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改前非,子女好转

宋朝的大夫蒋瑗,持有重权,心胸狭窄,善于忌妒,看见别人得到好处,就好像自己损失;看见别人损失,好像自己得利。他看见别人有了才能和声誉,就好像是自己的仇人。他生了十个孩子都有毛病。一个瞎眼、一个耳聋、一个哑巴、一个驼背、一个跛脚、一个手脚不能伸直、一个两腿都失去作用、一个疯癫、一个愚痴。
后来,遇到公明子皋教他洗心涤虑,尽改前非,随喜众善,九个孩子的毛病都逐渐痊愈。(《迁善录》)
前辈说:「看见别人得意,便当生欢喜心,看见别人失意,便当生怜悯心。这样自己才能真实受用。如果忌妒别人成功,存着幸灾乐祸的心理,只会使自己的心术变坏而已。我以为:凡是损人利己的事,都不可以做。至于损害他人而对自己又没有丝毫利益的行为,那岂不是更无聊或更没有意义吗?想要别人受损,而别人就损失,这样他的恶念还发挥了一点作用,无奈他想要别人受损,别人却决不会因为他的念头而损失。空存这坏心肠又有什么用呢?」(《德育古监》第一五三页)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念佛不可过猛,须按自己精神气力

念佛不可过猛,须按自己精神气力

至于念佛,必须按自己之精神气力,而为大声,小声,默念,及金刚念(即有声,别人听不见者,持咒家谓之金刚念)之准则,何可过猛,以致受病。此过猛之心,亦是欲速之病。今既不能出声念,岂心中亦不能默念,何可止...

家庭和睦之法

家庭和睦之法

谦以待人,放下人我心 我以谦往,彼必以和来,大率家庭不和,都因不关紧要之小事较量而起。能放下人我心,自可不和而和矣。 分内供养当勉励为之 又念佛固贵专一。然居士上有父母,下有妻室。分外营谋,妄希富乐...

净空法师:阿弥陀佛是树根,能生万法,能生诸佛

净空法师:阿弥陀佛是树根,能生万法,能生诸佛

所以备修万行,能感报佛之果,能感得报身佛的果报。以果酬因,名曰报身,这样的菩萨往生到极乐世界,感得阿弥陀佛的报身出现。阿弥陀佛有法身,法身在常寂光,在实报土现身是...

太虚大师《往生安乐土法门略说》

太虚大师《往生安乐土法门略说》

一、信 念阿弥陀佛往生安乐世界一法门,约之不出信、愿、行之三要。 信者,疑断解成,志专心决之谓。约有:信自心、信佛土、信法门之三信。 信自心 一、信吾人本心,无始无起,无终无灭,持续而恒,随缘而转。...

障道的四个因缘

障道的四个因缘

障道的因缘,就是我们做事情常常遇到障碍。读书遇到障碍了,交朋友遇到障碍了,留学遇到障碍了,创办事业遇到障碍了,甚至于要建一栋房子,要买一个家具都遇到障碍了,连修行、信仰也遇到障碍了。障道的因缘在哪里...

药师山·紫虚居士:行菩萨道的人,开始要以慈悲心

药师山·紫虚居士:行菩萨道的人,开始要以慈悲心

行菩萨道的人,开始要以慈悲心为主,一切行事作为以不离慈悲心为原则。但在一个团体中,由于每个人的修为不同,心也不同,有关团体的事务,要如何做才不会违反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