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法师:唯说念佛 正讲 第十七条「净业时节」

【正讲】

第十七条「净业时节」之文
 

第十七文:修行净业时节延促之文。

  「延」就是延长,长时间。「促」就是短时间。那么,修学净土宗在时间上有什么要求呢?

《观经疏》第四云: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两段三句。第一句是从多说到少,「上尽一形」,就是一辈子念佛;然后「下至一日」,有的人他只有一天的寿命,那就「下至一日」;有的人连一天的寿命都没有了,他只剩下一个小时的寿命了,那就「下至一时」;有的人连一个小时的寿命都没有,他只有临终一口气,那叫「下至一念」。这是从多到少,万不漏一。

  「或从一念十念」,从初发心专修念佛第一念到十念,十念到一时,一时到一日,一日到一辈子,从少到多。

  总之,从多到少、从少到多都是念念念佛。《无量寿经》「乃至十念」是从多到少:上尽一形,乃至一日,一时,十念、五念、三念、一念;《阿弥陀经》「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七日」叫从少到多,对不对?然后「若八日,若九日……若一辈子」。

  大师最后总结说:大意者,大致的意思。前面是细说,这里是总结。一发心以后,总结前面第二句「或从一念……」;誓毕此生,总结第一句「上尽一形……」;「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是双结前两句,这是目的。从一发心开始,就打定注意、瞄准西方,一辈子念佛,所以叫「上尽一形……」;一辈子的念佛还是从最初一念信顺开始,念念相续,念念不移,没有改变,所以说「或从一念……」。

  像我们各位,听到净土念佛法门,相信了,昨天、今天来听闻,就来学这个法门了,这个心一发起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这一辈子不再退下来了,也不改转法门,专念弥陀名号,专求极乐净土,专靠彼佛誓愿。「唯以净土为期」,直到命终见佛来接引;生命不息,念佛不止,有一口气就念一句佛,这是净土门念佛。并不是说「我就念一句十句」,那是错误的,是各随自己的时间忙闲、根机是精进还是不太精进,根据我们的状况来专修念佛,总之,以多念佛、相续念佛、一辈子专于念佛为要。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印光大师论往生品位

印光大师论往生品位

关于往生极乐世界的辈品,《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第十四观至第十六观分为上、中、下三辈,每辈又分为上、中、下三品,合为三辈九品。 《佛说无量寿经》: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 三辈的共...

瞻礼供养地藏像的感应

瞻礼供养地藏像的感应

【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 三十三天就是忉利天。他当有一百次生到忉利天,永不堕三途。仅...

印光大师讲述的三桩观音菩萨治病救人的真实故事

印光大师讲述的三桩观音菩萨治病救人的真实故事

『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诵这个神咒,世间八万四千种病,就是不管什么病,身体的病、精神的病,疑难杂症什么病都能治,无不差者,就是没有治不好的病,诵大悲咒没有治不好的病。昨天...

【推荐】时时微笑念佛,每一念都改造命运

【推荐】时时微笑念佛,每一念都改造命运

我们无法要求环境都顺我们的心,但是要练习把一切都当作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一切都帮助我们忆佛念佛周围环境越是吵,我心念佛念越好。各种声音都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各种声音都提醒我们念佛。百千种...

海涛法师《解脱正因》

海涛法师《解脱正因》

各位来参加八关斋戒,乃至拜《梁皇》,要正确依止三种心。当你具足有这三种心才具备忏悔的力量。一、出离心,因为深深感到生命之苦,所以生起出离轮回痛苦的决心,这也是佛宣说真理的第一个圣谛。有出离心之后,将一...

求「长生不老」是人最大的欲望

求「长生不老」是人最大的欲望

在我的一生中,有不少人无数次问过这些问题。一个做了几十年医生的人,如果没有宗教家的仁慈怀抱,有时真会厌恶自己当时何不学春耕,懒得再讲病理;同时更会讨厌求诊治病的人存有顽强的主见,不肯合作。我虽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