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功高易进,念佛为先

功高易进,念佛为先

原 文

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者?穷玄极寂,尊号如来,体神合变,应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缘以成鉴。鉴明则内照交映而万像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闻见行焉。于是睹夫渊凝虚镜之体,则悟灵根湛一,清明自然。察夫玄音,以叩心听,则尘累每消,滞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与于此哉?
   ——慧远《慧远法师文钞》

【撰者】

慧远大师(公元334-416年),东晋时代人,出生于山西雁门,从小资质聪颖,精通儒学,旁通老庄,21岁,随从道安大师出家,禅观戒律,无不通达,后肇建庐山东林寺,结白莲社专修念佛三昧,莲社123人,悉有往生瑞相,慧远大师遂尔被推尊为中国净土宗第一代祖师。

译 文

又诸三昧的名称甚多,在诸三昧中,以功德高、进展易的标准来衡量,当推念佛三昧最为第一。为什么这样说呢?穷尽玄妙,扺达寂灭的境界,即可推尊为如来。如来性体、任运神妙,随缘妙应,无有定规。是故能令契入念佛三昧的行人,浑然泯灭种种知见。以无分别心涉缘应事,如同明镜照物。心镜明亮,内照明晰,便能映现森罗万象的境相。不是耳根与眼根所能及,而见闻功用行无障碍。于此念佛三昧中,能睹见渊深、凝寂、虚灵之镜(心)体,而契悟灵性本根湛明一体,清净透明,法尔自然。审察聆听内在的玄音,扣诚发响,能令尘劳系累消除,滞塞的情执融化开朗。若不是天下至妙的念佛三昧,还有什么方法能达到这个玄境呢?!

【按】

远公大师所诠显的念佛三昧,有其独特的修学背景,以禅观入手,兼仰佛力,栖神安养。如是便避免了渺茫无主,蹈虚履空的窠臼。远公于念佛三昧中,三睹阿弥陀佛身相光明。鸠摩罗什大师赞誉远公大师为东方护法菩萨,良有以也。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问∶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慧律法师答∶看破,有两个角度∶第一,观不净、苦、空∶你想想看,这个色身从小到大,大、小便不净;有这个色身就会生病、开刀,吃得不干净就会中毒,晚上睡不着苦闷,有色身就很苦;...

念阿弥陀佛就是念十方一切诸佛

念阿弥陀佛就是念十方一切诸佛

我们大家念阿弥陀佛观想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我就是阿弥陀佛,能念的我是阿弥陀佛,所念的佛也是阿弥陀佛。能所就是一个。阿弥陀佛是过一切处的,说无量光、无量智慧、无量福德、无量寿命都可以。 因此我们常随佛学...

【推荐】我们之所以造业,就是认为身体是真实的

【推荐】我们之所以造业,就是认为身体是真实的

法藏比丘他知道他方世界的这样一个造恶业的原因,是由于有我执我见,所以还专门发了一个愿解决这个问题:【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就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天人,不再贪恋执着思念...

蕅益大师:仰企诸佛,惭愧己灵,虚心乐善,悲愍一

蕅益大师:仰企诸佛,惭愧己灵,虚心乐善,悲愍一

  与摄三每见多人于胜事种种障难。俗累病苦。亲长眷属。无量缠绕。阻断良缘。空具信慕。莫遂雅怀。而得无障难者。反信慕浮浅。衣衫不整。触手捉经。如措大对举业相似。又复...

学佛之简明标准

学佛之简明标准

然于佛法,各人当有理解与行为之简明标准,庶可无所歧疑而自度度他。 修学佛法有二:一、理解,二、行为。以理解贯入行为之中,则能行解一致;以行为履践理解之实,则能行解相应。 先言理解,即是无我缘成四字。...

佛菩萨为何不示现来化度众生

佛菩萨为何不示现来化度众生

【原文】 窃怪今时造业者多,信道者寡。菩萨既度生无已,何不分身示现,化诱群迷。且昔佛法东流,自汉魏以迄宋元,善知识出世,若鳞次然。元季国初,犹见一二,近胡寥寥无闻。如地藏愿度尽众生,观音称无刹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