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法师:念佛人应有的平常心态
念佛人应有的平常心态 学净土法门的人,或许有人会时刻向阿弥陀佛祈求,希望阿弥陀佛能够不时地显现在他的梦中;或者在静坐念佛时现个影子给他看;或者跟他对话;或者希望自己有异于一般人的感觉、感受、感应、感悟,成为阿弥陀佛的骄子、佛的唯一——“别人没有但我有”,甚至某一种通力、感受、历练,自己也好奇地想要去历练一番。 其实再怎么样,我们的心是无常的,最后也会回归平静;可是还是想去历练一番,然后再回归平凡、平常、平淡、平实的念佛。有的同修、莲友或许存着这种心,但这是一种危险的观念。为什么?因为恐怕一去不回,结果万劫不复,所以是很危险的。 智随法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平淡是真,念佛最乐》。我想,有些同修应该会认识到,这种说法确实合乎一个念佛人的心态,而触动自己的内心。 智随法师这样写: 世间万物,起伏不定,生灭不息,无不归于无常。没有不散的宴席,没有不落的太阳。忧悲苦乐,如同海上浪花,终归消散。 而人心好动、好奇、好玄,无不在浮动与期盼中追逐形形色色的幻影。艳丽之色(喜好的),则执持不舍;灰暗之色(厌恶的),便肆意回避。人人无不在得失忧喜中度过无常的岁月。外在的缘生缘灭,牵动着我们的神经,内心随之而生生灭灭。 静观世间:波涛过后,大海归于平静;风雨过后,大地归于平静;忧喜过后,人心归于平静。 走过风风雨雨,尝过酸甜苦辣,最终会感觉平淡最好,不追逐于风云般的无常;在平淡中度日,在平淡中念佛,在平淡中走过如梦幻般的人生,轻松自然地迈向净土,则生也安乐,死也安乐。 然无常的世间,因其绚丽多姿而感动人心。能安于平淡中,隐于佛光中,实乃人中芬陀利花,世上稀有之人也!别看他一贫如洗,别看他一字不识,摩尼之宝,实非他物能比也。 ──摘自二○○九年九月二十日“第十八愿善导释”(五) 相关文章杀猪为何没罪?佛性一恢复就知道众生是平等的,富人不能欺负穷人,开轿车的不能看不起骑自行车的。不要因为今天福报大,就可以欺负弱小的。我们今天做人了,是福报大,那个被我们宰杀的鸡是福报小,福报大的人欺负福报小的畜生,... 药师山·紫虚居士:西藏佛寺参访记要西藏佛寺参访记要 药师山紫虚居士 一、神秘西藏往生处理方式的省思 七月二十一日由成都飞到西藏的贡噶机场,在八年后的今天重回西藏,我第一个感觉是今天怎么如此寒冷... 圣严法师《结真正的善缘》教中有「结缘」的说法,意思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支持、协助,共同走上良善、光明的道路,所以「广结善缘」其实就是「普渡众生」。但是,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来与他人结缘呢?无论是用物质的援助或情感的关怀,只要不离... 你连这都不能做,还能做什么一封信也叫他退学,两封信也叫他退学。 因为家祖父是中医师,爸爸小时候都要帮忙炮制中药,手要帮忙切中药、脚要踩用于碾碎药材的石轮子,眼睛偶然才能看自己的书,嘴巴还要练唱歌。 他说他帮忙家业可以说很忙,... 圣严法师《最好修学哪一宗?》在前面已经说过,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是由于学佛者的根性及时代环境的不同而产生。所以如果站在佛教的根本立场上说,宗派是多余的,如果执一非全,那不唯是学佛者个人的损失,更是整个佛教的不幸;正像浙江的宁波人喜... 圣严法师《佛教对于命相、风水的看法》命相、星相以及风水地理,起源很早,以星相家的传说,可以推到太古以前,天地始成之时,也就是当宇宙存在的同时,就已形成了他们的原理。 以佛教的观点看来,对于命相、风水之术,既不否定也不肯定,因为他们虽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