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关于念佛的开示

关于念佛的开示

2002年应千亿圣号大念诵之请而写

世界上的一切问题,究其根本,就是人的问题。而人的所作所为,又是根源于人心。因为人心有贪嗔痴,所以世界才有了种种犯罪现象的出现。
“心净则国土净”,人类想要改善世界,当从改善人心下手。
佛是觉者、智者,代表着圆满的智慧、慈悲和道德。念佛就是启发并培植我们本有的智慧、慈悲和道德。以此克服人性中的贪嗔痴;战胜人性中的贪嗔痴;取代人性中的贪嗔痴。
我们念佛祈祷世界和平,一方面是祈求佛力加持;一方面是改善每个人当下的心念。因为世界的和平,正是始于人类内心的和平;世界的安定,也是始于人类内心的安定。如果我们拥有和平、安祥的心态,又何愁世界不安定呢?
凡我佛子,当好好念佛!以佛心为已心,是心念佛,是心做佛。
阿弥陀佛!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学问类: 1、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2、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3、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

星云大师《生死泰然》

星云大师《生死泰然》

死亡是历来人们忌讳谈论的问题,但是时代的进步,生死学已经成为热门的话题。其实,人间最大的问题,一是生的问题,二是死的问题。 生要居处,死要去处;有的人为生辛苦,有的人为死挂念。佛学就是生死学,例如观世...

心如弦直,可以入道

心如弦直,可以入道

佛说二十难中云:得人身难,生中国难,得遇佛法难,亲近善知识难,生正信难,此五乃难之难者,沙净弥已具其四,所欠者唯生正信耳。今幸出家,得遇大善知识为依归,又浑身跳在佛法大海,此何修而得,何缘而至? 若...

虚云老和尚的节俭惜福

虚云老和尚的节俭惜福

当时,已是一百一十七岁高龄的老和尚,每天都要到建筑场所和开荒的地方巡看,并亲自指导,还要接待来自各方的人士。晚上六点到禅堂里讲开示,八点以后,开始翻阅来自各地的信件,信件有时一天多达百多封,他老人家...

佛满人愿,子女双愈

佛满人愿,子女双愈

我叫王闰生,现年八十六岁。 我信佛十几年了,但因杂修杂行,不能安心念佛。 我总埋怨自己不认识几个字,不能读经,又不能诵咒,真是枉活人世了!后来遇到王怡珍居士,她对...

莲池大师:竹窗三笔

莲池大师:竹窗三笔

竹窗三笔序 古有容斋随笔。予效之竹窗之下。时有所感。笔焉。时有所见。笔焉。从初至再。成二帙矣。兹度八旬。颇知七十九年之非。而自觉其心之未悄。然也。奈何久仆乐生之堂。无能勤赵老之屦。于是一榻而走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