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宦海叹浮沉 念佛登觉岸

宦海叹浮沉 念佛登觉岸

四十无闻古所悲,行藏念佛是便宜。
三分老色侵明镜,一片飞花脱故枝。
听*轮音生宝树,想功德水溢金池。
人间甲子如流电,莫道宽为净土期。

 ——楚石大师《列名净土诗》

问:弟子的丈夫在国内一所大学某机关任职中层干部多年,他自己感觉工作只用不到一半时间精力就能完成,才能不能全部发挥。他想继续往上奋斗,但没有机会更没有关系;想换工作,感觉干什么好像都没有意思。对于佛法,他是随缘学习。我跟他说人应志求解脱,他说做不到像我一样念佛。他形容自己心境是“拔剑四顾心茫然”。对于他这种人到中年的困惑,弟子不知道该怎么才能帮助他。恳请法师指点迷津!

答:你的丈夫没有被分到边远地区工作,还能做到中层干部,算是有福报的。首先你得要有感恩、知足的心。机关里面不是非要你发挥得多好,某些机关就是一张报纸一杯茶,人浮于事。他看破这样的现实,不要“拔剑四顾心茫然”,首先用一半精力把本职工作做好,另一半时间精力最好能学佛。一个学佛人如果正好能有很多清闲时间,那可是感恩戴德。现在他能有那么多时间带薪念佛,堪称难得。即便他现在对念佛还产生不了信心,那也可以顺便发展一点个人业余爱好,比如尝试书法、绘画、写作等,令其妄想心不至于去起惑造恶业。这个世间本就不理想,他不要去想象所谓很理想的地方,想换的工作,就一定会比他现在这份工作更好吗?好像两个人组建家庭后,相互之间不满意,想离婚再重找一个,那重找的就能比现在更好吗?这都是在打妄想,应该要安分守己。

俗话说:“人到中年不学艺,人过五十不盖屋。”人到中年该想想自己未来的生命终极归宿的问题了。生从何来,死向何去?有没有前生和来世?人到中年还不去观照生命当中这些大事,那真是太亏待自己了。因为人年轻时往往没有办法精进学佛修道,要追求学业、事业的成功,进而成家立业,养家活口。等社会责任、家庭责任都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可以利用剩余的空闲时间思考一下生死大事。所以人很需要了解宗教,建立信仰。如果你丈夫能像你一样念佛修行,他就可以从茫然无助的困境当中摆脱出来。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服务大众,神人共钦

服务大众,神人共钦

有一个成都的知府,叫张乖崖的,他有一次在梦中经历一桩事情。梦中有一个仙人,叫紫府真君,招呼他。他正跟这个紫府真君在谈话的时候,忽然有门客来报告,说:西门的黄兼济到了。黄兼济一进来,一看,是一个戴着方...

学佛感悟词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7

学佛感悟词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7

学佛感悟词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73:出畜生道生人天愿              ...

如何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如何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那么去佛不远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真相:阿弥陀佛离我们不远,那更贴近地说,阿弥陀佛就在我们的念头里面。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就入在我们的心想里面,就是我们的念头里面都有阿弥陀佛的法身,...

道证法师预知时至,回归弥陀愿海

道证法师预知时至,回归弥陀愿海

信愿坚固,勇猛精进。跨越忧恼,净心画佛 在病苦中,师父总是精进勇猛,信愿坚固,求生西方。时常清晨两点就开始做早课,观想和一切众生一起礼拜,然后盘坐背诵净土五经。除了定课之外,其他时间拜佛、念佛、画佛...

处理问题的八个方法

处理问题的八个方法

有能力的人善于处理问题,没有能力的人面临问题就手足无措。人生每天都要面对很多问题,早上睁开眼睛,就有早餐问题、电话问题、上班问题、会议问题、金钱问题,以及与那些人士有待商榷的问题。可以说,好的、坏的...

农历正月初一恭逢弥勒菩萨圣诞祈愿众生平安喜乐

农历正月初一恭逢弥勒菩萨圣诞祈愿众生平安喜乐

弥勒原是梵语音译,意译慈氏,又名为“阿逸多菩萨”,意思是“无能胜”。弥勒菩萨现居兜率陀天内院,经四千岁(相当于人间五十六亿年)之后降世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