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功高易进,念佛为先

功高易进,念佛为先

原 文

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者?穷玄极寂,尊号如来,体神合变,应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缘以成鉴。鉴明则内照交映而万像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闻见行焉。于是睹夫渊凝虚镜之体,则悟灵根湛一,清明自然。察夫玄音,以叩心听,则尘累每消,滞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与于此哉?
   ——慧远《慧远法师文钞》

【撰者】

慧远大师(公元334-416年),东晋时代人,出生于山西雁门,从小资质聪颖,精通儒学,旁通老庄,21岁,随从道安大师出家,禅观戒律,无不通达,后肇建庐山东林寺,结白莲社专修念佛三昧,莲社123人,悉有往生瑞相,慧远大师遂尔被推尊为中国净土宗第一代祖师。

译 文

又诸三昧的名称甚多,在诸三昧中,以功德高、进展易的标准来衡量,当推念佛三昧最为第一。为什么这样说呢?穷尽玄妙,扺达寂灭的境界,即可推尊为如来。如来性体、任运神妙,随缘妙应,无有定规。是故能令契入念佛三昧的行人,浑然泯灭种种知见。以无分别心涉缘应事,如同明镜照物。心镜明亮,内照明晰,便能映现森罗万象的境相。不是耳根与眼根所能及,而见闻功用行无障碍。于此念佛三昧中,能睹见渊深、凝寂、虚灵之镜(心)体,而契悟灵性本根湛明一体,清净透明,法尔自然。审察聆听内在的玄音,扣诚发响,能令尘劳系累消除,滞塞的情执融化开朗。若不是天下至妙的念佛三昧,还有什么方法能达到这个玄境呢?!

【按】

远公大师所诠显的念佛三昧,有其独特的修学背景,以禅观入手,兼仰佛力,栖神安养。如是便避免了渺茫无主,蹈虚履空的窠臼。远公于念佛三昧中,三睹阿弥陀佛身相光明。鸠摩罗什大师赞誉远公大师为东方护法菩萨,良有以也。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应劫而生的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出生于咸丰十一年,往生于1940年,是距离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比较近的一位祖师。印祖出生的时代,正是我们中华民...

星云大师《人有没有来生呢》

星云大师《人有没有来生呢》

有人说,人死如灯灭,一死百了,那有来生?这是迷的断灭见。 也有人说,人有来生,一颗颗种子,种到泥土里,都会再开花结果,会有来生;人死以后,当然还会再来做人,不会改变──这也是迷的常见。 说人死了以后没...

星云大师《向观世音菩萨祈愿文》

星云大师《向观世音菩萨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请您救苦救难,慈悲地垂听弟子的发露忏悔:我自懂事以来,总觉得生命不很安稳;我在世间生活,常感到事情不很适意;我对亲朋好友,缺乏照顾帮忙;我对社会大众,不能周遍圆融。 慈悲伟大的观世音菩...

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思一思

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思一思

不急不急,安全第一;不急不急,礼让第一;不急不急,威仪第一。 要慢要慢,注意礼貌;要慢要慢,慢工出细活;要慢要慢,欲速则不达。 慢是一个政策,看世间演变才能定策。但是急惊风遇到慢郎中,慢也不全然就好...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19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19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19:舍利出诸珍宝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舍利金刚身,通体蕴神灵。慈悲众利益,神奇珍宝出。累功积德弘大乘,...

佛法的57条正见

佛法的57条正见

1.正见宝镜照妖邪,魔鬼不敢现影踪,狂慧虽有强词辩,永远不敌法王城。 2.大家学了佛就只有佛法的正见、只有佛陀的观念:佛陀的观念是大公无私,利益一切人,不残害一切众生。有了佛陀观念就能斩情绝爱,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