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法师:唯说念佛 正讲 第八条「特留念佛」之

【正讲】

第八条「特留念佛」之文 

第八文:末法万年后,余行悉灭时,释迦如来以慈悲,
特留念佛之文。

  先解释标题。「末法万年后」,在佛经当中记载:末法时代一万年,这一万年末法之后,就进入法灭时代。怎么叫法灭时代?就是说经典、修行都没有了,三宝也不见了,到了法灭时代,没有一座寺院,也不可能见到一张佛像了,也不可能再拜读什么经典了,更不可能见到出家人了,叫法灭时代。众生可怜啊!可悲愍啊!连三世因果、六道轮回都不知道,没有出家人,没有佛经,哪个给你讲呢?没有人知道。这个时候的众生,造恶无量无边,经中说:法灭时代众生,寿命只有十岁,烦恼非常重,即使是父母、夫妻、兄弟,见面就杀,哪个杀人杀得越多,越勇敢,你不杀他,他要杀你。所以,彼此非常恐惧,见人就杀,那个时候,最可怕的动物就是人,一见面,他就要杀你。到最后,大概有万把人,逃到深山里,见到他人就躲起来。渐渐地,大家觉得这样也不是办法,慢慢开始行善,慢慢地寿命才增加。那个时候叫法灭时代。

  我们现在,有念佛堂,有寺院,有佛像,有法师讲法,有经典,我们这个时候,众生的善根福德跟法灭时代的众生相比,哪一个好啊?当然是现在好了。现在如果跟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相比,当然比不过,如果比法灭时代,那就强得太多了。所以法然上人讲,法灭时代的众生看今天的众生,就好像今天的人看佛一样,因为他没法跟你比啊!你看,还能修行,还能受戒,还能打佛七,还能诵经,还能如何如何。他那个时候,连一张佛像都见不着,出家人一个都见不着,善根极薄,恶业极深。而这样的时候,这样的众生,能讲其它修行吗?其它修行也没有人讲了,即使讲,他也做不了,他哪里做得了呢?所以讲「余行悉灭」,「余行」就是指念佛以外的一切修行,所谓打坐、参禅、拜忏。他忏本都没有,怎么拜?也没有寺院去拜,也没有师父领导拜;打坐,根本不知道;诵经,经典都没有了,怎么诵经?持戒,和尚都没有了,谁给你受戒?还谈持戒呢。这些所有的行都灭了,众生恶业太深重,就灭了。

  那我们讲:「法不灭不好吗?正法久住不好吗?」正法久住,这是所有佛菩萨、佛弟子的愿望,但是,众生的恶业深厚,所谓机缘,机没有了,法就熄灭了,佛法是这样的,「薪尽火则灭」,佛法像智慧之火,众生的根机像柴一样,你有这个柴,火才能点燃;柴烧没有了,火就熄掉了。那么,有学佛、能修行的众生,有这样的众生,才有佛法。到时候众生的根机都不堪了,不能够修行圣道法门了,所有的法门、经典自然就灭了,没有人修啦。

  那时候的众生苦恼无边。怎么办呢?释迦如来以慈悲特别留念佛一个法门在世间,可见得念佛法门是超越正、像、末、法灭时代,是常住不灭的教法。在梵文本《无量寿经》里面是这样说的:「永作伟大赠礼。」能使此法永不消灭。

  经文这样说:「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你看,「经道灭尽」,看了心里都很难受,「我」是释迦牟尼佛,以大慈大悲,哀愍众生,特别留下这一部《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就是讲弥陀本愿、专修念佛,留下这一部经,就是留下念佛。「止住百岁」,那个时候,人的寿命只有十岁,止住百岁,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闻到,都可以念佛。「其有众生,值斯经者」,有众生遇到这一部《无量寿经》念佛法门,怎么样呢?「随意所愿,皆可得度」,这么容易往生,叫「随意所愿,皆可得度」。「皆可得度」就是皆能往生,只要你愿意去往生,个个往生,叫「随意所愿」。

  释迦牟尼佛慈悲,为什么不把别的经典流下来,而专门留这一部经呢?这是因为别的经典即使留下来,也没有人能够学,因为别的经典都是教我们修行戒定慧的,那个时候,众生根机不堪了,也没有出家人了,怎么修戒、修定、修慧呢?所以,别的经典你想留也留不下来,众生根机不堪于修持,没有这样的众生了。而《无量寿经》念佛法门不靠你修戒定慧,你烦恼再重,你再是末法众生,你再是法灭众生,你会念佛就能往生,是靠佛的誓愿力。所以,这部经典留下来,能广度众生。这部经留下来,就等于把所有的经留下来了,为什么?能留下来念佛,能念佛往生净土,你就能成佛;能成佛,所有的经典你就会讲,那不等于留下来了吗?所以要特留念佛。

  比如说《无量寿经》里面也讲到「舍家弃欲,行作沙门」,在三辈往生里面讲到这一点,这句话,在现在或许还有人能做到,那么法灭时代能不能做到呢?做不到了,没有出家人了,你到哪里舍家弃欲、行作沙门啊?所有讲的其它的,都做不到。能做到的,只有念佛,所以「特留此经」,就是「特留念佛」。

  那我们就更加知道,释迦牟尼佛应化在这个世间,他的本意就是讲念佛法门。「我在这个娑婆世界成佛一次,把念佛法门一直流到正法、像法、末法、法灭的时代,当然,这个法门是我成佛最要讲的法门。」所以称为「出世之本怀」。我们来学念佛法门,就顺了释迦牟尼佛的本心。其它法门是针对其它众生的,有持戒的众生,就给他讲持戒的法门,有修定的众生,就给他讲修定的法门,还有学密宗、禅宗、天台宗的众生,则给他们讲这些法门,可是,佛本身要讲的法门,是能度脱一切众生的法门,那就是念佛法门。我们能够念佛,是何其光荣!何其殊胜!吻合释迦牟尼佛的本心本怀。

  我们来比较,法灭时候的众生,遇见《无量寿经》念佛法门,「随意所愿」都可往生。我们现在的众生遇见《无量寿经》念佛法门,能不能往生?是不是决定往生?(「是!」)这个叫做「举远摄近」,举未来遥远的时候、一万年之后的众生都能往生,是显示不到法灭的时候,所有众生遇见念佛法门更能往生!

正法久住

  有人讲:「你们就讲念佛法门,佛法都给你们老早搞成法灭了。应该八宗俱弘,则不到法灭时代了。」这样的讲法正确吗?如果这样的讲法正确,释迦牟尼佛都要受责怪了:「释迦牟尼佛,你干吗就留这一部经,你把所有的经、所有的宗派都留下来,不是就不到法灭时代了吗?」这样的讲法是不懂得佛教是因缘法。所谓「机尽法则灭,薪尽火则灭」。没有这样的根机了,那么,随机所施设的方便教法自然就熄灭了。不是因为我们一讲念佛,别的法门就灭掉了,如果这样,释迦牟尼佛首先要受责怪了,「你干吗讲念佛法门?你不讲,不灭多好啊?」释迦牟尼佛讲「一向专念」,善导大师讲「一向专称」,他们都要受到责怪了。念佛也是佛法,我们念佛反而不是让佛法住世、而是让佛法灭掉吗?不是这样的。众生念佛才能往生,念佛教法存留下来,圣道教法也等于保留下来了。刚才说过,你能往生,就能成佛,你能成佛,《法华经》、《华严经》都能讲,都能修,何谓不能留下来呢?不是把经典放在柜子里面叫做正法久住,是能够把佛法落实在心中,能够解脱生死,叫做正法久住。只要有念佛法门,就是正法久住,难道念佛不是正法吗?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云:「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尔时闻一念,皆当得生彼。」到万年三宝灭尽的时候,那个时候众生,听到「南无阿弥陀佛」,一声称念,十声称念,一念信受不疑,念佛的话,个个往生极乐世界。而我们念佛也自然往生。

  善导大师,他解释的经典,他解释的教法,能直接贯穿到末法时代,这就叫祖师,善导大师是开宗祖师。有人讲念佛,或有人讲法门,只能够适应一部分众生,或者只能适应某一个时代的众生,那他讲的就有局限性。善导大师是弥陀示现,他讲的念佛,能够普遍适应一切众生,能够普遍适应任何时代的众生,能够贯穿到万年以后、法灭时代。其它的,没有这样的力量,所以你讲的,过了几十年,等你死了,人家也忘记了。而善导大师已经入灭一千几百年了,他所讲的教法,仍然打动着我们的心。这是必然的,到法灭时代,还仍然起著作用的。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初心念佛,谁能无有妄念

初心念佛,谁能无有妄念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贵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喻如两军对垒,必须坚守己之城郭,不令贼兵稍有侵犯。候其贼一发作,即迎敌去打。 必使正觉之兵,四面合围。俾彼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只要真信切愿必定往生

只要真信切愿必定往生

【原文】 如来悯念众生自力了脱之难,于是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虽五逆十恶,将堕阿鼻地狱之极重罪人,尚得往生。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善人乎。况受持三归,具...

星云大师《佛教对心理病态的疗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心理病态的疗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我们心理的病态如何治疗。 在这个世界上,和我们人类最亲近,关系最密切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心。即使我们的身体死亡了,毁灭了,这个心也不会死的--...

一念至诚,必有所感

一念至诚,必有所感

一念而飞一光,这是善导大师他所示现的,无论是中土还是这个天竺都认为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他所示现念一佛有一道光明出来,所以当时皇帝敕建他的寺院叫光明寺,给他赐了个号叫光明大师啊。 少康大师念一句佛...

如何在生气时还能心存慈悲心

如何在生气时还能心存慈悲心

主持人:佛教经常教导人们要慈悲,面对烦恼时要自我消融,不被烦恼所困。但当一个人处于情绪低潮,心情不好,或怒发冲冠的时候哪里还记得什么是慈悲,什么是自我消融?究竟人们该如何避免陷入情绪之中,而常存慈悲心...

用智慧来化解脾气

用智慧来化解脾气

根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台湾地区的人民非常容易生气,百分之五十的人每天都会生气,百分之六十的人每个星期都会生气,而他们最常生气的对象就是自己的家人。 生气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身体上的问题,有的是观念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