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悟法师:三种念佛与念三身佛

三种念佛与念三身佛

《观无量寿佛经》侧重观想念佛,若观想力弱,才执持名号,可保下品往生;《阿弥陀经》侧重持名念佛,经由持名念佛,不必借助观想,直达一心不乱,由“事一心”自然流入“理一心”。此“理一心”即是“实相念佛”之异称,因为实相念佛不但是一种念佛方法,而且是念佛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理一心”。

无论怎么念佛,都是念三身佛。观想念佛,念报、化佛。实相念佛,念法身佛。持名念佛,若得力,直达一心不乱,便是念法身佛;若不得力,也能种下往生净土之善根。

从契机的角度讲,观想念佛、持名念佛、实相念佛,无有高下,契机则妙。上根利智人,实相念佛容易成就。上、中根人,观想念佛容易成就。持名念佛,简便易行,三根普被,利钝皆收。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禅修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禅修

一、身心合一 身体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身体在做什么,心就在做什么;手在做什么,脚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身心不可分离,身心一致。例如: 1.在厨房中烧水、挑水、拣菜、切菜、洗菜,心就放在动作上,心中...

星云大师:生命如水

星云大师:生命如水

水有四德:沐浴群生,流通万物,仁也;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柔而难犯,弱而能胜,勇也;导江疏河,恶盈流谦,智也。 有人用油与水来形容小人与君子的性格:油的滑腻浓稠是小人,水的清白恬淡就是君子;水可以...

为何佛的恩德还超过父母的恩德

为何佛的恩德还超过父母的恩德

诸佛的恩德很难报答,他超过父母的恩德。那父母之恩对我们来说,是至为深重,那现在为什么说佛的恩德,还超过父母的恩德呢?它的依据在什么地方呢? 这里提出五点来说明。第一,父母对子女的恩德也只是在这一世,...

不要因为念佛太简单,就认为它很低级

不要因为念佛太简单,就认为它很低级

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平等普度,含摄一切众生,大造之中不遗一物,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地狱众生,都能够得到拯救和摄受。 等觉菩萨修净土法门,不会认为:自己吃亏了,降低了水平。愚夫愚妇悠悠凡夫,乃至地狱众...

安太岁、点光明灯在科学年代还有价值吗

安太岁、点光明灯在科学年代还有价值吗

问:您怎么看安太岁、点光明灯这类民俗?在这个科学年代还有价值吗? 圣严法师答:凡是宗教信仰和民俗的现象,而从科学的观点来进行评断,也就是以逻辑、分析、理论的立场来推论其合理性,或者是以物理的现象来检视...

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

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

原文: 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务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今生未遇通人。汝于净土虽有微信,然不明净土理致,又僻处于佛法流通不及之地。诚恐日与俗人酬酢,久而久之,与之俱化。 近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