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法师:念佛人应有的平常心态

念佛人应有的平常心态

学净土法门的人,或许有人会时刻向阿弥陀佛祈求,希望阿弥陀佛能够不时地显现在他的梦中;或者在静坐念佛时现个影子给他看;或者跟他对话;或者希望自己有异于一般人的感觉、感受、感应、感悟,成为阿弥陀佛的骄子、佛的唯一——“别人没有但我有”,甚至某一种通力、感受、历练,自己也好奇地想要去历练一番。

其实再怎么样,我们的心是无常的,最后也会回归平静;可是还是想去历练一番,然后再回归平凡、平常、平淡、平实的念佛。有的同修、莲友或许存着这种心,但这是一种危险的观念。为什么?因为恐怕一去不回,结果万劫不复,所以是很危险的。

智随法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平淡是真,念佛最乐》。我想,有些同修应该会认识到,这种说法确实合乎一个念佛人的心态,而触动自己的内心。

智随法师这样写:

世间万物,起伏不定,生灭不息,无不归于无常。没有不散的宴席,没有不落的太阳。忧悲苦乐,如同海上浪花,终归消散。

而人心好动、好奇、好玄,无不在浮动与期盼中追逐形形色色的幻影。艳丽之色(喜好的),则执持不舍;灰暗之色(厌恶的),便肆意回避。人人无不在得失忧喜中度过无常的岁月。外在的缘生缘灭,牵动着我们的神经,内心随之而生生灭灭。

静观世间:波涛过后,大海归于平静;风雨过后,大地归于平静;忧喜过后,人心归于平静。

走过风风雨雨,尝过酸甜苦辣,最终会感觉平淡最好,不追逐于风云般的无常;在平淡中度日,在平淡中念佛,在平淡中走过如梦幻般的人生,轻松自然地迈向净土,则生也安乐,死也安乐。

然无常的世间,因其绚丽多姿而感动人心。能安于平淡中,隐于佛光中,实乃人中芬陀利花,世上稀有之人也!别看他一贫如洗,别看他一字不识,摩尼之宝,实非他物能比也。

──摘自二○○九年九月二十日“第十八愿善导释”(五)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施食有很多好处,一般人看不到

施食有很多好处,一般人看不到

何以要施食呢?所谓未成佛道,先结善缘,不但要与人道结缘,还要与其他道的众生结缘,甚至饿鬼道、畜生道,都要结缘。 施食有很多好处:通常一般人肉眼看不到,很多饿鬼、很多众生都很可怜的,所以我们的慈悲心要...

数字是个魔术

数字是个魔术

数字会说话,数字是个魔术!现在已经到了数码的时代,从国民所得的统计数字,可以知道一个国家的经济、国力、有无前途、有无未来性;甚至官员的政经表现、施政成果,也可以从统计数字看得出来。 数字能让抽象的成...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尽可能学习》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尽可能学习》

每一个人都需要工作,即使是才刚刚懂事的儿童也不例外,许多有教养观念的父母都会训练儿童工作,这种精神很值得提倡,蚂蚁、蜜蜂尚且勤奋工作,更何况是人呢? 因此人在还没有老到身体不能动之前,一定要有事情做,...

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一法,唯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等

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一法,唯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等

示净土法门及对治瞋恚等义如来出世,原为令诸众生,断惑证真,了生脱死,直下成佛而已。但以众生根性不等,以故如来曲顺机宜,为说一切大小权实,偏圆顿渐等法。法虽种种不一...

净空法师:帮人觉悟,这是真实的布施

净空法师:帮人觉悟,这是真实的布施

净土法门:帮人觉悟,这是真实的布施在今天的世界,有很多贫穷苦难的人,物质环境非常恶劣,生活非常艰苦。佛在经上教我们要修善、要积德,帮助这些苦难的人。对于这些苦难的...

印光大师:重修东关桥观音灵感记

印光大师:重修东关桥观音灵感记

福建省永春县,山川秀丽,民风淳朴,自古被称为世外桃源。永春县东十里,有个地方叫东关,与泉州市南安县相邻,这里溪水奔流,横贯山路,宽约千丈,宋代就建有石桥方便过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