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末法时期,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讲到这里有人就会想,这个修行的方法我们能听明白,也听明白了,但是因为自己的习气太重,我执的习气太重,整天不是执着这个就是执着那个,再怎么努力这一生都很难做到无住相,大家千万不要因为习气重,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著有《金刚经讲义》的江味农居士生前常说“教宗般若,行在弥陀。”他一生持诵《金刚经》,对于《金刚经》他可以说独具心得,在讲义中他把他的金刚经注解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他主要还是修念佛法门发愿求生极乐世界的。在他病重的时候,他的同修道友为他助念,终日佛号不断,江居士安卧在床随着大家的默念。在他临终的时候,他对身边的人说:“金光遍照,佛来接引了”然后在诸位道友和家人的助念佛号声中安然往生。

末法时期我们众生的根器薄弱,确确实实是的,要想靠自力修行得解脱,的确是非常之难。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净土靠二力法门,我们只要信愿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就来接引我们。所以在修行方法上,我们最好还是选择念佛法门,深信切愿,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就像印光大师说的“即众生心,投入大觉海”,那么我们的心就直接进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功德大海当中,依靠弥陀的大愿接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横超三界圆证不退。

《金刚经》虽然不是我们净土法门的专经,但是对我们求生净土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我们要想往生,就要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明朝的传灯大师说:“娑婆有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所牵,而不得生。”更何况多爱呢?众生正是因为执着爱境,就像对儿女妻子父母、功名利禄等等,有一物放不下都会障碍往生。而去除心中贪爱的方法是什么呢?传灯大师说:“杜境者,非屏除万有,亦非闭目不观也,即境以了其虚,会本以空其末,万法本自不有,有之者情,故情在物在,情空物空,万法空而本性现,本性现而情念息,自然而然,非加勉强。”就是说,要除心中的贪爱,不是把你所贪爱的境界除掉,也不是闭起眼来不去看,而是要了知诸法的空性。《金刚经》正是帮助我们,认识世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使我们看清自己所贪爱的一切,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再怎么贪爱你也是得不到的,反而耽误往生净土的大事。你既然什么都不可能真正的得到、真正的拥有,那你心里自然就会轻轻松松的放下,而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了。

摘自宏圆法师《金刚经》讲义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印光大师:家长当自问你是否正在用钱害子女

印光大师:家长当自问你是否正在用钱害子女

核心提示:印光大师,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生于1861年。幼时读程朱儒书,对佛法持批判态度,后因病阅佛经,方知佛法广博精深。21岁时前往终南山南五台莲花洞,礼道纯和...

经常这样去想,就不会怨天尤人

经常这样去想,就不会怨天尤人

有时我们认为是冤枉的业,是法律不公,或者处理你这件事处理得不正确,这就冤枉了。不过在地狱里没有一件冤枉事,都是你自己做的,自己去感的果。乃至于狱卒、阎王爷,这些都是由你自己的业所变现的。说有,确实是...

如何才能迅速积累福报

如何才能迅速积累福报

各位活在这个世间很重要,你要帮助别人,为了要帮助别人,我们要有福报。这个福报,第一个就是健康、长寿,第二个,有钱,第三个,别人尊敬你。不会看不起你。再来,智慧辩才好,所以菩萨有八德,这个八德你才能够...

印光大师《印造经像之功德》

印光大师《印造经像之功德》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导于世间,全仗经像住持,而后灯传无尽。以是之故。凡能发心,对于佛经佛像,或刻或写,或雕或塑,或装金,或绘画。如是种种印造等法。或竭尽己心,独力营办。或...

戒住则法住,有戒就有佛法

戒住则法住,有戒就有佛法

各位新戒,你们受戒,就要以戒为师。一个人,今后在佛教里面,你是何等人物,何等身份,是何等价值,就看你的受戒。这个戒里面啊,包括发心,包括作务,包括威仪,包括利众,包括生活,都要以戒为根本。 尤其是你...

如何克服修行中的障碍

如何克服修行中的障碍

我们凡夫修道,业上没障碍是办不到的,从我们多生以来,先世所造的那些恶业重罪,跟你身体一起来了。你的正念生起来很困难,邪念很容易障碍你的信心,使你善根生不起来;或者生起来善根,又增长不了。这是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