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念久了,心意识自然自然就没有了,这个

会用真心的人,恭喜你,你真的离心意识,那要恭喜你。为什么?你是法身菩萨,大乘教里面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就是这个境界,不用心意识了。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方丈室听《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把心意识放下了,不要它了,明心见性。换句话,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还是执着,你用的意;还是分别,你用的第六意识,用的是识;你还会落印象,这个我喜欢,那个我讨厌,阿赖耶的业习种子起现行,干这些事情。阿赖耶是轮回心,用阿赖耶,你就干的是轮回事,你怎么能出得了六道轮回!谁有本事能把心意识放下?可以说六道里头人找不到。那真的什么?真正大修行人,他才能办到。能办到,给诸位说,生死自在了。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清清楚楚,一点都不迷惑,真自在,想来就来,想去就去,来去自由。

实在讲就是因为这桩事情太难了,凡夫做不到,凡夫又真可怜,感动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发了一个慈悲心,建立这么一个道场,来接引大家、帮助大家,这个道场就是极乐世界。用什么方法叫你离心意识?他就用一句名号,你只要一心念,老实念,什么都不要想了,就念这一句佛号。念久了,心意识自然自然就没有了,这个法子高明。念得不成功,只要把烦恼伏住,轻轻伏住了,不起作用,你就能往生。这一招厉害,八万四千法门里头没有。这一招,所有的人都能去,真的叫万修万人去,你只要肯相信。任何法门都不能跟它比,因为它太容易,真正是方便、究竟、圆满、可靠,而且快速。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人不相信,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简单?不相信,所以把这个机会错过,就耽误了。你真的相信、真的明白,真肯干,一生没有一个不成就的,万修万人去。

真正的障碍不在外头,在自己。第一个大障碍是什么?舍不掉这个肉身,总认为这是我,这不是我。不是我,以为是我,这大错特错,我放不下。阿弥陀佛,你看他怎么教我们把我放下,他就教念佛。一天到晚念念不离阿弥陀佛,把我忘掉了,阿弥陀佛出现了,阿弥陀佛就是你的真心,阿弥陀佛就是你的真身。你到极乐世界去作阿弥陀佛去!阿弥陀佛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如来的总名号。像我们地球上这些人类,用一个「人」做总名号,说人,我们都是人,总名号。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的总名号。我们不能不相信,不相信,这个机会失掉太可惜了。学了佛,还在心外求法,你说你冤不冤枉?心外求法人很多,为什么?他没有深入经藏。所以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对我们的帮助大了。经称之为宝,宝都不要,你还要什么?这是法宝。佛在世,佛宝是第一,佛不在世,法宝是第一。从法里面,认识了真佛,离开法,你不认识佛。所以无想天也是障于见佛闻法,这叫难。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三二集) 2011/3/19 澳洲净宗学院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佛经中的六成就是什么

佛经中的六成就是什么

(一)信成就: 为什么以信为首呢?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是道的根源,功德的母亲,它能增长一切的善根,信是特别重要的,又《大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佛法如大海那样深,没有旁的方法可以...

圣严法师《无念不是断念》

圣严法师《无念不是断念》

所谓「无念」,是没有妄念,没有烦恼心,也就是「心无所住」,看到了只是看到,听到了只是听到,而不产生好恶。许多人自以为懂得佛法,就拿着一知半解的常识,任意理解佛法。 我最近就听到一种很奇怪的说法,说:「...

星云大师《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2》

星云大师《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2》

各位同学: 记得上周讲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我曾提出六点意见贡献大家,今天仍然提出几点意见,供各位参考: 一.从发心中担当责任 我们佛教青年经常会说要发心,但是很少听说要担当责任,更不知道责任的重要。...

我的老母亲

我的老母亲

我的老母亲现已93岁高龄了,身体还行,脑子有时不清楚。作为子女对母亲的那种爱无法用语言表达。过去未学佛之前,不懂怎样孝顺她,她说的每句话对与不对都要顶嘴。在一起时...

海涛法师:新年的第一件大事,你知道是什么吗?

海涛法师:新年的第一件大事,你知道是什么吗?

佛教新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礼赞称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因此,有以为年初一是弥勒佛的诞辰。其实弥勒还是菩萨,还是「当来下生」;弥勒佛尚未下生,那里来的生日呢?...

112岁老和尚惨遭棍棒毒打身体溃烂,神识出窍游

112岁老和尚惨遭棍棒毒打身体溃烂,神识出窍游

虚云禅师(1840~1959),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是以一身系五宗法脉的禅宗大德。虚云禅师一生极具传奇色彩,经历无数磨难,自云:“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