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福法师:选择十五种念佛方法
选择十五种念佛方法 (1)、持名念佛:相信一念果德即是佛因地,不求神通智慧,不求离生死、不作涅槃,烦恼菩提皆不作念,为信一佛果皆全部佛因。其他诸法不谤不赞,皆作佛名之因,果不虚设。因地暗合妙道,身在世俗,专持佛号,心中无事,念念在兹相续,三昧现前非为难事,但恒在一心难持,若能持者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2)、观想念佛:观察阿弥陀佛国依正庄严,思维阿弥陀佛因地修行功德,专想阿弥陀佛身相如满金山,放大光明弥漫世界,十法界众生尽当其中,显示差别皆悉念佛,阿弥陀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如是思维念念相续,具足一念永觉即得往生得不退转。 (3)、观相念佛:观察阿弥陀佛八万四千相印无量诸佛三十二相, 摄无量众生具足无住生心利益好。 观察: 阿弥陀佛庄严净眼相遍法界印十方众生色相界。 阿弥陀佛清净耳相遍法界印十方众生声相界。 阿弥陀佛圆满鼻相遍法界印十方众生香相界。 阿弥陀佛平等舌相遍法界印十方众生味相界。 阿弥陀佛功德身相遍法界印十方众生触相界。 阿弥陀佛无生意相遍法界印十方众生法相界。 十方众生各随其愿其业,弥陀无量相好皆所安立,阿弥陀佛立相如虚空,今现在说法,宣布句号功德,众生闻者身心柔软即得往生彼国,住不退转。 (4)、圆融念佛:弥陀光明显法界周遍同体,弥陀寿命显五道众生三际一念。上无诸佛下无众生,遍际光明,唯存一念觉性,大声念佛,念念觉心相印,如幻如化,三昧现前绝非难事,贵在信心具足,决定往生四土同证。 (5)、理一心念佛:相信南摩阿弥陀佛遍法界,事即我现前一念心,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取不舍,因久远迷而不识,今闻开显,一声佛号,无事无理,无文无言,究竟直心,大事竟毕,如水待月,一切现成。 (6)、全事在理念佛:专意诸善法,心归净土,万善一体,不离当念佛名,全事即理,而持佛名即待善持,一切善法的事即全部南摩阿弥陀佛佛名号的理,不持而自持,全善即佛名的大乘理念。 (7)、事一心念佛:深信阿弥陀佛和极乐国土,一心恭敬,于一切法生清净心,善功德常行平等,心无所住,一心回即得往生彼国,住不退转。 (8)、一理全事念佛:专理上一念南摩阿弥陀佛,亲闻观察融入阿弥陀佛一切事上修行,理上一念佛名会心于事境法界,理事呼呼相应,合二为一,圆融无碍中道观念,信心专持佛名,意达诸法,依佛愿力,现生净土也。 (9)、一事废事念佛:又一佛名废一切事的修行,以一念废一切念,说理即事全佛号,说事即理全一心,放下万缘不作,只一心念佛。一心即理全事,佛号全事即理,心领神会,不作他求,何果不得也?对执着的人所修特别方法。 (10)、声闻乘念佛:如理观察世间实相,苦空无常,无我涅槃,常住寂灭,执法空寂灭相,今闻佛说阿弥陀名号生大乘善信,一心念佛,得生净土。 (11)、缘觉乘念佛:观察世间缘生缘灭,本无所住,而生其心,缘起性空,常住自性功德,心中无事,于法执自在心,今闻佛说阿弥陀名号功德生大乘善信,一心念佛,得生净土。 (12)、大乘念佛:上求佛道供养诸佛,下化众生起大悲心,通达空性,究竟无生,今闻弥陀名号,功德深广,摄无量诸佛微妙法,取无量众生为机缘,能满大乘菩萨愿故,一心信受称念宣扬名号功德,同归净土。 (13)、追顶念佛:首闻名号功德广大,信心欢喜,愿生彼国,但业障深重,不能相续。但以意为念佛,在耳为闻,句句相接,犹如佛珠在手,捏珠不断,久久薰习,不免有妄想生,断念再从头起,久久念成一片佛号,心境俱忘,手中最好不要拿珠,触物分心,生分别妄想,易得病生,难入持名三昧也。 (14)、求愿念佛:心诚必灵,感应道交,何愿不成也?心诚在一心,相信一切诸佛菩萨天龙八部护念付嘱,相信阿弥陀佛慈悲无碍智慧无碍愿力无碍神通无碍,光明遍照十方就在我当下,一心求之必能感应,求福得福、求慧得慧、求生净土即得往生,真实不虚也。 (15)、执着念佛:心怀恶念,谤诸善法,排挤诸法,唯执一句六字作功德想,不会佛意,亦不修善法及不信人天福德,但有称佛名能灭罪故,当往生净土,心因不开解于边地疑城,不见三宝,不闻父母。所谓带业往生就是此类。 偈曰: 一真法界,唯尊弥陀 放无量光,化无量佛 是心作佛,佛佛同源 弥陀念佛,佛念弥陀 弥陀大愿于法界 摄诸菩萨成功德 闻佛大愿心不动 令诸有情入愿海 弥陀示现缘性空 令舍无为烦恼坑 闻信弥陀尽法界 外现声闻作三乘 凡夫执着差别心 竟本来自法界生 世间种种差别相 如来空藏圆摄中 是不平等世间相 本自如来平等性 凡等当以差别相 观成弥陀大悲身 一念弥陀心相印 无尽佛前报佛恩。 二0一0年十月初四闭关房笔记 迷惑时,我们失去所有时间,开悟后,我们拥有全部世界。 感恩的人,就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感恩的人,就是一个内心富有的人。感恩我的父母生养了我的色身,感恩我的师长传授了我的知识,感恩社会大众让我衣食无缺,... 又云,十心向往,命终必生彼佛国土,是《宝积》义。《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下面再跟《大宝积经》会通。《大宝积经》部头很大,一百二十卷,是唐代菩提流支翻译的。但实际上《大宝积经》是会集起来的一部经,不是菩...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诸佛塔庙,得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一者:得妙色好声。 二者:有所发吐言辞,人皆信伏。 三者:堂堂处众无畏。 四者:天人世间爱护。 五者:具足威势。 六者:威势众生,皆来亲附。 七者... 我们受完三皈依后,虽身同世俗,但心是菩萨,所获功德,不可思议。生命的目标不一样,心态不一样,生命的品质就完全不一样。这就好像出污泥而不染的莲华。在没有皈依前,我们虽有佛性,但完全汩没在如污泥浊水般的... 学法的时候应当经常地对照,像《地藏经》上说,要我们每天念一万声地藏王菩萨圣号,念熟一点,两个多一点钟头就可以。我曾经试验过,或者念快一点,念慢一点,相差时间不大,念快了,念得很熟悉了,南无地藏王菩萨...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 你只能给他(自己眷属)做功德回向,他究竟有没有得到呢?你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呢?就多用点功力。 三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