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辩子女是来讨债还债,还是来报恩报怨的

儿女,有四种来头:一是报恩,一是报怨;一是还债,一是讨债。

大家都能明白,“讨债鬼呀……”。我就遇到一个讨债鬼,那真的是讨债鬼,就在我们弘愿寺旁边住的一家,妈妈信基督教,爸爸不信什么教,腿不好,一拐一拐的。我们给他找点活儿,看看场地,发点钱给他。他们有个小孩,大概七八岁吧,到医院治病花掉好几万,从小就得了肾病——这不是讨债来的吗?他们家里很穷,一治病就花掉几万,然后还要去治。那天在寺院里,我们法师就跟小孩讲:“某某啊,你要念佛啊,你不要来讨债。”

你听这小孩讲什么:“我偏要来讨债。”他说他偏要来讨债。

他妈听到这个话,觉得不吉利,就把他的嘴巴一捂,不让他讲。他把他妈的手拨开,说:“我就是要讨债。”

法师说:“你讨什么债?”

他说:“我讨什么债?我讨一个病,我还要讨个更大的病!”

你看看!这么小的孩子,才七八岁,讲出这样的话,难道是偶然的吗?这不是偶然的,这就是讨债来的。

世间人往往对儿女看不开,从小把他当作心肝宝贝,为他种种操劳,为他花钱,爱惜他,等到十七八岁了,指望他成人了,哎,他一命呜呼,走掉了。做父母的在那里捶胸顿足,“哎呀我的儿啊,好不容易把你养大了,希望你继承门风……”其实是人家债讨满了就走了,留不下来的。到你家讨债的,钱给了,人家就走嘛,哪里会在你家老留下来?你还在那里伤心!这个毫无必要!我们没有天眼通,如果过去未来一看,这个都很虚假,一点意思都没有。

讨债来的怎么表现呢?从小就体弱多病,耗费家财,等到要成家立业了、指望他挣钱了,一命呜呼!“哎,债讨满了,我走也”。如果不讨满,一直讨到你家破人亡,把你耗尽,然后他做个乞丐在街上流浪——很多啊!败家子就是讨债来的,你过去的财得之不义,今生就由他来讨你。

这个讨债很厉害呀!比官府、比盗贼都厉害!他成为你的儿子,坐到你家里,让你没办法,然后败散你的家庭。这是讨债。

什么是还债来的呢?你过去对他好,经济上他欠你的,那么他这次来就使劲地劳作,从小就很勤快,什么活儿都给你干,为你赚钱。还清之后,他也是撒手就走。为什么?“我就欠你这么多”。你说:“我这儿子好啊!这么能干活,能帮我挣钱啊,他这么年轻就走掉了!”他是来还债的,还清了不可能再留下来的。你在那里痛哭一场——枉哭一场。我们伤心、虚妄,不了解真实。

什么是报恩来的呢?他一来就很孝顺父母,因为感念父母过去世对他的恩德,百般孝顺,逆来顺受,怎样对他恶打、恶骂,他都能够承受,依然对父母问寒问暖,这是报恩来的。

什么是报怨来的呢?横眉竖眼的,怎么样都对你不客气,就是不孝顺,忤逆父母的心,因为过去世你跟他结了恶缘。

孩子生下来了,年轻的妈妈抱着小儿子疼爱得不得了——还不知道是祸是福呢,谁知道啊?“哎呀,宝宝!”再过十几年,那种疼爱的心就没有了:“早知道这样,我当初就不生你了。”你当初不生他也不行,业缘所追。

那我们怎么办呢?念佛!这一切平淡处之,只要经常念佛,过去的业缘就会改变。如果是来讨债的,自然就走掉了。你念佛之后,这个讨债鬼,本来从三岁要讨到十八岁,也许讨到十岁就走掉了。结果父母在那里哭,说:“我念佛怎么儿子早亡啊?”你不知道啊,他给你省了八年的时间,因为念佛的缘故化解了冤怼。所以,这不是坏事。他若不走,你还指望他在家里讨你个家破人亡吗?你念佛了,他讨不到了。“哎呀?这家人变善了”;或者念佛回向给他,都有好处,自然化解。

有很多事情,我们不是阿罗汉,没有前通后通,所以难以知晓。但是我们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只要念佛,随顺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功德的自然运作,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转化。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推荐】改变价值观——执着变洒脱

【推荐】改变价值观——执着变洒脱

快乐无忧是名为佛 禅宗有一位祖师说:快乐无忧,是名为佛,但是我们时常都不快乐,所以一直不能成佛,那怎么办呢?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我们来想想看,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呢?可能是因为我们失去一样很喜欢、很宝...

圣严法师:在忙中起了烦恼时的禅修

圣严法师:在忙中起了烦恼时的禅修

现代人是非常忙碌的,除了街头的流浪汉,以及好逸恶劳的人之外,大家都在忙碌过日子。 忙碌的原因是什么?多数人只是为了个人糊口,少数有理想抱负的人。不仅是为目前,也为未来。我是一个非常忙的人,但不会忙得心...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五讲:三心章,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五讲:三心章,

《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五讲:三心章,至诚心三 讲解:纯祥法师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节课,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在佛愿力的加持下吉祥如意,南无阿弥陀佛! 2012年...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青草半埋红粉骨,黄泉多见黑头人。 献珠龙女疾成佛,访道善财还证真。 一旦无常音信至,此时追悔欲何因。 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这是劝勉青少年要好好念佛。青少年的时候...

张尚德教授:念佛精要

张尚德教授:念佛精要

念佛精要 张尚德 一、念佛即是信佛、依佛、归到佛。 二、念佛必须坚信佛。释迦牟尼佛说:小草、微尘中都有亿万佛,所以念的虽然是阿弥陀佛,实际上是与一切佛合而为一...

瞋恨心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烦恼

瞋恨心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烦恼

《华严经》说,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百万障门开。这个本来好不容易修点戒、定,积累了一点东西积累了一点福德、智慧,你一念瞋恨心起,马上就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了?比如我们修行是要有慈悲心的,当你的一念瞋...