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子女发脾气,会让孩子们失掉灵性!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首先在于身教!

冲子女发脾气,会坏了孩子的性灵,让他愈加愚笨福薄,还会让他得头痛病等各种病

父母亲注意不要对小孩发脾气,生气上火。不要用脾气管孩子,你一用脾气管孩子,你的气火就跑到孩子的头上,坏了孩子的性灵,在孩子的头上加了一个紧箍咒,生一次气上一回火,就加一回紧箍咒。

日积月累,紧箍咒越来越多,虚的紧箍咒就变成了孩子实实在在的头痛病,做父母的年龄大了就会下肢腿脚痛,既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孩子性灵被牢牢的禁锢了损坏了,智慧无所从来,越想让他学习好,他的学习会越来越不好,与家长的期望越来越背道而驰。

这都是用脾气管孩子的结果。君子反求诸己,要改正自己,改自己的性格,你变孩子就变。“儿孙不用管,全凭德性感”这是有深刻道理的,要改变我们生气发火的脾气秉性。对孩子要采取“率性”的教育办法,率是统帅,把孩子的性往好的方面引导,要经常找孩子的优点肯定孩子闪光的地方,多鼓励孩子。在表扬的同时,劝化引导孩子改正不良的习惯嗜好。帮助孩子打开性灵的宝藏。

烦恼脾气是一种阴性病毒,害人又害己。特别是亲人之间,互相非常珍惜对方、在乎对方,用心较重。越是这样烦恼脾气对对方的伤害越重。亲人之间生活在一起,受彼此烦恼脾气的伤害几率非常高,病就是这样慢慢累积,从虚变实,由轻变重。

怨伤脾;恨伤心;恼伤肺;怒伤肝;烦伤肾。大家应该警醒,不要看轻日常的小小烦恼脾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人到中年一般处于亚健康状态大部分原因主要是因为烦恼不健康的性情所致。

大家可以去观察,冲子女发脾气的父母,他的子女不但重要考试不顺利,工作不顺利,姻缘不顺利,各种打压挫折一个接一个,福分非常薄!

为什么呢?自己发脾气一次,毁灭一百个大劫以来的善业,所以没有福可享,子女没福给自己享。

而父母粗暴,子女就也会冲父母发脾气,这下子女因为抵触顶撞亲长,自己的各种福也都没有了。

1,如果孩子喜欢谴责别人,是因为平时我们对他批评过多。

2、如果孩子凡事喜欢抱怨,是因为我们总是挑剔他。

3、如果孩子喜欢对抗,是因为我们对他有敌意和强制。

4、如果孩子不够善良,是因为我们是一个缺少同情心的人。

5、如果孩子胆小、羞怯,是因为他经常被嘲弄、辱骂。

6、如果孩子不跟我们说心里话,是因为我们捉孩子的话儿把,翻老账。

7、如果孩子不辨是非,是因为我们专制,没有给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机会。

8、如果孩子很自卑,是因为我们对孩子总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励。

9、如果孩子嫉妒、敏感、怕受伤,是因为我们的家庭没有宽容和温暖。

10、如果孩子不喜欢自己,是因为我们对他缺少接纳、认可和尊重。

11、如果孩子不上进,不努力,是因为我们对他要求过高他做不到。

12、如果孩子很自私,是因为我们对他太溺爱,要什么给什么。

13、如果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是因为我们没有教会他理解别人。

14、如果孩子退缩、逃避,是因为遭到了我们的轻视和打击。

15、如果孩子懒惰和依赖,是因为我们替孩子做的事和决定太多了。

愿天下的父母都能从学会无条件的爱自己开始,用一颗平等、尊重、欣赏与接纳的心和孩子沟通,陪伴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捷要

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捷要

佛说修行出生死法,方便多门,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捷要。经云:若净佛土,当净自心。今修行净业,必以净心为本。要净自心,第一先要戒根清净。以身三、口四、意三,此十恶业,乃三途苦因。今持戒之要,先须三业...

【推荐】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推荐】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臂、燃指,这是表法的,不一定非烧不可的。 我跟一位法师讨论这个问题,过去的虚云老和尚、八指头陀烧了两个手指头,他问:你有什么看法?我说:观世音菩萨两...

海涛法师《生活智慧语录》

海涛法师《生活智慧语录》

一 1.当你觉得痛苦的时候,不要再去增加别人的痛苦;当你觉得烦恼的时候,也不要再自寻烦恼。不会自寻烦恼,是智慧的表现;不增加别人的痛苦,则是悲心的表现。 2.人生本来就有很多残缺,人永远无法求得圆满。...

莲池大师不食肉的论点解析

莲池大师不食肉的论点解析

(一)人不宜食众生肉 (人者,仁也。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 【原文】经言靴裘等物皆不应着,以其日与诸畜相亲近也。夫此特着之身外,况食肉则入于身内乎!今人以犬豕牛羊鹅鸭鱼鳖为食,终世不觉其非,...

宏圆法师:法华会上,弥勒菩萨的三个疑念

宏圆法师:法华会上,弥勒菩萨的三个疑念

  【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今者,世尊现神变相,以何因缘而有此瑞。】 尔时,就是佛放光现瑞之时。神变,神指的是内,就是天然内慧;变指的是外,就是彰显六种...

南怀瑾老师:学佛后对鬼神也应该和善恭敬

南怀瑾老师:学佛后对鬼神也应该和善恭敬

我们年轻时学佛也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这个僧、那个僧,永不皈依什么邪魔外道、天魔、天人!当然,这是一套过程,初步学佛必须如此。我经常跟着袁焕仙袁老师一起走路,每天回家都经过一座狐仙的庙。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