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福法师:选择十五种念佛方法

选择十五种念佛方法

(1)、持名念佛:相信一念果德即是佛因地,不求神通智慧,不求离生死、不作涅槃,烦恼菩提皆不作念,为信一佛果皆全部佛因。其他诸法不谤不赞,皆作佛名之因,果不虚设。因地暗合妙道,身在世俗,专持佛号,心中无事,念念在兹相续,三昧现前非为难事,但恒在一心难持,若能持者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2)、观想念佛:观察阿弥陀佛国依正庄严,思维阿弥陀佛因地修行功德,专想阿弥陀佛身相如满金山,放大光明弥漫世界,十法界众生尽当其中,显示差别皆悉念佛,阿弥陀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如是思维念念相续,具足一念永觉即得往生得不退转。

(3)、观相念佛:观察阿弥陀佛八万四千相印无量诸佛三十二相,

摄无量众生具足无住生心利益好。

观察:

阿弥陀佛庄严净眼相遍法界印十方众生色相界。

阿弥陀佛清净耳相遍法界印十方众生声相界。

阿弥陀佛圆满鼻相遍法界印十方众生香相界。

阿弥陀佛平等舌相遍法界印十方众生味相界。

阿弥陀佛功德身相遍法界印十方众生触相界。

阿弥陀佛无生意相遍法界印十方众生法相界。

十方众生各随其愿其业,弥陀无量相好皆所安立,阿弥陀佛立相如虚空,今现在说法,宣布句号功德,众生闻者身心柔软即得往生彼国,住不退转。

(4)、圆融念佛:弥陀光明显法界周遍同体,弥陀寿命显五道众生三际一念。上无诸佛下无众生,遍际光明,唯存一念觉性,大声念佛,念念觉心相印,如幻如化,三昧现前绝非难事,贵在信心具足,决定往生四土同证。

(5)、理一心念佛:相信南摩阿弥陀佛遍法界,事即我现前一念心,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取不舍,因久远迷而不识,今闻开显,一声佛号,无事无理,无文无言,究竟直心,大事竟毕,如水待月,一切现成。

(6)、全事在理念佛:专意诸善法,心归净土,万善一体,不离当念佛名,全事即理,而持佛名即待善持,一切善法的事即全部南摩阿弥陀佛佛名号的理,不持而自持,全善即佛名的大乘理念。

(7)、事一心念佛:深信阿弥陀佛和极乐国土,一心恭敬,于一切法生清净心,善功德常行平等,心无所住,一心回即得往生彼国,住不退转。

(8)、一理全事念佛:专理上一念南摩阿弥陀佛,亲闻观察融入阿弥陀佛一切事上修行,理上一念佛名会心于事境法界,理事呼呼相应,合二为一,圆融无碍中道观念,信心专持佛名,意达诸法,依佛愿力,现生净土也。

(9)、一事废事念佛:又一佛名废一切事的修行,以一念废一切念,说理即事全佛号,说事即理全一心,放下万缘不作,只一心念佛。一心即理全事,佛号全事即理,心领神会,不作他求,何果不得也?对执着的人所修特别方法。

(10)、声闻乘念佛:如理观察世间实相,苦空无常,无我涅槃,常住寂灭,执法空寂灭相,今闻佛说阿弥陀名号生大乘善信,一心念佛,得生净土。

(11)、缘觉乘念佛:观察世间缘生缘灭,本无所住,而生其心,缘起性空,常住自性功德,心中无事,于法执自在心,今闻佛说阿弥陀名号功德生大乘善信,一心念佛,得生净土。

(12)、大乘念佛:上求佛道供养诸佛,下化众生起大悲心,通达空性,究竟无生,今闻弥陀名号,功德深广,摄无量诸佛微妙法,取无量众生为机缘,能满大乘菩萨愿故,一心信受称念宣扬名号功德,同归净土。

(13)、追顶念佛:首闻名号功德广大,信心欢喜,愿生彼国,但业障深重,不能相续。但以意为念佛,在耳为闻,句句相接,犹如佛珠在手,捏珠不断,久久薰习,不免有妄想生,断念再从头起,久久念成一片佛号,心境俱忘,手中最好不要拿珠,触物分心,生分别妄想,易得病生,难入持名三昧也。

(14)、求愿念佛:心诚必灵,感应道交,何愿不成也?心诚在一心,相信一切诸佛菩萨天龙八部护念付嘱,相信阿弥陀佛慈悲无碍智慧无碍愿力无碍神通无碍,光明遍照十方就在我当下,一心求之必能感应,求福得福、求慧得慧、求生净土即得往生,真实不虚也。

(15)、执着念佛:心怀恶念,谤诸善法,排挤诸法,唯执一句六字作功德想,不会佛意,亦不修善法及不信人天福德,但有称佛名能灭罪故,当往生净土,心因不开解于边地疑城,不见三宝,不闻父母。所谓带业往生就是此类。

偈曰:

一真法界,唯尊弥陀

放无量光,化无量佛

是心作佛,佛佛同源

弥陀念佛,佛念弥陀

 

弥陀大愿于法界

摄诸菩萨成功德

闻佛大愿心不动

令诸有情入愿海

 

弥陀示现缘性空

令舍无为烦恼坑

闻信弥陀尽法界

外现声闻作三乘

 

凡夫执着差别心

竟本来自法界生

世间种种差别相

如来空藏圆摄中

是不平等世间相

本自如来平等性

凡等当以差别相

观成弥陀大悲身

一念弥陀心相印

无尽佛前报佛恩。

二0一0年十月初四闭关房笔记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慧律法师《包容异己》

慧律法师《包容异己》

人,生而不平等。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穷究一生的研究,然后,想要为这个问题,提出一个圆满的答案。但唯有佛陀人人都能成佛的理论,才真正为众生提出了究竟解决之道。 人的差异性,有来自先天的业力,及后天的努力...

梦参老和尚讲述开刀的亲身体验

梦参老和尚讲述开刀的亲身体验

当我到台湾动手术开刀的时候(一九九六年元月),我发了一个愿,很简单,我说:地藏菩萨加持我,别死在医院。为什么呢?死在医院影响很大。 那一天我在开刀的时候,我的在家、出家弟子们,好多人围在那个地方。医...

文殊菩萨是修何法门而成就的

文殊菩萨是修何法门而成就的

文殊菩萨在众生面前主要代表法,同时也以善知识的形象来启发我们的菩提心,启发我们的大乘心,启发我们空性的般若正见,文殊菩萨其实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智慧身体。 当我们回光返照观察自心时,会发现心外一切...

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说净土

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说净土

浅说净土(二) 药师山紫云居士 壹、前言此期以建造净土、幻化佛身相及净土中的修持法为要点,净土中是可以修成应身佛。 (一)发愿: 修行者因地的愿力非...

慧律法师《幸福与安详》

慧律法师《幸福与安详》

安详,是真正的生命。心里面没有祥和之气的人,永远得不到幸福。想得到幸福,从内心里头要有【安详】两个字。要能够【放得下】,才能保持一颗祥和之心。 有一位女信徒,她的独生子才十一岁就生病逝世了,她来到我的...

【推荐】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推荐】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有问: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菩萨曰:汝但息想定虑,徐徐念去。要使声合乎心,心随乎声。念久自得诸念澄清,心境绝照,证入念佛三昧。然平日必须多念,从千至万,心无间断,则根器最易成熟。若强之使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