净宗讲话之一、二、三」出版,而与法义开展的次第也刚好吻合。

 一、《净宗略讲》。内含净宗法师二○○一年大连开示四篇:《净土宗大意》、《善导大师要弘二门判略讲》、《阿弥陀经略讲》、《印光大师法语略讲》。第一篇说明圣道门与净土门的差别,而重在净土门;第二篇说明净土门内要门与弘愿的差别,而重在弘愿;第三篇是就净土正依三经之一的《阿弥陀经》的要点所作的开示;第四篇精选印光大师的法语而作讲解,说明净土法门之所以称为特别法门,在于仗阿弥陀佛弘誓大愿力,而劝极生信愿。

 二、《念佛胜易》。同是二○○一年大连开示,讲解《念佛感应录序言》,着重说明念佛法门简捷易行,利益殊胜。

 三、《唯说念佛》。二○○二年山东龙口开示,讲解《净土宗略要文》,说明净土三经一致的宗旨,在于「唯说专念弥陀名号得生」。知此,则专修念佛万牛莫挽,往生净土如握左券。

佛恩  二○○四年十一月三十日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圣严法师《心怀大悲,世界大慈》

圣严法师《心怀大悲,世界大慈》

在中国文化之中,代表慈悲的是女性,所以母亲被称为慈母;在佛教里面,代表慈悲精神的是观音菩萨;在我们一般大众的印象中,观音菩萨总是显现女性形象。女性象征着慈悲,那么慈悲的内容、范围是什么呢? 从我们的认...

星云大师:如何教育子女?

星云大师:如何教育子女?

父母,除了教育子女以外,还要对子女未来前途有一番帮助。如何对待子女呢?有五点意见:  一、教育子女不可为恶:我们教育子女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要让他做坏事。他讲坏话了...

净空法师:澳大利亚大火灾中的观音灵感奇迹

净空法师:澳大利亚大火灾中的观音灵感奇迹

同学们,我们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这虽然是个乱世,我居住的地方就是净土,为什么?心净,心净则佛土净。我们这次在宗教和平会议里面,见到一位比丘尼...

患癌或重病,该何去何从

患癌或重病,该何去何从

患癌、或重病,何去何从? 假如您是一个信佛念佛已经很开心欢喜的人,那是没有必要谈什么话的:假如您这一生还没有很好的准备就已经患癌症,或是其他的重病,以至于内心很苦闷,生活很恐怖,不知道何去何从?那么...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三、谈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三、谈

三、谈谈净土念佛法门 ——徐恒志老人讲于佛教安养院 (1988年1月27日)许洪亮编录 提 纲 一、净土法门是无量法门中的特别法门 二、念佛法门的二大特点...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由这简单的两句话,就可以了解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为我国民间所普遍崇信。尤其是观世音菩萨的圣像金容,在都市、村庄、船上,差不多有人烟的地方,都有人供奉,更可见观世音菩萨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