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末法时期,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讲到这里有人就会想,这个修行的方法我们能听明白,也听明白了,但是因为自己的习气太重,我执的习气太重,整天不是执着这个就是执着那个,再怎么努力这一生都很难做到无住相,大家千万不要因为习气重,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著有《金刚经讲义》的江味农居士生前常说“教宗般若,行在弥陀。”他一生持诵《金刚经》,对于《金刚经》他可以说独具心得,在讲义中他把他的金刚经注解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他主要还是修念佛法门发愿求生极乐世界的。在他病重的时候,他的同修道友为他助念,终日佛号不断,江居士安卧在床随着大家的默念。在他临终的时候,他对身边的人说:“金光遍照,佛来接引了”然后在诸位道友和家人的助念佛号声中安然往生。

末法时期我们众生的根器薄弱,确确实实是的,要想靠自力修行得解脱,的确是非常之难。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净土靠二力法门,我们只要信愿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就来接引我们。所以在修行方法上,我们最好还是选择念佛法门,深信切愿,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就像印光大师说的“即众生心,投入大觉海”,那么我们的心就直接进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功德大海当中,依靠弥陀的大愿接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横超三界圆证不退。

《金刚经》虽然不是我们净土法门的专经,但是对我们求生净土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我们要想往生,就要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明朝的传灯大师说:“娑婆有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所牵,而不得生。”更何况多爱呢?众生正是因为执着爱境,就像对儿女妻子父母、功名利禄等等,有一物放不下都会障碍往生。而去除心中贪爱的方法是什么呢?传灯大师说:“杜境者,非屏除万有,亦非闭目不观也,即境以了其虚,会本以空其末,万法本自不有,有之者情,故情在物在,情空物空,万法空而本性现,本性现而情念息,自然而然,非加勉强。”就是说,要除心中的贪爱,不是把你所贪爱的境界除掉,也不是闭起眼来不去看,而是要了知诸法的空性。《金刚经》正是帮助我们,认识世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使我们看清自己所贪爱的一切,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再怎么贪爱你也是得不到的,反而耽误往生净土的大事。你既然什么都不可能真正的得到、真正的拥有,那你心里自然就会轻轻松松的放下,而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了。

摘自宏圆法师《金刚经》讲义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达照法师:生命的内在景象

达照法师:生命的内在景象

平常人讲:你这人要自觉一点、思想要有觉悟。这里所指的觉悟只是停留在世间法的层面上。而我们佛法所讲的觉悟人生,是分五乘正法来安立。 首先你能够感觉到善恶落实在你的心行中的苦乐感受。所谓善就是你能感觉到快...

憨山大师《观心铭》

憨山大师《观心铭》

观身非身,镜像水月。观心无相,光明皎洁。 一念不生,虚灵寂照。圆同太虚,具含众妙。 不出不入,无状无貌。百千方便,总归一窍。 不依形气,形气窒碍。莫认妄想,妄想生怪。 谛观此心,空洞无物。瞥尔情生,便...

要想离开畏惧所求皆满,应该这样去做

要想离开畏惧所求皆满,应该这样去做

【十二缘所怖。追求苦所依。归敬地藏者。皆安住无畏。】 我们前面讲的十二因缘法,无论是过去世的、未来世的,总的来说,反正是你心里头一动起业了,这个叫业相。这个业相不会停止的,它会转变的,这个转变叫转相...

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这几天我没有进堂讲话,请各位原谅,我不是躲懒偷安,因为身体不好,又没有行到究竟,只拿古人的话和大众互相警策而已。我这几天不讲话,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有病,大家都知道我体力不支,众人会下讲话,不提起气来...

圣严法师《互信的建立》

圣严法师《互信的建立》

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建立在诚恳的基础上,有诚意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无法彼此互信的人们,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怀疑别人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伤害自己。尤其现代的工商业社会,只要一牵涉到利害关系,包括金钱利益、地...

道证法师:检讨修正自己的菩提心

道证法师:检讨修正自己的菩提心

讲到菩提心,净土宗祖师省庵大师有一篇《劝发菩提心文》。他将菩提心的表现、相貌写得非常清楚、明白。他以八种相,也就是邪、正、真、伪、大、小、偏、圆八种,来教我们检讨修正自己的菩提心。这篇文章大家都应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