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法语:你怎么样教你儿女?你自己做出榜样

1 现代的教育,跟过去不一样!“教育”这两个字在中国上古时候就有,什么叫教?“上行下效”。什么叫育?“救失长善”。你有过失,我要来帮忙你、要来救你,要帮忙你增长善心、善行,这就是教育。

 

2 教育这个事情应该怎样实施?上行下效。要记住,上面要做给下面看,上面是父母,下面是儿女。你怎么样教你儿女?你自己做出榜样给他看。

 

3 诸位同学要晓得,《弟子规》不是儿童的课本,《弟子规》是什么?《弟子规》是父母做给儿女看的,身教!什么时候教他?以我的判断,小孩出生大概三、四天,他就会看,他就会听了。会看会听,他就在学习了。

 

4 你看这个时候,父母对他的照顾无微不至,这种印象就深深地印在他阿赖耶识里面,日久天长,他对父母感恩的心,对父母的爱心,就会油然而生!伦理道德的根是父母把它扎下去的,所以父母要做得正。

 

5 一般婴儿出生,父母的年岁都还不大,二十几岁、三十岁,父母的父母都还在,就是婴儿的祖父母。所以《弟子规》里面讲,父母呼唤你,“应勿缓”,赶快要答应,做给小孩看。父母叫你做的事情,立刻奉行,依教奉行,做好样子给下一代看,他就这么学会了。

 

6 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代代相传,至少传了五千年。这个教育现在在社会上没有了,多久没有?给诸位说,大概是七、八十年,我的观察不到一百年。怎么知道?我小时候,父母在我们面前就是这样教的,我们就是这么学会的。

 

7 我在十岁的时候,中日战争爆发,这个仗打了八年,把中国整个社会打乱了,每一家天天想着什么?逃难!于是这种家教就没有了,一直到现在不能恢复。

 

8 我们中国这种优良的传统教学,至少中断了八十年。八十年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现在要救还行、还来得及。因为人的天性在,好善好德的心性,只要有人提起,他良心就会发现。人的天性,这就是我们佛门里面讲的“善根福德”,要有因缘把善根福德引发出来,这是教学。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圣严法师《痛苦的发生与消失》

圣严法师《痛苦的发生与消失》

只要谈到佛教教理,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说众生皆苦,释迦牟尼佛也是因为充分感受到人生充满了生、老、病、死等苦,才希望能够藉由修行得到解脱。佛陀开悟之后,首度阐述的佛法基本真理就是四圣谛:苦、集...

贫穷布施难?在乎一念之间

贫穷布施难?在乎一念之间

昨日说《四十二章经》中的二十难,会过来,难会变易。难易是对待法,难中有易,易中有难,在各人所用不同。不讲别的,就讲贫穷布施难吧! 佛弟子行菩萨道,布施为六度之首。施者舍也,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舍就是...

张尚德教授:念佛精要

张尚德教授:念佛精要

念佛精要 张尚德 一、念佛即是信佛、依佛、归到佛。 二、念佛必须坚信佛。释迦牟尼佛说:小草、微尘中都有亿万佛,所以念的虽然是阿弥陀佛,实际上是与一切佛合而为一...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10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10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10) ◎ 印海 著  乙(二)发起序 尔时、世尊出广长舌相,放千光明。 每部经前有通序或证信序,接着就有说法各别因缘之发起...

学佛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学佛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的大慈悲心、实相般若所流现出来的智慧灵文,被称为佛的法身舍利。 摩诃迦叶说那些肉身舍利就让那些国王大臣去关心,我们僧团要关心佛的法身舍利。上根利智的人就是要关心佛的法身舍利,以法...

面对灾难切记勤念观音

面对灾难切记勤念观音

● 天灾、人祸,相继而至。当令家人,同念观音,以为预防也。(文钞续编复宁德晋居士书) ● 普令一切老幼男女,日常在家念观世音,管保不遭灾祸,多获祯祥。(文钞三编卷一复宁德晋居士书六) ● 念观音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