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善法师:不管妄想只管念佛

不管妄想只管念佛

你们很多人都会问这个问题:“师父,我有百分之七十、八十、九十的妄想,还能念佛吗?”你已经百分之九十都是妄想了,还不念?就算这一百念当中只有一念是佛号,你只有一念是佛号,那这一念佛号的功德是多少啊?也是百分之百啊!因为,这一念佛号能够避免你落入巨大的错误,是不是?已经九十九个妄想了,如果再没有这一念佛号,你一定跟着妄想跑了,对不对?那你还有谱没谱啊?就没有谱了。这一念的佛号,能够避免你进入歧途,是不是百分之百的功德?是的,它也是一百分。你清净无染,一心念佛也是一百分,因为你精神好啊,用的是一个全心。那么九十九个妄想当中,你抓住一句佛号,用的是什么心啊?也是全心,也是一心。在妄想当中你尤其要用真心才能把佛号抓住。
所以,这个一心是指一心抓佛号的心,不是指你有没有妄想的一心。妄想是客,你是主,主人不理客人,不理睬客人,那么主人就得自在。主人如果理睬客人,那就没完没了。就好比讲,我说一个人都不接待,你来了我也不接待,那我屋里不会有人,对不对?如果我说我慈悲,来一个人,我就接待一个人,我屋里会不会断人啊?断不了人,一样的道理。现在的问题之关键不在于有没有妄想,而在于你理不理妄想。如果你理妄想,就是心随境转,心随着妄想转。你心随着妄想转,就没有解脱,就没有自由,必然犯错误,而且会犯巨大的错误。如果你心不随着妄想转,虽然现在会有妄想,甚至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妄想,那么,最终的果报是什么呢?是没有任何的妄想。对不对?不理它嘛!就像我宣布了我一个人都不见,你来了我也不见,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个人都不会来看我,是不是?我宣布普度众生,大家都来,那这个结局就可以想象了,就看我的这个心地。
你不要被现下的状态所蒙蔽,这叫“不管想,只管念”——非常的重要,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东莞那边有一个居士,接触到般舟以后,觉得般舟好啊,就来走般舟。结果就打了一系列的妄想:怎么度公公,怎么度婆婆,怎么度老公,怎么去度别人,怎么跟别人说……打的全是妄想。最后,她发现自己全是妄想,念不了佛,非常痛苦,就站在那儿发愣。我一看这要出状况,就去问她怎么样?她不跟我说话,用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一心不乱”。哟!我说这个人哪,这境界相里面还一心不乱,挺好啊!她说:“念佛要一心不乱,我现在满脑子妄想,念佛有什么用啊?”我就问她:“现在,你要掉到山崖底下去了,你是伸手抓一把,还是纵身跳下去?”她说:“那我当然伸手抓一把啦!抓着抓不着也有一个指望啊!”是不是这个道理?那你要纵身跳下去,就是粉身碎骨啊!是不是这样?那你现在百分之九十九的妄想,马上就要掉到山谷底下去了,你伸手抓一把佛号,还是跳下去啊?那这个抓佛号重要不重要啊?她说:“哦,这么重要啊!”我说不管想,只管念懂不懂?你只要不管想,只管念就是一心,你只管念佛就是一心,有没有妄想不管它。
你这个身体不是属于你自己的,你的意识也不属于你自己的。很多人在那儿莫名其妙会产生出一些念头,那些念头是你自己的吗?不是。很多冤亲债主都会影响你,是不是啊?就是这样子。就像我们演J师昨天说得一个案例,她走的好好的,人家给她讲:“师父,你太累了,你去歇一下吧!”她想想那就歇一下。结果回来就跟人发火:“以后记着,不能劝我休息!”人家劝她休息,她就去休息了,这个意识是不是她自己的意识啊?其实不是她自己的意识。所以,你要知道,你的意识,你的思想,你的身体都不完全是你自己的,不要相信它,要心做主,不要意识做主。
那么心做主是什么呢?只抓佛号就是心做主,不抓佛号了就是心不做主了,很简单。所以我告诉她我说:“你不管想,只管念,只抓佛号不管它。”她说:“那我就念了。”我说:“你就念吧。”她说:“怎么念呢?我忘记了。”我说:“你怎么念都对!”她说:“那我就念了。”她也不管了,就一个人站在中间,像斗公鸡的姿势一样的念开了:闭着眼睛,摇头晃脑的,也不看别人,就自己在那儿大声念着,一口气念了三天三夜。念完佛了,回家了,回家以后出问题了:这睡觉也在念佛,吃饭也在念佛,家里人都以为她神经病了,上着班也在念佛。她就问师父她是不是境界相了?她说:“我是不是疯啦?”她都已经傻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疯了。“人家都说我神经病了,我是不是入了境界出不来了?”
你看,原来就一门心思打妄想,现在念佛停也停不住,好不好啊?这就是“不管想,只管念。”然后你对这一念具足圆满的功德,充满信心没有啊?傻人傻念就是百分之百的功德,你一定要确立这一念。傻人傻念,只要你念,就是一百的功德。你难受的时候念是不是一百的功德呢?你身心疲惫、体能衰竭时念佛是不是一百的功德呢?越是艰难的时候,这声佛号越具有百分之百的功德,是不是?越是需要一心才能抓住,你只要抓住一句佛号,都是一心抓住的。而在你清醒的时候,你念,阿-弥-陀-佛,脑子里不知道晃了多少妄想:一会儿想饭熟了没有,一会儿老婆打电话了没有,一会儿生意赚钱了没有,货到了没有,约会到时间了没有,给谁打电话了没有,信息来了没有……就这样到处打妄想,一边念着佛,其实还有好多妄想,并不是一心,是不是?而在昏沉的时候念佛,是一心,因为人是昏的,昏头昏脑的就只有一念,要不就困得想睡觉,要不就念佛,要不就是别的什么事。昏沉的时候只有一念,而且住在哪一念上就在哪一念。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持诵《妙法莲华经》的不可思议公案

持诵《妙法莲华经》的不可思议公案

在中国晋朝有一位昙翼法师,前生是一只山鸡,今生却得以投生为人而修成正果。云何山鸡能投生为人?原来每当法智大师在演说《法华经》时,总是见到一只山鸡在旁听法,七年如一日。後来此山鸡死了,法智大师却於当晚...

太虚大师:我的宗教体验

太虚大师:我的宗教体验

我初出家,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因缘,而最主要的还是仙佛不分,想得神通而出家,所以受戒,读经,参禅,都是想得神通,当出家的最初一年,是在这样莫名其妙的追求中。第一年已经读熟了法华经,每日可背诵五六部。第二年...

赞誉诋毁皆有前因

赞誉诋毁皆有前因

赞誉或诋毁皆有前因 孟子云,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孟子此语,极确切,而未明其所以然。佛说一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各有前因,致获现果。了此,则只宜自忏宿业,何暇怨人乎哉。所以君子上不怨天,...

祈愿正法重现

祈愿正法重现

【前言】本光碟所提建言绝非针对任何道场或个人,纯系依据修行三十载所见所闻,就一般常见弊病,至诚恳切,慨陈管见,衷心所愿,但求佛教兴盛,正法重现。此心可昭,诸佛明鉴。 释慧律题 未曾听闻佛法,生命就毫无...

要照顾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

要照顾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

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终有一天要丢弃,是没有用的东西,我们要舍身,利用这躯壳来修苦行,磨炼它,不要太顾惜它,以去掉对这个形相的执着。一个苦行修圆满的人,他的心会照出自性的灵光,会照出过去的事情来。...

出家修行自警七条

出家修行自警七条

原文: 先民有言,禹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我今衰残,奚啻惜分。一弹指顷,毋杂用心。 毋杂用心者,谓本参正念外,才起一念杂想,即便扫除,摄归正念,不可时刻延捱。 今略开七事,真为生死出家,直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