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

问: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济群法师答:从中国传统的伦理来看,父母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这种权威从哪里来?其实是建立在强烈的贪著和占有之上。换言之,很多父母是把子女纳入自我的一部分,而不是将之作为独立个体看待。从而造成一种扭曲、失衡的关系,痛苦也就在所难免。

而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儿女只是因为缘分走到一起,并没有必然的从属关系。任何一方,都没有权力来主宰另一方。父母不能要求子女绝对服从,子女也不能要求父母满足自己的一切要求。双方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虽然有亲情,有血缘,但也应该彼此尊重,而不是以这种亲情和血缘作为占有对方的砝码。

在尊重的同时,佛教也提倡惜缘。佛教认为,在父母和儿女之间,必然有着特别深厚的缘分。有道是:“儿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无债不来。”不论来的是什么,终归是有它的缘由,有它千丝万缕的宿世纠葛,所以要安然接受。如果是顺缘,固然要心存感恩。如果是逆缘,同样要心存感恩,因为当下就是化解往昔恶业的机会。把握这个机会,才能转逆缘为顺缘,而不是让这种不良关系带入未来生命,生生世世地互相缠绕。

所以说,佛教在看待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时,是以彼此尊重为前提,以珍惜缘分为原则,以心存感恩为重点。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唯心净土」不是指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

「唯心净土」不是指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

宗门下很多祖师大德常常谈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理,其中某些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上出现偏颇,他们认为既然是唯心净土,就不要去求心外的极乐世界了;既然是自性弥陀,就不要去念心外的佛了。 这里他们存在一个概念...

海涛法师《佛教的财富观》

海涛法师《佛教的财富观》

◎佛教处理财富的方法 1.《心地观经.厌舍品》将财富四分法为: 一、一分财宝,常求息利,以赡家业。 二、一分财宝,以充随日,供给所须。 三、一分财宝,惠施孤独,以修当福。 四、一分财宝,,拯济宗亲,...

周紫珊居士生西记

周紫珊居士生西记

居士,讳毓英,号紫珊,江西吉安巨商周扶九先生之长孙。幼失怙恃,由祖母谭太夫人抚育成人。赋性聪慧,好学敏求。仁慈和蔼,虚怀若谷。生长富贵之家,毫无骄奢习气。居官为政,全以忠实从事,慈爱为怀。即同寅亲友...

现今社会子女不孝的原因

现今社会子女不孝的原因

小不孝所以养成的原因有四种:第一是骄宠:为人父母过度的怜悯自己的孩子,例如经常顺著孩子的个性,稍微不如他的意,他便不堪忍受了。经常让他便宜,任随他安逸享乐,教他执...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第2讲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第2讲

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上一节课,我们介绍了五重玄义的释名,大家对经题和品题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