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功高易进,念佛为先

功高易进,念佛为先

原 文

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者?穷玄极寂,尊号如来,体神合变,应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缘以成鉴。鉴明则内照交映而万像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闻见行焉。于是睹夫渊凝虚镜之体,则悟灵根湛一,清明自然。察夫玄音,以叩心听,则尘累每消,滞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与于此哉?
   ——慧远《慧远法师文钞》

【撰者】

慧远大师(公元334-416年),东晋时代人,出生于山西雁门,从小资质聪颖,精通儒学,旁通老庄,21岁,随从道安大师出家,禅观戒律,无不通达,后肇建庐山东林寺,结白莲社专修念佛三昧,莲社123人,悉有往生瑞相,慧远大师遂尔被推尊为中国净土宗第一代祖师。

译 文

又诸三昧的名称甚多,在诸三昧中,以功德高、进展易的标准来衡量,当推念佛三昧最为第一。为什么这样说呢?穷尽玄妙,扺达寂灭的境界,即可推尊为如来。如来性体、任运神妙,随缘妙应,无有定规。是故能令契入念佛三昧的行人,浑然泯灭种种知见。以无分别心涉缘应事,如同明镜照物。心镜明亮,内照明晰,便能映现森罗万象的境相。不是耳根与眼根所能及,而见闻功用行无障碍。于此念佛三昧中,能睹见渊深、凝寂、虚灵之镜(心)体,而契悟灵性本根湛明一体,清净透明,法尔自然。审察聆听内在的玄音,扣诚发响,能令尘劳系累消除,滞塞的情执融化开朗。若不是天下至妙的念佛三昧,还有什么方法能达到这个玄境呢?!

【按】

远公大师所诠显的念佛三昧,有其独特的修学背景,以禅观入手,兼仰佛力,栖神安养。如是便避免了渺茫无主,蹈虚履空的窠臼。远公于念佛三昧中,三睹阿弥陀佛身相光明。鸠摩罗什大师赞誉远公大师为东方护法菩萨,良有以也。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觉悟的生活

星云大师:觉悟的生活

我们每天都要生活,有的人糊里糊涂的过一生,有的人却潜心于研究自己为什么要活着?这就是追求觉悟的生活。觉悟的生活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过一个觉悟的生活呢?我提供四点意见: 第一,要自己承担:所谓觉悟的...

唯有成佛才是真孝

唯有成佛才是真孝

讲起孝道,有的人一听到这样讲,就想:我要回家孝顺我的父母。可是,到了家里,见着父母,又忘了孝。为什么忘了?就因为我们没有明白什么是真正孝顺父母。 真正孝顺父母,就是你要研究佛法。你在这儿研究佛法,就...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三十四集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三十四集

第三十四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三称) 好,放掌请坐。(大众答,阿弥陀佛)。诸位同修,《地藏经》讲到这...

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发隐

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发隐

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慈悲广大,虽已成等正觉,而复示作菩萨。虽则示作菩萨,而复于十方法界,普现色身,寻声救苦,度脱众生。十法界身,无身不现,令彼一切称名致敬之众生,现在离所受之幻苦,将来得成佛之真乐...

如何忏悔以前的过失

如何忏悔以前的过失

问:如何忏悔以前的过失? 慧律法师答:你就记得,佛法不是一直停留在过去,也不是一直在忏悔,业性本空。你跟他讲,重点是从现在做起,而不是一直逗留在以前的回忆。 你就告诉他是一种增上缘:没有痛苦的人生是...

韦驮菩萨入梦示警,商人居士巧结善缘

韦驮菩萨入梦示警,商人居士巧结善缘

南华禅寺韦驮菩萨圣像 众所周知,韦驮菩萨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护法神。只要我们一心如法修行,多行布施,多积福德,韦驮菩萨就会时常在我们身边。关于韦驮菩萨,《南华史略》一书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