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悟法师:修习念佛禅之体会
修习念佛禅之体会 中国佛教净土宗十三位祖师,皆强调出声念佛;禅宗的历代祖师,说法不多言,张口即乖,参禅无言,修的是闭口真言。月悟主张禅净双修,取参禅之无言,融合默念佛号,强名“念佛禅”。 反对禅净双修者,认为念佛有相、出声,参禅无相、闭口,无法融会。月悟批曰:此言大错!念佛有持名、观想、观像、实相四种念法,实相念佛,实相无相,即与无相参禅无二无别。念佛与参禅,入手不同,旨归不二,同归实相果海。入手不同者,参禅起点高,一开始便不假方便,直指实相无相,见性成佛,起点即终点。念佛则三根普被,上根人实相念佛,念而无念,与参禅无别,直指实相无相;中、下根人,借由持名、观想、观像等有相念佛入手,念功纯熟,自然而然,由有相而无相,导归实相念佛,见性成佛。又有持异议者,认为禅净双修是杂修,不如专修一门成就快。月悟批曰:此言大错特错!专修,是指修法时专心修法,非指一生只修一法。再者,成就佛法的决定因素是发心,其次是修法。发心正,杂修即专修。发心不正、杂染,纵然专修,亦是杂修。 念佛一法,以持名念佛最为稳当。观想、观像念佛虽好,但对偏执瑞相、发心杂染之初机念佛人,有走火入魔之虞。念佛念阿弥陀佛,念一佛即念一切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阿弥陀佛”之“阿”,有三种读音。一是读开口音“阿a”(古梵语读音之一、短音),一是读“喔o”(古梵语读音之一、长音),一是读“哦e”(中国传统读音、今西安人口语亦保留此种读音),都有传承,自己习惯于取何种读音,皆可以。念佛恭敬至诚,读音不准,亦无甚关系。念佛恭敬至诚的前提下,再求其音准,当然更好! 净土宗历代祖师强调出声念佛,也点出默念佛号(又名“摄心念佛”)之殊胜。于参禅静坐中,默念佛号,不杂用心,是一种将参禅、念佛有机结合的“念佛禅”,印光大师很推崇这种禅净结合的念佛禅。《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印光大师开示“念佛禅”:“凡静坐时,但心中默念佛号,此外不加一点别的功夫及别的念头,久而久之,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且问什么禅定有如此之深妙乎?什么工夫有如此之高尚乎?”念佛禅是有传承的,源自佛经,《坐禅三昧经》(大正藏第十五册)说:“菩萨坐禅,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 念佛人以出声念佛为主,若兼修念佛禅,念佛效果则更好。人生无常,万一临终遭遇逆缘,无法出声正念往生,如有修习念佛禅,也能默念佛号,意念往生!况且,禅净双修至深者,想走便走,不必出声,默念一句佛号,便能自在往生!出声念佛与默念佛号各有好处,不可偏废。昏沉重者,应多出声念佛!掉举重者,应兼习念佛禅! [附录]虚云老和尚关于禅净不二的开示:“念佛的人,每每毁谤参禅。参禅的人,每每毁谤念佛。好像是死对头,必欲对方死而后快。这个是佛门最堪悲叹的恶现象。俗语也有说,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兄弟阋墙,那得不受人家的耻笑和轻视呀。参禅念佛等等法门,本来都是释迦老子亲口所说。道本无二。不过以众生的夙因和根器各各不同,为应病与药计,便方便说了许多法门来摄化群机。后来诸大师依教分宗,亦不过按当世所趋来对机说法而已。如果就其性近者来修持,则那一门都是入道妙门。本没有高下的分别,而且法法本来可以互通,圆融无碍的。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净者,禅中之净。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毁他,很像水火不相容,尽违背佛祖分宗别教的深意,且无意中犯了毁谤佛法危害佛门的重罪,不是一件极可哀可愍的事吗?望我同仁,不论修持那一个法门的,都深体佛祖无诤之旨。勿再同室操戈,大家协力同心,挽救这只浪涛汹涌中的危舟吧。” 一、灯供可以酥油灯、小灯泡,乃至圣诞灯,设置各种的灯供。 二、如何供灯: 1.应当了知这些供品并非我所有,而是来自众生的恩惠。为此要先发菩提心,思惟:「我人生的意义并非在自己能离苦得乐,而在引导一切众... 最大的毛病是什么呢?就是愚痴和爱。 人最大的毛病是什么呢?就是愚痴和这个爱。愚痴和爱,可以说是两个,又可以讲成一个。愚痴是一个,爱是一个;又愚痴,又有爱,这是分两个讲。若合上一个讲,就是痴爱;因为你这... 有一天,佛印禅师和苏东坡在禅堂打坐。苏东坡忽然问禅师:禅师!你看一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佛印禅师仔细端详说:好庄严!学士眉眼慈柔含笑,身相端严,就像一尊佛祖。苏东坡很满意禅师的答复。过了一会儿,佛印禅... 【原文】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昔之时,随修一法,而四者皆备。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良以去圣时遥,人根陋劣。匪仗佛力,决难解脱。夫所谓净土法门者,以其普摄上中下... 在临命终的时候,这暖、息、识将要断的时候:暖、息、识这三种组织成一个命根。人死了,这命根就要断了。命根断的时候,先没有暖气;然后,没有了呼吸;再来,识也就走了。这三种都断了,就命终了,人死了就是命根断... 2013年7月6日,星云大师朝圣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并专程前往普寿寺向高龄99岁梦参长老祝寿。两位老和尚一见面,双手紧握,彼此搀扶,艳阳高照的天空立即洒下甘露。梦参长老与星云大师相互赞叹,禅机不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